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打通小周天,百病皆不侵!小周天怎樣才叫通?

打通小周天,百病皆不侵!小周天怎樣才叫通?



打通小周天,百病皆不侵!小周天怎樣才叫通?

道教(ID:daoismcn)




內容導讀


《道德經》上說:聖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沒有毛病),是因為他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立刻用行動來改變,所以,就百病不生。而對於我們普通人的身體來說,更要隨時意識到身體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養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來修復自己的健康,這樣,也能最終做到「不病」啊。



打通小周天,就能不生病






在中國古代,如果哪位武學大師要想武功「更上一層樓」,就要打通人體最重要的前後生命線:前方的任脈,後方的督脈。而作為中醫大夫,我發現如果普通人或者患者能把在人體最重要的任督二脈打通,就相當於為人體接通了「精氣神」的輸入管道,能夠讓身體很快有所好轉。





事實上,這是歷代名醫所公認的養生要法。




前方的任脈,其實非常好分辨,前胸重要的穴位有兩個,一個是肚臍(專業術語叫做「神闕穴」),一個是兩乳中間的穴位,叫做「膻中穴」。把人體前胸的這兩大要穴用一條線連起來,就是「任脈」。非常好記憶吧。而且,在這條經絡上,還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養生要穴丹田(肚臍之下3寸,專業術語叫做「關元」)。




知道了任脈,就非常容易記住另一條生命線——督脈。任脈在前胸,那麼,在後背和任脈對應的那條經絡,就是督脈。




有人會問:說任脈、督脈是人體的前後「生命線」,是不是太誇張了,真有那麼大的威力嗎?




當然,在中醫養生的具體方法上,如果一個人能夠用真氣打通前後的任督二脈,那麼,就被稱之為「打通周天」,也就是說,通過養生習練,讓人體的真氣像泉水一樣沿著任督二脈所構成的圓環流動,如此一來,「真氣從之,病安從入?」




為什麼任督二脈有如此重要的養生功能呢?這要從被稱為「中國近代醫學第一人」的中醫大家張錫純說起,因為他可以讓大家單用《黃帝內經》中「四氣調神論」,就能夠進行任脈、督脈的養生保健,效果甚至比藥物還要好!




不信,就請看張錫純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講述的3個醫案故事:




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風寒。忽然想起張錫純先生在其醫著中提到的「鍊氣治病法」,於是在車中嘗試「呼降吸升」,車走了大約30里路,就覺得心爽體舒,感冒頓時化解得無影無蹤。




有個患者得了屢治無效的嚴重泄瀉病,自己懷疑無葯可醫。後來,張錫純教給這位患者「呼降吸升」的練氣治病法,僅僅試了四五天,就覺得原來冰冷的小腹部變得溫暖起來,再堅持一段時間,屢治無效的頑症終於痊癒了。




還有位患者得了一種重病,發病的時候喘得厲害,不能坐也不能躺著,吃遍很多藥物也都沒有用。後來,張錫純就告訴他「呼降吸升」的練氣治病法。一年後,就覺得丹田常暖,熱力充滿周身,困擾多年的疾病霍然而愈。這位患者感慨道:「醫林之秘乎,抑天地之精乎!非明造化之機者,孰能與乎斯?慎之,秘之,非人勿傳!」



呼降吸升法





這種勝似藥物的養生法,其實非常簡單,也就是醫案中提到的「呼降吸升」:




呼吸的時候,只要讓「呼氣」和「吸氣」分別對應著「任脈」和「督脈」就可以了。



1



「呼氣」的時候,讓氣息沿著前胸任脈的方向,從上(兩乳間的「膻中」位置)降到下(肚臍也就是神闕位置),再降到丹田位置;




2



然後,吸氣的時候,讓氣息沿著後背督脈的方向,從下向上,直到頭頂。





也就是說,讓呼吸的氣息沿著任脈、督脈所構成的一個圓環進行流動,就可以了。




張錫純曾這樣描述其神奇的效果:「蓋通督脈可愈身後之病;通任脈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氣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長生矣。」




唯一要注意的是「呼降吸升」這個要點。這樣,不通過點按任脈、督脈的穴位,也能夠讓呼吸的氣息在任督二脈內循環流動,反覆循環,化為真氣。雖不點按穴位,而百穴氣血自然暢通,正如《黃帝內經》所言:「真氣從之,病安從入?」




有人會問,「呼吸降升法」是不是只養「精氣神」中的氣,而不養精和神呢?其實,精、氣、神三位一體,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正如中醫名著《類證治裁》中所說:「精化氣,氣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氣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經過百年傳承的養生良法,都能對人體「精氣神」全面補養,而非偏於一隅。




張錫純本人因悟到《內經》的真髓,專心習練這種養生功法,結果原本40多歲就開始感覺逐漸衰弱的身體,在練習了這種真氣治病法之後,直到70多歲,精力體力也絲毫不減。




張錫純在其73歲時寫了一篇《論醫士當用靜坐之功以悟哲學》的文章,專門針對廣大中醫同行,倡導用靜坐之功,「呼降吸升」之法,達到「聰明頓開,哲學會悟」、「用藥調方,隨手奏效」的效果。而我用這種方法更是幫助很多久病不愈的患者,讓他們恢復精氣神,走上健康路。




《道德經》上說:聖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沒有毛病),是因為他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立刻用行動來改變自己的缺陷了,所以,就不生百病。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的身體健康來說,更要隨時意識到身體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養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來修復自己的健康,這樣,也能最終做到「不病」啊。



小周天怎樣才叫通?





小周天怎樣才叫通?道家的書中有通周天的標準,我自己也有實踐的體會。首先就練功來講,且不說以意貪氣,因為以意領氣是達不到通周天的目的。我問問你,「以意領氣,你往哪領?」「任督二脈都在什麼位置上?」你只知道在身體的中間,從後面中間上來,前面中間下去,可你不知道任督二脈的具體位置。它有多深多淺?多寬多窄?你根本就不知道。這樣,無論「後面向前轉」,還是「前面向後轉」,無論「男的是後面向前面轉」,還是「女的從前向後轉」等等,大家不必為此再爭論不休了,任督二脈在哪裡都沒搞清楚,結果轉了半天,那一點氣都在經絡外面亂轉,與肌肉產生摩擦,感到熱烘烘的,以為是得氣了。實際上是能量消耗了。摩擦生熱嘛。元氣是用來活命的。你的元氣在運動中就消耗掉了,而並沒有在經絡中運行。




那麼大家要問,我如何知道自己的「小周天」在哪裡?那就要「勿妄勿助,無中生有」。首先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妄」,指妄想,或者希望得到不切實際的主觀意識去幫忙,讓它自己產生。這個過程就牽扯到了下丹田的位置問題。





下丹田在什麼地方?說法很多。有的說「是肚臍裡面」,有的人說「是肚臍到命門之間」,「前七後三」或「前三後七」,有的說「是臍下三寸」,有的說是「臍下一寸二」,「臍下一寸三」,「臍下一寸三分五」,還有的說「是關元」,「是氣海」,甚至有的說「在膀胱的後面,小腸的下面——」,名目繁多。那麼丹田到底在哪裡呢?就在你小中的那麼一塊地方。什麼地方?不知道,到時候會產生,它自己會告訴你。




如果你先知道了,那往往就錯了。因為每一個人腰的長短,胖瘦都不一樣,那麼腹中氣的反壓力的合力點的位置就不可能一樣。下丹田如何產生的?就是當你意守下丹田,你的氣不斷向下丹田中壓縮。壓縮的過程中,根據物理學熱力學的理論,「氣體壓縮,體積縮小的過程中,要放出熱量」。所以意守丹田的時候,你就會感到熱。當氣體進一步壓縮到一定程度,氣態就會轉化為液態,如液態氮、液態氧之類就是這樣得到的;這就可以產生精液、津液等。液體經過加熱以後才能產生蒸發及氣化,體積縮小的過程中,就可以放出熱量。




這時壓到一定程度。你就會感到腰、肚子一帶非常充實,飽滿。當氣體壓縮時,就會向周圍膨脹。而你腰的周圍,腹部的肌肉有個反彈力,這個反彈力的合力點的位置就是下丹田。精確位置就每個人來說,多少有些差異。因為有的人內臟下垂,有的不下垂。按「前七後三者」「前三後七」的方法衡量很可能就不行。一些大亨的肚子特別大,「前三後七」的位置,前三的肚子裡面全是脂肪,如果說丹田在脂肪里,脂肪里根本沒有血液循環,那怎麼練哪?(笑)這就沒有道理了。所以,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練,到時候它自己會產生的。




如前所述,氣體膨脹後,反彈力壓回來,繼續膨脹,反彈力又壓回來,如此反覆,最終在合力點上集聚能量。當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一塊東西,或者說是「擠」出來一塊東西。這就鑽牛角尖為「氣」。當壓力再繼續壓,這團東西要運行的,其運行方向自然是選擇通常阻力最小最薄弱的部位。在人身體上阻力最小地方在哪?就是經絡。




這地方電阻最小,電流最大。此處正好是最薄弱的環節。當壓力膨脹到一定程度時,首先把這地方先擠開,然後進入經絡中去,沿著經絡運行。這時走到尾閭,走到尾閭部位拐個彎,再返折而上,這個彎捐得很急。好象咱們澆花用的皮管子,如果離水龍頭很遠,又要把水源切斷,為了節省水,可以把管子折回來,水的流量面積減小,水就被截住了,達到暫時切斷水源的目的。然後就可以拿著管子去關龍頭。道理完全一樣,因為尾閭這個彎太銳了,氣要通過地方很困難,這地方有一個很細和很窄的縫,必須把它擠開。




這時大家就不要去管它,繼續往下丹田裡打氣、壓氣。當氣打足時,自然就通過了。這就如同救火用的高壓水龍頭,要想把它折彎,兩個人都折不過來。因為能量往前沖,力量很大——也就是壓力要足夠。這時,只要繼續往下丹田打氣,打到足夠的時候,這個「折」就被撐開了。一撐開馬上氣息就上來了,氣體體積增大了,單位平均面積的壓強就減少了——達到後腰背部又頂不過去了。壓力又不夠了,就需要繼續打氣。




將氣打到一定程度時,出現腰背酸痛,因為這地方經常是著,也形成一個比較扁而且貼在那裡的頭部。同樣需要加壓。當氣力足夠時,一下子把通道撕開,「轆轤關」就通過了。過了這關,氣再向上走,體積又增大了,單位平均面積的壓強和壓力又減少了——到了後頸部。那裡有枕骨,而且經絡通道比較窄,是一個最難過的「關」,就需要繼續往下丹田打氣。與前面道理一樣,只要壓力夠了就可以過去,壓力不夠就過不去。氣頂得脖子酸、腦袋疼,腦袋裡嗡嗡的亂七八糟地響,這時按摩、針炙,吃什麼葯都不管用,感覺難受極了。而你不要管那些痛苦,堅持意守下丹田,坐在那裡。




當壓力達到足夠的情況下,會有這樣一種特殊感覺:壓力不夠時疼得不行,繼續加壓,當壓力達到的一瞬間,突然一下感到頭與身體無限大了,好象全身什麼都沒有了,感到特別舒服。同時還發現一個特點,用鼻子往裡吸氣,只吸而不呼,吸半個小時好象都吸不代你要想呼氣,試著呼出很長時間也還可以呼,這時就進入了「胎息」狀態。這就是通了「小周天」。




小周天一通「必然進入胎息」。道家書中寫的非常清楚。「小周天」「通」了,如果沒有「胎息」過程告訴你,那這「小周天」肯定是沒通。此外還有一個特點,小周天通了「百病皆無」——基本就沒什麼病了。當「小周天」通了以後胳膊腿的毛病可能還有些,其它五臟六腑的毛病不會再出現了。這就是通「小周天」的特點。




因為這團氣運行起來了,它就要在身體裡面走,你就能體會它在裡面走的過程。而後你用意跟著它走,時間長了就可以體會出你自己的任督二脈在什麼位置上。這時候氣的運行渠道你也熟習了,你再拿意使它快轉或慢轉,正轉反轉,都無所謂了,而且氣都是在你的經絡中走。




通周天就是如此而來——「勿妄勿助,無中生有」。如果一開始練功就想拿意去領,領了半天不一定在經絡中運行,結果把你的元氣都消耗掉了。所以說「功到自然成」,功夫到了它自己就來了,你盼望著它來,它不一定來。這是「小周天」的問題。根據我自己和我的一些學生的體會,都是如此。




以上是對小周天的另一種解釋,大家是不是認為很有道理呢。真正的丹道功夫好像都是這樣呢,只是在解釋上和認知上有些不同罷了!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微信

號: daoismh




版權聲明


本平台原創整理文章,歡迎轉載,轉載本文須註明,來源:道教(微信ID:daoismcn),侵權必究。


⊙部分圖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合作:89928269@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內容


查看以下內容需先關注道教微信,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 教

"一鍵關注,或微信搜索微信號:

daoismcn




回復"1"查看: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2"查看:道教規矩和禮儀


回復"3"查看:道教戒律


回復"4"查看:道教上香禮儀禁忌


回復"5"查看:道教經文典籍


回復"6"查看:道教齋醮科儀


回復"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復"8"查看:道教符咒法術


回復"9"查看:道教陰陽術數


回復"10"查看:道教宮觀流派


回復"11"查看:如何加入道教


回復"12"查看:道教拜師注意事項


回復"13"查看:道教誦經常識


回復"14"查看:道教請諸供品須知


回復"15"查看:道教宮觀廟宇參香禁忌


回復"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福生無量天尊





修行交流


微信:daoismh(青陽道人)


騰訊QQ交流群:124211123


點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天機盡泄,深度解讀《封神演義》!
漫談三魂七魄對人體的影響!
少和這種人在一起,且行且珍惜!
墮胎的女孩子,身邊都有很多小鬼跟著!
莊子,大夢誰先覺,浮世有清歡!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打通這個穴位,讓你容顏不老、百病不侵!
夏天喝這個,百病繞著走
冬天多吃這個勝比任何補藥!天然還便宜,百病繞行!
女人,晚飯不吃,能治百病,看一遍年輕十歲!(不只是瘦啊~)
小滿三不吃,秋天百病遠!
脫髮禿頂、咳嗽不止?秋天喝些,百病馬上走,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秋季吃它擋百病,不知道就虧大了!
女人,晚飯不吃,能治百病,看一遍年輕十歲!
一滴風油精,夏天百病通!只用它驅蚊,太浪費了!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冬天喝了他百病都不見
夏天喝薏米紅豆粥可以百病不侵!
養肝,老天爺只給你26天時間!再不養,百病纏身!
夏季喝一口,百病馬上走!(幾塊錢就買到,不僅便宜,還很管用)
打通眉心,百病不侵!
夏天喝幾口,百病繞著走
小小的它是老中醫最愛,夏天都搶著吃,每天幾顆百病難沾身
夏天就要喝這個,清心降火,百病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