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從小都做過的廣播體操,沒想到源起於日本的「辣椒」

我們從小都做過的廣播體操,沒想到源起於日本的「辣椒」

唐朝好男人做的什麼操

歡迎關注公眾號【老薩有發現】(sashuchang2015)

在計程車里聽廣播,忽然聽到一句:「現在開始做,第八套廣播體操,原地踏步——走……」,頓時想起了一個叫多一半的傢伙……

我們從小都做過的廣播體操,沒想到源起於日本的「辣椒」

多公公形象猜想圖

多一半,綽號多公公,某網站簽約作者,因其作品《唐朝好男人》中道崩殂,不幸太監(斷更)而得此奇號。

聽廣播體操想起多公公,是因為這位作者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極富有創造力的情節:穿越回唐朝的王侯爺做廣播體操被妻妾發現,索性當作一門功夫傳給二人,造成全家晨練的後果。文中還有一段對話——王侯爺想起了花露水的製造方法,準備讓小妾二女收藏下來,又擔心這丫頭看得懂是什麼學習蔣干盜書,於是……

「取文房四寶來,少爺我要作詩。」

二女消失,出現,隨即紙、筆、墨、硯,已擺設整齊。

「二女,你識字嗎?」我仔細打量著正在磨墨的小丫頭。

二女點頭。

「你識字?」

再點頭。

「你會畫畫嗎?」

搖頭。

「會彈琴嗎?」

搖頭。

「會跳舞嗎?」

搖頭。

「會做第八套廣播體操嗎?」

點頭。

「你識字嗎?」

點頭。

「會跳舞嗎?」

搖頭。

「你識字嗎?」

點頭。

看來二女真的識字。不好辦啊!

具體怎麼辦,咱們就不管了,廣播體操,卻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小的時候,記得每到工間,便會聽到周圍所有的大喇叭里一起喊:「廣播體操,現在開始……」於是無論工廠還是機關,老老少少便紛紛從車間和辦公室走出來,到操場上開始伸腰擺臂起來。

我們從小都做過的廣播體操,沒想到源起於日本的「辣椒」

我很懷疑,如今大媽們跳廣場舞,便是當年作廣播體操形成的習慣

廣播以國家號召的方式叫大家上操的日子,在八十年代就結束了。如今重新出現在廣播中的,不過是一種健康提醒。不過,國家單位還是準時播放音樂,呼喚工作人員去上操……呃……去做操,很多國家幹部都有聞雞起舞的記憶。

第八套廣播體操是1997年頒布的,《唐朝好男人》中那個穿越的銀行小幹部,估計不會歲數太大,最多是七零後,否則應該對第六套廣播體操更加熟悉——第七套廣播體操是一套不成功的操,知道的人不多。

我國第一套廣播體操是1951年,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委會的劉以珍女士為首編製的。此前民國時期雖然有徒手操,但好像沒有廣播體操一說。(曾向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老人求證,對方均表示學校做操是有的,但廣播體操則沒有印象。)

我國這套廣播體操的源流十分奇怪,竟然是來自日本的「辣椒操」。劉以珍講,抗戰前日本就有這麼一套「辣椒操」,自己編製第一套廣播體操時多參考其動作。

我們從小都做過的廣播體操,沒想到源起於日本的「辣椒」

辣椒怎麼會做操呢?

日本的廣播體操是1928年開始施行的,的確在戰前,不過,日本管廣播叫做「放送」,發音如「霍索」,怎麼會發成「辣椒」的音兒呢?

正好身邊有個日本翻譯,聽了以後略一思索,便得出了答案。原來,日本當年的廣播體操自然要通過收音機來聽。收音機英文叫做「Radio」,日本人發不出「R」的音,一律轉為「L」,用這個方式發「Radio」的音就成了「拉舊」,被中國人誤認為「辣椒」便不奇怪。「辣椒操」,便是「收音機里的廣播體操」之意。

日本當年播放廣播體操的可是個紅人——領操員江木理一是日本廣播協會中央廣播局的主持人,每天早上日本國民都會從廣播中聽著他的聲音一起做操。從大眾的熟悉程度而言,這位江木可能要算是當時日本第一聲優呢。

值得一提的是,江木出身軍伍,原來是陸軍戶山學校的軍樂隊隊長,所以他最初領操的口令難免簡單粗暴,是從「気をつけ!

(各個注意啦!)」開始的,頗不受歡迎,不久便改成了「全國の皆さーん、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さあ、きょうも元気で、體操を始めていただきましょう(全體國民們,早上好。那麼,今天也讓我們一起朝氣蓬勃地做廣播體操吧……」

1936年日本發生二二六兵變,江木在上班途中,也被亂兵抓住。正在凄惶之間,叛軍中已經有人認出他來——「這是那個叫江木的主持人啊,快放他走,廣播體操的時間就要到啦。」

拋開廣播體操問題,現在變性手術不是大問題了,《唐朝好男人》會不會有續集?

順便說一下對於網路小說的看法吧。

對於網路小說,經常會聽到若干文學家不甚愉快的評價,認為如果有一天文學在中國死掉,起點和盛大應該承擔吊燈柱的責任。

的確,一天一兩萬字的更新,很難想像能夠出現精緻如瓷器的作品。然而,這並不能說明網路小說的出現就代表文學的衰落。以薩個人看來是正相反的,儘管在編輯的折騰下,這些小說後期往往與前期水準大相徑庭,但的確不乏一百萬字以內有傲視天下的好書。

這還不僅僅是指可讀性。

說官場,今天的社會小說,如今正牌子作家的作品未見哪部可以和《醫道官途》媲美。官場、情場、商場,從一個小科員步步升遷,哪一步不是入木三分,如解剖刀般切開這個社會;

說市井,三戒大師筆下的小吏王賢,讓母蛐蛐用條件反射法襲殺金翅大王,讓人看了且駭且笑,加上他那個滑不留手的爹,貪財有道的娘,《三言二拍》可有這樣精彩的情節?

說到《紅樓夢》,總少不了對其一開場對人物群像的刻骨描寫。不過,個人認為這是讚譽過度了,且不說《戰爭與和平》這樣一開場就幾十個人物的信手拈來,一部《宰執天下》,其中正面反面角色不下上百,上到神宗蔡確,下到折可大王君萬,或千言萬語,或寥寥數筆,便生動如畫,哪怕是李大府化蝴蝶,輕輕一筆帶過,便神韻十足。與之相比,《紅樓夢》難免讓人感到一絲末世的矯情與陳腐。我的一位老師說過,女孩子喜歡《紅樓夢》尚可,男人要是喜歡《紅樓夢》,就離兔子不遠了。

那是時代的悲哀,一如明清的詩詞,再無唐宋的洒脫。

鄙視網路文學的朋友,我想有的可能是覺得其文筆不夠精美(這個是沒法改變的,速度要求引來的問題),有的也許根本沒有細看過(這個是數量引起的問題,網路作品一百本裡面能有一本好的就是運氣)。

第一個問題,如果有個好編輯,那些網路小說中的好作品變得精美通常也沒有太大困難;

第二個問題,那就要大浪淘沙了,所幸很多作者是為了生活而寫的,那沒法不努力,這種硬碰硬的事情,自然會逼著作者水平水漲船高。

也許有人認為薩的觀點過分了,網路文學可能還達不到太高的水平。我倒不這麼認為。文學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網路小說的繁榮是自然產生的現象——在過去的幾百上千年間,從未有任何文學家可以擁有如此豐富的素材。

曹雪芹雖博學,不能跟有幾十個硬碟的寫手相比,所以,認真一些的寫手,在歷史問題上反而更佔優勢。以前面的《宰執天下》而言,我國歷史電影、電視劇的編導們,在其對歷史問題的熟悉,對歷史人物的把握方面,都是需要反省的。

薩是學圖書館的,當年老師曾經講過章太炎誤辯宋版書,尚有「非老眼不能識之」的得意。然而這最後證明是個笑話,因為章太炎見到的是殘本,是根據線口、紙質作出的判斷,而沒有見到此書完整的版本。後人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見到了此書完版,序言中便有「大明萬曆」。先生之失,在於資料不足。

我們從小都做過的廣播體操,沒想到源起於日本的「辣椒」

公共圖書館的誕生,激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網路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擁有了一個不設限的圖書館

寫書,資料便如資本,假如沒有了資本的差別,更有生命力的自然就會贏。網路文學的限制較松泛,決定了其題材的廣泛性和思想的多樣性,以中國人給點兒陽光就能燦爛的民族性格,網路文學不會死,甚至可能不會陷在通俗中不能自拔,它或許為文學找到了一條新的道路。激烈的競爭中,也許中國的大仲馬或者果戈里都在混起點呢。

【完】

歡迎關注公眾號【老薩有發現】(sashuchang20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蘇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明成祖朱棣是龍的後代?原來蛇頸龍也是龍啊
從日本動物園大象殺人事件盤點古今中外的大象「造反」
小學五年級的一道數學題,難倒了博士、中科院院士、和IT工程師
為啥當今日本文化這麼強勢?從歷史上不難看出這個國家的發展規律
戰國的吃貨荀子跟辜鴻銘、魯迅、慈禧太后有什麼共同之處?

TAG:薩蘇 |

您可能感興趣

對不起,這才是我看到的日本小學午餐!
帶你來看看,日本最好吃的烤魚是什麼樣的!
出了名的日本大料理,別和我說你沒吃過!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歌,居然都是日本的
對不起,我看見的日本,可能和你聽說的日本不一樣
來看看日本小朋友的吃飯習慣,是不是也會驚到你?
別找了,你想吃的日本和果子都在這兒!
鏡頭下的日本,帶你體驗這輩子從未見過的日本美景!
日本人真是把性冷淡玩出了高潮,你絕對沒看過!
說到吃,日本這些鹹鹹的點心你吃過嗎?
日本女優真木陽子:你只看到她的胸,而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母親!
據說這幾部即將上映的日本電影,大家根本就不關心劇情,只想舔顏!
都說日本抹茶道源自中國,這是真的嗎?
日本的關東煮出大事了,你還是去外面吃還是自己做?
只吃對的不吃貴的!吃貨都說到日本要吃這些
今天是鬼節,我們一起聊聊日本的「都市傳說」
日本的這些冰激凌,你要是吃過給我說說什麼味兒……
在日本的火車上,你不止吃到泡麵和快餐
都說日本的拉麵好吃,吃了這些,就知道好吃在哪裡了
回頭率這麼高的髮型,日本妹子居然是自己盤出來的,看完後挺簡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