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刻意壓抑情緒,並非佛教對治煩惱的方法!

刻意壓抑情緒,並非佛教對治煩惱的方法!

刻意壓抑情緒,並非佛教對治煩惱的方法!



佛法是對治、降服煩惱的方法,但是講到對治煩惱的時候,有些人誤以為是壓抑煩惱,刻意地壓抑自己的情緒,刻意地不生氣等等。有些人的確尋求的也就是這種暫時讓煩惱消失、逃避煩惱的方法,但是這樣的壓抑只是治標不治本,我們應該想想,如何才能從根本上去對治我們的煩惱。

還有一些佛教徒會覺得:我現在成為佛教徒了,以後就不能生氣了。結果一不小心生氣,就感到非常羞愧和自責。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他們會像西藏諺語所說的「就算心中有火,也不讓口中冒出煙來」,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就算氣到不行,也強顏歡笑,這並不是佛教對治煩惱的意思。

刻意壓抑情緒,並非佛教對治煩惱的方法!



內心歡喜能治本

正確的對治煩惱,降伏自心,必須從根本上著手。而這個根本指的是發掘出我們自心中的一種喜悅,而這個喜悅可以說就是一種感動。一個心懷喜悅,容易感動的人,也是一個比較願意接受改變的人。他總能夠適時地調整自己,整治自心。


很多人修行遇到了瓶頸,問題都出在少了份感動和喜悅,這時候就算再怎麼勉強自己用功修行,都沒有用處,會發現很難有所改變。而無嗔比丘「未成佛前都不生氣」的大願,就是一個讓我感動莫名的一個大願,到現在都還深深記在心裡。我猜想自己一定因此得到了一些加持。

刻意壓抑情緒,並非佛教對治煩惱的方法!



我時常想起一句話:「過去佛陀的行誼,現在弟子的口訣。」過去佛菩薩、祖師們的行誼事迹,就是對於我們弟子最好的口訣。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口訣就是記載在經書上的文字,當然那些也很重要,但它畢竟只是文字,佛菩薩、祖師大德們的行誼,這些才是活生生的口訣。所以希望大家能多閱讀佛菩薩、祖師們的故事,並且效法他們。

這並不是說我們要百分之百模仿他們,發一樣的願,做一樣的事情,並不是的,重點是從這樣的經文故事當中得到啟發。我們要學習的是無嗔比丘的那份勇猛之心和堅定之情,我覺得這才是重點。無嗔比丘好像就在告訴我們:「你也要繼續努力,要加油啊!要有自信,不要害怕,好好地學習。」很多時候光是靜靜閱讀這一段經文,就能夠得到很大的鼓勵。


總之,我們都說要有慈心,慈心就是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的心,而慈心的相反也就是「嗔恨心」,或者是「怨害心」,所以「不生氣」的行持,真的非常重要。

刻意壓抑情緒,並非佛教對治煩惱的方法! 點擊播放 GIF/74K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掃下方二維碼購買拜佛去供茶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職場或生活?
帶你領略高僧眼裡的「愛」
供養三寶是一種修行
正月在家 請盡「五孝」做「十事」
佛陀啊 我們回家啦

TAG:拜佛去 |

您可能感興趣

面對情緒惱怒的患者,這些方法醫生必須知道!
緩解我們不良情緒的一些好方法
抑鬱症並不可怕,幾種方法幫你緩解抑鬱情緒
挽回愛情方法之情緒的影響力
情緒不簡單!如何更好的理解對方的情緒?
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你就會敗在對方的甜言蜜語里
宗性法師:改變影響良知的不良情緒——中隨煩惱
緊張情緒往往會影響對軀體癥狀的判斷,導致感覺異常
消除厭職情緒的四種方法,工作之餘不妨宣洩下不良情緒
抑鬱和焦慮,你也曾陷入這種糟糕情緒?解決的方法其實有很多……
痛苦的根源是自己的煩惱或貪嗔痴等情緒
很多皮膚病難治癒,要注意跟情緒相關哦
很多皮膚病難治癒,要注意跟情緒相關
經常情緒失控,你一定要看這篇——瑜伽體式對情緒的影響
合理情緒療法,可解決你的情緒問題哦!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教你解決憤怒情緒
總是走不出抑鬱症?6種方法教你擺脫抑鬱情緒
挽回女友就要故意地壓抑自己的情緒嗎?
身體是如何積壓情緒和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