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豆瓣書評:四個包法利夫人

豆瓣書評:四個包法利夫人

本文作者「吉祥如意」,現居溫州,目前已發表了11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吉祥如意」關注Ta。


讀了四個《包法利夫人》的譯本,有必要說一下感受與想法, 李健吾譯本赫赫有名,甚至被許為難以超越的經典,但那些表示熱情讚許的人,似乎更多是為李先生對福樓拜的研究所折服,而非傾倒於譯作本身。這是一個語言規範尚不成熟、文體明顯存在缺陷的譯本,除非人們刻意認為文學品質與語言表達並不相干!但如果兩者真不相干,那福樓拜對語言藝術的精益求精便淪為一種毫無意義的勞作了。 1、將四字成語改動一兩字,以符合行文的需要,這給人一種牽強和粗糙的感覺。在李健吾先生那個時代或許可以這樣做,但在現代漢語發展起來之後,這種作法只會被視為辭彙量不足和表達思路太狹隘的表現,很少能得到讀者的讚許。2、一些詞被強加了原本沒有的詞性,這似乎借鑒了某些方言,結果造成詞語用法上的雜駁,完全違反現代漢語規範。3、有時把狀語從句放在主句的前面,這很彆扭,產生了不必要的翻譯腔,或者說製造了一種不必要的「拗體」表述。4、語氣出奇的不連貫,每個從句都是生湊上去的,好像福樓拜有說話大喘氣的毛病,說四個字或六個字就歇一歇換口氣,一句話拉成好幾句話,看著累得慌。5、詞義的游移和語法安排的不恰當,似乎譯者對漢語的運用並不熟練,既拿捏不準其微妙的語氣和色彩,也沒掌握其表達上的複雜技巧,以致行文時頻頻失手,同時還伴有不少為求達意而破壞規範的現象。 這一切糟糕的情況,都可以歸因於譯者身處現代漢語尚未成熟的時期。事實上,李先生的譯本更多的是一種探索,這探索富有成果,它為許淵沖先生的譯本開闢了大道,就好像傅雷譯巴爾扎克作品和羅曼?羅蘭那部長河小說給後人開闢了到達完善之境的道路一樣。 李先生的成績在於他用當時的白話文,創造出一種類似宋元明話本小說語言風格的文體。在李譯本與宋元明話本小說間,相似之處很多,譬如句子結構都很單純,用詞極簡,從句音節很少,幾乎都在四個字到六個字之間,完全不用關聯詞,並且都喜歡採用成語諺語達到敘述精練的效果。我猜想李先生在話本小說那兒找到了榜樣和靈感,就像楊絳女士通過讀清代白話文小說來豐富自己的辭彙量一樣。 但是,李先生沒能達到話本小說那種精純、流暢的境界,他為了製造簡潔的效果,刻意犧牲句子結構的複雜性,結果造成文體過於單調,語氣變化很少,而且好些地方顯得力所不逮,流露出生硬拼湊句子的痕迹,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在填詞一般。這種創作(翻譯)態度無疑是嚴肅的、崇高的,但由於其實際效果已經隨著現代漢語的發展而日漸弱化,甚至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所以我覺得我們只能推許李先生的翻譯理念和態度,而不必推崇他的譯作本身。 不過,這個譯本倒真有個迄今未被超越的優點,那就是李先生所加的注釋,非常精到,吸收了許多法國研究者的成果,並且還加了自己的見識,真的是予人啟發頗多。從這些注釋里,也可以看出李健吾先生對《包法利夫人》有不俗的掌握。 許淵沖先生的譯本與李譯本是「父子」關係,相似的程度令人吃驚,但這種相似並非郭宏安譯的《紅與黑》與郝運譯本之間的相似。郭宏安先生是拿郝運譯本來做文辭上的刪改,而且改得還很笨拙,完全沒有展開自己的想像和感受力。我有時覺得那根本談不上新譯本,有剽竊之嫌。 而許淵沖先生沿襲李譯本的文辭,則是另一種情況,雖然乍一看來,很多詞語是一樣的,有時候連句子結構也是一樣的。但同樣明顯的是:1、許先生沒有試圖掩飾自己在利用李譯本,恰恰相反,他通過沿襲李譯本的辭彙和句子結構來表達一種推崇之情,這情形就跟他很推崇傅雷譯的《約翰?克利斯托夫》但又認為自己可以發揮的更好一樣。2、許先生對整個作品做了非常精細地重塑,一句一句地推敲李譯本,注入自己的體會和才華,特別是那些內涵複雜的表述段落,只要覺得不妥就全盤推倒,重新設計,而且事實上確實做得比李健吾先生要好很多。3、從李譯本里沿襲下來的那些詞句,在許先生的譯文里已經「脫胎換骨」了,當你讀著這些文辭的時候,根本感覺不到許先生是在雙重鐐銬下舞蹈,即福樓拜的原文和李健吾的譯文,至少我當初是沒感覺的。那種自然的語氣,那種準確巧妙的用詞,還有融貫一氣的句子與自然段,真是讓人想像不到這是對李譯本沿襲修改的結果。 許淵沖先生喜歡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華。大概是翻譯古典詩歌所受的苛刻訓練,譯文中常會有別緻的思路和精妙的措辭,並且語句的音節特別和諧,行文呈現出鮮明的節奏感。這一點要比李譯本強很多。有個共識為許譯本和李譯本所同享,那就是立足於現代漢語,把白話口語提高到文雅精妙的程度。許先生做得比李健吾要好。 我以前一直只讀許譯本,儘管讀得極熟,卻沒意識到許淵沖先生在有個方面做得過頭了。那就是他刪改了原文中涉及西方歷史文化的內容,把原本應該加註釋的地方,差不多全部換成了說明性的內容,譬如把「希波克拉底」改成「希臘名醫」,把「芒色尼耶樹」改為「死亡之樹」,把「拿破崙」換作「沉思默想、不可一世的姿態」,所有的知識點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籠統的對象,這種做法很糟糕。另外,他還喜歡把應該在注釋里說明的內容強加到作品中去,譬如把「加勒比人和博托庫多人」換作「西印度群島的土著和巴西的土著」等。這種情況非常之多,幾乎成了慣例,讓人感到許淵沖先生過於追求作品的完整自足,簡直到了反常的程度,以致犧牲對原文的忠實都在所不惜。對此,我覺得挺遺憾。 至於許淵沖先生的「發揮」,那真是尺度極大,有時徑自改動原作,可謂當仁不讓,好像要和福樓拜平起平坐。 這些改動之處情況不一,有時非常熨貼,有時也會喧賓奪主:1、改動之處貼合上下文乃至全篇的原意,有畫龍點睛之妙,譬如有一處寫艾瑪空虛無聊,作者用了一句主人公的內心獨白:「書都讀完了」許淵沖先生大膽地把它改為:「我什麼都懂了」,放在上下文的情節與氛圍里,真是活靈活現地表現出艾瑪的煩怨、空虛以及婚後生活的幻滅感,這種發揮確實讓人擊節讚歎。2、改動之處是為了挖掘漢語中的意象,使之既符合原文意思,又巧妙地突出了比喻的意象,文學味兒更足,這樣的例子很多。譬如開頭那個「爆竹」的比喻,譬如斷腿的盧奧老爹給自己打氣,看見醫生來了,「打足的氣又泄下去了」(福樓拜只是說盧奧老爹強提的精神松垮下去)。又譬如在最後,艾瑪想要讓萊昂去事務所弄錢,李譯本描寫她的眼睛透出了「魔鬼般的膽量」,而許先生則換成「流露出不怕下地獄的神色」。3、有時許先生直接改掉原作的比喻,好像覺得自己找到的比喻更勝一籌,如福樓拜描寫勒合強塞商品給艾瑪,那動作「比魔術師還利索」,結果許先生把它換成了「比扒手還快」,又譬如在等待伊韋爾的截肢手術時,夏爾一句脫口而出的話,衝擊著艾瑪的思想,福樓拜形容為「鉛球落在銀盤上」,許先生卻毫不客氣地換成「就像一顆子彈落在銀盤子上」,「子彈」的形象顯然與「脫口而出」保持意象上的連貫。 這種翻譯「態度」已經超過了單純的轉譯,更接近於創作,大概正是在這一點上,許先生與不少同仁之間有著分歧,特別是有些人斤斤計較於理論而沒有觀察實踐效果,或者是看到實踐效果而不顧文學作品的特性,因此引起了一些比較情緒化的爭執。我個人傾向於贊同許淵沖先生的這種翻譯觀。 順便說一句,很多翻譯名家都推崇李健吾先生譯的《包法利夫人》,卻隻字不提與李譯本相似度很高、且踵事增華的許淵沖譯本,是沒有讀過呢?還是心裡負氣?或者乾脆就沒意識到這兩個譯本間的「父子」關係? 雖然許先生在取消注釋方面做過了頭,但他顯然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這從譯文大量吸收李健吾的注釋就可看出。我猜想,許先生大概覺得李譯是基本讀物,自己的譯本是升級版,讀者很可能會兩個譯本都讀,所以就沒必要把李注全都搬進自己的譯作中。他加的幾個注,就很像是根據自己的發現來補李注的闕。就這點而言,許先生的加註倒也算是嚴謹的。 最後,列舉幾個許先生的失誤疏漏之處:1、在貝爾托農莊,盧奧老爹的底樓房間牆上,掛著一幅密涅瓦女神的頭像,李健吾先生加了注說明,許先生卻不知何故寫成:「文藝女神的頭像」;2、在艾瑪落腳的紅十字旅店房間里,牆上掛著表現大仲馬戲劇《納爾塔》的版畫,福樓拜提到兩次,許先生根據自己的原則,第一次用「四幅銅版畫」字樣來取代,免除了加註的必要,第二次卻忘了,結果寫成:「走上二樓有『納爾塔』壁畫的小房間」,並且沒有加註說明這「納爾塔」是什麼,導致了內容上的錯誤和交代上的模糊,很不應該;3、在第三部第七章,艾瑪和藥劑師奧默同坐燕子號班車回榮鎮,碰到瞎子乞討,車夫伊韋爾故意逗瞎子,要他表演一番才肯賞錢。許先生在這裡大概理解錯了,或者發揮過頭了,把伊韋爾的玩笑話變成了對奧默的諷刺。參考夏布洛爾拍的同名電影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3948/,也可以看出許先生理解上有誤。 總的說來,許淵沖先生的譯本是最有藝術價值的,幾乎可以取代李健吾譯本,只是在注釋方面欠缺較大。 周克希先生的譯本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13450/,在修辭上很「中國化」,透著股濃濃的文藝腔,似乎完全不能容忍那種克制的、樸素的、刻意留白的文辭,只要有機可乘,它就給行文添加感官效果,注入抒情意味,把辭彙弄得盡量形象化,或者加上一些形容詞來突出感覺,結果導致整個作品呈現一種浪漫化的風格,而且還是很中國味兒的浪漫化。我有時候讀著讀著,心頭就湧上一股譏嘲之意,很想說幾句刻薄話來緩解一下受折磨的心靈。 我發現周先生有一整套獨特的文學辭彙,不知道其他人注意到沒有,反正這些辭彙的運用令我印象至深。 1、極喜歡用ABB式的形容詞,尤其在表現色彩和光亮上,並且喜歡近義衍生,如:「藍蒙蒙、藍盈盈、藍瑩瑩、藍幽幽」,又如:「白蒙蒙、白皚皚、白茫茫、白花花、白晃晃、明晃晃、亮晶晶」,再如「黑壓壓、黑黝黝、黑洞洞、黑乎乎、黑黢黢」,還有「熠熠生輝、熠熠發亮、熠熠閃光、熠熠閃亮」。——可以說,只要一碰上色彩或亮光,周先生就必定要根據語境來突出它們的感官性,賦予它們空間感和質料感,這簡直叫人哭笑不得。如果一位小學生這樣應用辭彙,我們可能會大加讚賞,可在一部經典名著里如此運用,是不是適得其反? 2、更讓人難以滿意的是,這類辭彙的運用範圍太過寬泛,有時達到了濫用的地步,譬如「黑黢黢」這個詞,文中用了七次(P10聖殿、P46畫框邊沿、P 50環境、P 59走道、P113大海、P162輪廓和P217桌子)。又譬如「熠熠生輝」,用了六次(P15炊具、P54標籤、P89屋頂、P193城市、P235石塊、P261圓球)。一個比較特殊的形容詞,竟要去應付這麼多的對象,就算它不累,我們讀者看著心裡也替它可憐。 3、在各種感覺方面都蔓延著ABB式形容詞,以濕黏感覺為例,有「濕漉漉、黏糊糊、粘糊糊、潮唧唧、滑溜溜」,其中那個「潮唧唧」我從未在別處看到過,不知道是方言還是周先生自創。另外還有個似乎自創的辭彙是「直統統」。在暖熱感覺方面有「暖洋洋、暖融融、熱烘烘、熱騰騰」。至於其他的,不再贅列,可見後面的附錄。 4、除了ABB式形容詞外,單純的疊字修飾,好像也是周克希先生的一種習慣,用起來花樣繁多,有些人可能會喜歡,但我覺得有點過火了,譬如「他懷著一種影影綽綽的希望,感到一種朦朦朧朧的幸福」,「臉色紅撲撲,神情傻乎乎」,「顛顛簸簸地越過水溝,蹦蹦跳跳地翻過礫石堆」,「被推得遠遠的,被壓得低低的」,這些語句與ABB式形容詞夾在一起,足以讓人對這種修辭法發膩。 5、特別要指出,全書找不到一個「突然」或「忽然」,周先生全用「冷不丁」和「冷不防」來代替。我猜可能是因為後者更具形象性,契合周克希先生的文學理念。不過如此偏執倒真是前所未見,《包法利夫人》或許因為周譯本而變得「先鋒」了。 6、在辭彙的選擇上,雅的太雅,俗的太俗,各走極端。太過書面化的如:賡續、罅開、嗍奶、躦趕、肴饌、赧顏、嵐煙。俗語的應用則很不到位,有些讓人看不懂,想必是方言,譬如「軋出苗頭」、「先不先」,「新頭」([皮鞋]只要新頭穿過,就丟給她了),「[褲料]光頭[十足]」,「說壞[你]),「管自」。還有一些如「見天」[有兒化音],「立馬」,「鼓搗」。最讓我噴飯的是艾瑪和羅多夫私奔前告別時,互相說:「明兒見!」 7、只要有車輛駛動,必然要用「轔轔」兩字,全書用了九次,凡是涉及很響的聲音,則偏好用「訇然」,大概用了五次。這都是想要製造生動效果的表現,但收效可能適得其反。 我想說,真的不是要讓周先生難堪,實在是這些辭彙使譯本變得不那麼容易得到讚許。 另外,可能周克希出於另起爐灶的決心,沒有參看李健吾先生的譯本,所以出現了若干失誤或不妥之處。 比如農業博覽會上,一位老婦人得了銀質獎章,價值二十五法郎,周先生譯作:獎章外加二十五法郎,「都是給您的」。同一頁上,鼓手提著一籃子的酒,周先生譯作「軍鼓上掛著一筐酒」,這當然不合理。 又如羅多夫的車燈像閃電般劃破暮色,周克希先生卻寫道:「那盞如同一道暮色般筆直前驅的車燈的光亮「,讓人完全看不懂。 再如勒合借給夏爾錢,利上滾利,這些錢就好像在醫生家得到了滋養,再回到勒合身邊時,將會撐破錢袋子。周先生沒理解對這層意思,變成了「他的這筆小錢能把醫生家好好滋養一番」,顯然完全弄擰了。 還有些地方,不能一一列舉,都是些理解或措辭上的小偏差,顯示出譯者沒有用心推敲,如果周先生能參考一下李譯本,應該能避免那些疏漏之處。 由於都是在說周譯本的缺點,可能會給人造成一種片面的印象,好像這個譯本不行,但事實上,周克希先生還是自成一家的,有自己的風格,而且那種文藝腔對於當代讀者來說,也不算過分,畢竟大家多少是習慣於這種文風的。 周克希先生的注釋比較詳細,只是體例不嚴,有時加註,有時不加註,有時又把注釋補充到行文里去,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羅國林先生的譯本中規中矩,談不上什麼風格,好像他譯的法國文學都是如此,我沒有認真細讀,只是挑著看,覺得注釋與周克希先生差不多,似乎還好一點,但總體來說不值得細讀。 還有一個簡本的《包法利夫人》,譚玉培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958701/主要價值在於書後附錄的資料和評論文章。全書有一個譯者所加的注非常精彩。在第128頁上,譯者指出,艾瑪死後,夏爾揭開罩屍布時之所以突然驚叫,是因為艾瑪狂笑而死,臉部痙攣醜陋,所以模樣非常嚇人。我以前讀時沒有想到這一點,李健吾先生也沒注,而現在一旦理解了,便覺得福樓拜的設計非常精彩,也非常殘酷。 附錄:周克希先生譯本中的ABB式形容詞(要注意有些詞是反覆用的)及其他。 藍蒙蒙 藍盈盈 藍瑩瑩 藍幽幽 青幽幽 淡幽幽 白蒙蒙 白皚皚 白茫茫 白花花 白晃晃 明晃晃 亮晶晶 黑壓壓 黑黝黝 黑洞洞 黑乎乎 黑黢黢 紅彤彤 紅嫣嫣 紅撲撲 綠油油 綠瑩瑩 灰濛濛 灰蒼蒼 金燦燦 黃澄澄 汗淋淋 汗津津 汗涔涔 懶洋洋 昏沉沉 傻乎乎 病懨懨 喜滋滋 笑盈盈 嬌滴滴 緊繃繃 硬綳綳 軟綿綿 暖洋洋 暖融融 熱烘烘 熱騰騰 濕漉漉 黏糊糊 粘糊糊 潮唧唧 滑溜溜 亂蓬蓬 亂鬨哄 亂紛紛 慢騰騰 慢悠悠 空落落 空蕩蕩 悶沉沉 沉甸甸 直統統 皺巴巴 圓滾滾 肉鼓鼓 火辣辣 冷冰冰 霧蒙蒙 涼颼颼 密匝匝 髒兮兮 急匆匆 怯生生 顫悠悠 靜悄悄 黑黢黢:10(聖殿) 46(畫框邊沿) 50(環境) 59(走道) 113(大海) 162(輪廓) 217(桌子) 熠熠生輝:15(炊具) 54(標籤) 89(屋頂) 193(城市) 235(石塊) 261(圓球) 熠熠發亮203(石子)熠熠閃光210(天使)熠熠閃亮218(水晶吊燈) 冉冉:11(太陽下沉)32(吹氣)83(霧氣升騰)195(月亮升起)207(往前走) 顫顫悠悠:22(光線照到天花板)27(蛋奶糕)160(光斑)192(光亮) 前面數字為頁碼,後面括弧中是所形容的對象。



豆瓣書評:四個包法利夫人


(全文完)


本文作者「吉祥如意」,現居溫州,目前已發表了11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吉祥如意」關注Ta。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野生動物鏟屎官的一天
豆瓣書評:《未來簡史》:無遠弗屆的思考,實在當下的生活
豆瓣日記:中國古人和外星人打過什麼交道?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豆瓣日記:新千年最好的176部日本電影榜單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豆瓣書評:秋果
豆瓣書評:你我皆星塵
豆瓣書評:評《瘋癲老人日記》
豆瓣書評:二十一世紀的安泰俄斯之惑
豆瓣書評:地球芳鄰——月亮
豆瓣書評:謎一樣的奧遜·威爾斯
豆瓣書評: 謎一樣的奧遜·威爾斯
豆瓣書評:《繁花》對談
豆瓣書評:英國女畫家筆下的彩色中國
書評:神奇的鳥類
豆瓣書評:尋一個契機,與經典面對面
豆瓣書評:藝術,從未間斷
書評︱曾在伍爾夫夫婦身邊工作的童書畫家
豆瓣書評:安慰了人世間的艱難
豆瓣書評:日本知名學者為何到中國亞馬遜來謾罵同行?
豆瓣書評:馮內古特的時間旅行
豆瓣書評:別緊張,我就跟你聊聊達利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豆瓣書評:譯後記:一顆寂靜主義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