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國際時裝周,探尋別樣中國創意新血

國際時裝周,探尋別樣中國創意新血

  


  


如今中國設計師已大步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大時尚之都展示自己的創意。在倫敦,王海震(Haizhen Wang)、張卉山(Huishan Zhang)、李筱(Xiao Li)、羅子皓(Ryan Lo)和戴明濤(Steven Tai)登陸官方日程,Showroom中的參展中國設計師更是兩隻手都數不完。在米蘭,陳安琪(Angel Chen)、陳序之(Xuzhi)、歐敏捷(Ricostru)則分別以各自的態度展示著自我。王汁(Uma Wang)則移師巴黎,向時尚的最高峰發起總攻。

大家對他們都頗為熟悉,獲得了許多的關注和聲音,我在這裡就不加贅述了。在過去的一個多月中,有幾個頗為年輕的中國設計師品牌嶄露頭角,倒是值得大家的注意。


  


  


  

  


  


  


  


  

在紐約,由瞿思穎李浩冉創立的年輕品牌PRIVATE POLICY受到了包括Vogue Runway和《紐約時報》在內諸多媒體的關注。其踩在時代節點上、充滿創意的展示形式讓人印象深刻。模特臉上寫著難民(Refugee)、恐怖分子(Terrorist)等文字的模特們站成一排,背靠木板,彷彿是在警察局拍大頭照(Mugshot)。瞿思穎告訴我,新一季的靈感取材於不斷變化的現代全球化景觀。「今天的全球化已經超越了近鄰關係,而進入一身多頭(Polycephaly)階段。多頭象徵每個國家的獨特信仰,文化特性和興趣都被連接到了一個身體,隱喻當今巨大的全球系統。身體的存活不能沒有所有頭的合作,所以一個地區有問題,所有人也會受到波及。我們想讓這個系列像一個學術辯論,引起我們青年觀眾們的思考與交流,」她說道。


  


  


  


  

  


鍾嘉琦Jennifer Nelson共同創立的品牌TOMMY ZHONG這一季則持續有著強勁的表現。受到美國概念藝術家Robert Morris和英國裝置藝術家Phyllida Barlow的影響,設計師嘗試對傳統陽剛與陰柔的形象做出新解。在面料設計師Alice Timmis的幫助下,Barlow作品中巨浪般的褶皺和線與線之間的穿插被轉化為極具觸感的線織面料。Morris的作品則變成了寬大飄逸的腰帶和飾帶。細節上,捏褶的使用,將四方的輪廓轉化為女性婀娜的形狀。與此對立的,可拆卸縫邊的露出,則為剪裁精緻的設計增添了幾分隨性粗獷質感。TOMMY ZHONG的定位相對成熟,和當下市面上主打年輕市場的品牌有所區別。設計師表示,零售商給予的反饋都十分積極,2017春夏系列中主打的手繪大衣上架不久,就全部賣出去了。


  


  

  


  


  


  


  


  


  同樣值得注意,且定位同樣相對成熟的新晉品牌還有何平Ping He)。有著豐富行業從業經驗的她在2014年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其在全球擁有超過36個零售店,其中不乏Neiman Marcus、Harvey Nichols等知名百貨與買手店。而如今,她希望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國。這一季,其設計主題是危險女人。那些能很好擔當傳統意義上男性工作的女性在她看來非常性感。其服裝設計上也延續了這一主題,既有強勢的正反兩穿法國提花背心、西裝夾克,也有義大利橫縫針織單品,闡述柔軟和力量的碰撞。她在產品和視覺上做好了很好的平衡,成熟之餘不乏清爽的感覺,充滿知性美。


  


  


  


  


  


  


  


  


創立同名品牌已有5年的香港設計師鄭銘麒Minki Cheng)如今愈加穩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自2012年從中央聖馬丁畢業後,他便在倫敦設立工作室。其新系列的主題是少女釣魚的奇幻異想世界,他以釣魚用的多彩魚線和魚餌為靈感,垂垂墜在寬大的衛衣以及繭型白裙上,流蘇從彩色的單詞Love、Sup中流瀉而下,隨模特擺動而搖曳。魚餌則被用做印花。這位設計師對於面料十分執著,為了使用他喜歡的面料,把價格壓下來也在所不惜。對消費者和買手來說,可謂是好事。


龔力Li Gong)和方麒穎Qiying Fang)是倫敦時裝周上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名字。在中央聖馬丁時裝碩士專業畢業秀上,他們展示了風格迥異卻皆令人印象深刻的畢業設計。


  


  


  


  


  


  


  


  


  


  龔力Li Gong)告訴我,這個系列主要是在探究一個傳統西裝剪裁和戶外運動的平衡,在保留傳統西裝剪裁風格的情況下深究西裝剪裁的功能和舒適性,將傳統更加摩登的地帶入現代生活。他面料的使用、細節的處理和色彩的搭配都恰到好處。圖片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在發布會當晚,他的作品最為突出。服裝剪裁與模特身材發生的奇妙化學作用並不僅僅虜獲我這個一個人。美國版《Vogue》的評論員Sarah Mower和BoF時裝記者Osman Ahmed皆在他們各自的秀評中毫不吝嗇的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龔力認為在畢業後創立自己的品牌是一個選擇。龔力的求學路頗為坎坷,但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實力,他獲得了課程導師Fabio Piras的賞識,並成為該校史上首個獲得LVHM Grand Prix獎學金的中國學生。


  


  


  


  


  


  


  


  


  


  方麒穎Qiying Fang)的畢業設計看上去或許低調些,但其中涉及的技法卻頗為複雜。時裝周結束幾天後,我去聖馬丁的工作室看他們的作品實物時,設計師表示,他是以19世紀解剖學學生的裝束為靈感,根據當時穿著傳統西裝加圍裙等工作服的背景,再加上其研究人體解剖學一些結構,運用尼龍、滌綸等現代面料,結合Savile Row定製裁縫用的羊毛帆布支撐衣服結構,創作出整個系列。這位設計師打算畢業後在倫敦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參與到自己投資的時裝買手店Vertice London的運營之餘,推出自己的時裝系列。這位設計師很高興的表示,在秀後,Fabio表示想向他購買其畢業設計的作品來穿。這或許是一位導師可以給予自己學生最大的讚美了。


  年輕設計師品牌,並不代表其審美和客戶群體也要同樣年輕。如今國內設計師時裝的審美還是相對單一,大家都在干著類似的事情,缺乏多樣性。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學成歸國,或將品牌注意力放到祖國身上。他們新鮮的觀點和產品將為國內的消費者來帶更多的選擇。和而不同這四個字的含義,才將逐步顯現它的市場價值。


  


關於作者:


Tianwei Zhang是BoF時裝商業評論的編輯,現居倫敦。


為眾多中外時裝出版物撰文外,


他亦是英國時裝協會的中國顧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作棟樑CDL 的精彩文章:

TAG:長作棟樑CDL |

您可能感興趣

探尋一個好社會:鄉土中國
聖誕/元旦台灣社會創新&人文創意之旅,探尋城市再生魅力!
一部書,探尋中國趣味
探尋國畫山水的詩意空間和美學特性:意境
尋覓國度:探尋太陽系之外的世界——地獄行星
用世界語彙探尋中國作家的精神世界
探尋各大時裝周,淪陷於色彩之中
七月中國兩大藏區深度探索,探尋魅力青海
探尋中國現存的母系社會,「男不娶,女不嫁」
探尋民國時期燕京大學女生閨房
英國民眾各地探尋維京寶藏,一些人收穫很豐富!
《探尋一個好社會:費孝通說鄉土中國》
行者 | 探尋中國古琴藝術之路
尋源中國之尋夢徽州——探尋中國文房本源
尋覓國度:探尋白堊紀時期海洋生物——矛刺魚
愛馬仕在浩繁嘈雜的現實世界中,探尋工藝的「物之本意」
探尋中國最古老的煙火——火樹銀花
歐盟探尋反恐合作新路徑
《茶界中國》探尋鳳凰單叢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