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畏寒喜暖脾陽虛

畏寒喜暖脾陽虛

脾陽虛,病症名。又稱脾胃虛寒。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症見食慾減退、腹脹、胃痛而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

脾陽虛,病症名。又稱脾胃虛寒。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症見食慾減退、腹脹、胃痛而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

小建中湯加減:本方能甘溫補中,益氣散寒。

白芍15克、桂枝10克、乾薑10克、黃芪12克、白朮10克、陳皮10克、法半夏10克、

茯苓10克、飴糖30克(兌服)、甘草10克。

以上方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溫服。

苓桂術甘湯加減:本方能健腫益氣,溫陽化飲。

茯苓20克、桂枝12克、白朮15克、法半夏10克、乾薑6克、黃芪12克、甘草10克。

以上方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溫服。

實脾飲加減:本方能溫運脾陽,以利水濕。

茯苓15克、白朮12克、大腹皮10克、乾薑10克、草果10克、附片6克、厚朴10克、

豬苓10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牛膝l0克。

以上方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溫服。

加減: 脘腹冷痛,手足不溫者:小建中湯加減 + 蜀椒6克、廣木香10克 (溫中散寒 行氣化濕)

周身浮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小便短少,伴氣短乏力者:

實脾飲加減 + 黃芪15克、党參10克(益氣溫中)

若嘔吐清水痰涎,伴脘腹脹滿者:苓桂術甘湯加減 + 厚朴10克、砂仁8克、大腹皮10克(理氣溫胃)

喜歡養生加微信XTW11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食同源達人 的精彩文章:

消渴養陰桑葉茶
喜燥惡濕山藥咸骨湯
益氣寧神靈芝鵪鶉湯
發榮則腎血旺
食之令人肥健,核桃胡麻粥

TAG:葯食同源達人 |

您可能感興趣

脾陽虛、脾陰虛、脾氣虛詳解
胃寒、胃痛,小心脾陽虛!中醫大夫說吃它們能溫胃散寒!
水濕內停脾陽虛
四肢不溫脾陽虛,便溏如水要溫中
開竅泄濕脾陽虛,水濕不化喝水都胖
脈相沉細苔黃膩,四肢不溫脾陽虛
溫脾陽祛痰濕,防己黃芪湯
水濕內停脾陽虛,流口水濕氣大
咳嗽(風寒型、風熱型、肺陰虛、脾陽虛)選穴
滲濕瀉熱四君子湯,燥濕除痰脾陽足
脾陽不振手冰涼,按摩陽池穴搞定
溫運脾陽的中藥足浴方——脾胃病不可不知
夏季多吃涼拌菜 還能夠補脾陽
健運脾陽足三里,食欲不振主消化
葉天士三焦辨證治「濕」(二):中焦濕病之辨證論治,「若有胃陽虛者,參苓必進,脾陽衰者,術附必投」
調理高血脂,重在升脾陽、行肝氣!這兩味葯真能一勞永逸?
國醫大師李乾構治脾五法:健脾化濕、溫補脾陽、補脾升陷!
夏季如何做到補脾陽 這些食物別錯過
胞肓:溫運脾陽、補腎強腰、利水消腫,可以治療小便不利、膀胱炎、腰脊痛、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