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就要跟著老子學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其實就是對人生命體的保養、調養。講究養生就是要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達到保養生命,調養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目的。我國的養生文化源遠流長,內蘊深厚,博大精深。在中國傳統的養生理論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距今2500餘年仍璀璨如初,她既是道家學說的奠基之作,又堪稱國學經典之中的經典。
《道德經》依據當時社會文明和認知,探求萬物生命起源及其「壯——老——已」變化規律,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養生健身理念和方法。老子的養生思想極富哲理,可推及人文、社會、治國、管理、為人處世等諸多領域,是中華文化寶庫的瑰寶。炎黃子孫確實應十分自豪的從先賢至聖的教誨和叮嚀中汲取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
老子的養生思想
尊道貴德、德全不危、德失早已,是老子養生思想的核心。「道」和「德」的概念很玄,但從李煥喜先生的「能量說」上去理解就容易的多。道就是指客觀存在於天地之中的日然能量。德就是指聚合和寓存於生命物體之中的道,是獲得的道,也就是生命的能量。德源於道,也將隨著生命活動及其消亡最終回歸於道。即所謂「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萬物尊道而貴德」。我們如何去尊道貴德呢?《道德經》云:吾恆有三葆,持之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第六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道德經》第五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道德經》第十九章)老子告誡我們:
「慈」:就是養生要慈悲為懷,守善靜心。有寬厚仁慈之心,有包容萬事之度,方能獲道之德。
「儉」:就是養生要節省而不浪費生命能量,要剋制而求積蓄,即儉德。
「嗇」:就是養生要珍惜而不奢用生命能量,要善藏培蓄,即嗇德。
「朴」:就是要現道之本真,守其純真,不為外物所擾,才能涵養和積蓄生命的能量。
老子的生活理念
順應四時,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知足知止知適度,防壯防老防過用,是老子生活理念的核心。《道德經》云: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第四十四章)老子告誡我們:
「知足」:知足常樂,心情好,精神好,利與涵養生命能量,養護身心健康。
「知止」:不要過度使用身體各項生理和心理本能。養生之要在於防傷;防傷之要在於防害;防害之要在於防過用。
「適奢欲」:適度的歡愉,才能使身心和生命得以養護和愉悅,又不招致無端的耗費與損傷。
老子的養生方法
致虛守靜,養性立命,天人合一,申根固芪。《道德經》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道德經》第十六章)老子告誡我們:
「虛極靜篤」:在不思、不想、不聽、不為的狀態下,在潛意識層面上,身體在六合之內虛化其有形有象的生物物理過程;在肢體和心理活動層面達到清靜、平靜、安靜。心平氣和,心靜炁生。
「歸根復命」:歸根就是在虛極靜篤、天人合一中歸於無極,孕育生命之能量;復命就是萌發先天所具有的動勢,為生命體能量的轉化和變化創造條件。
老子養生思想博大精深,拜讀《道德經》,卻有小叩大鳴,索少奉多之感,本人之理解,可謂滄海一粟。歡迎各位網友、老師參與評論並轉發,以求共同學習提高。


※跟著老話學養生
※養生,就是學習莊子的「呆」
※養生專家都在照做的養生秘籍,你還不趕緊學學?
※男性也要學會養生,特別是抽煙喝酒的,三分鐘教你養生
※跟著乾隆學養生,沒想到竟然這麼簡單!
※沒事多搓搓「脖子」,它是養生保健的要點
※女性睡覺前的養生學女生一定要了解
※老中醫們喝了半輩子的養生茶,趕緊給自己也泡一杯
※跟著專家來養生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干祖望:養心要靜,養身要動
※養眼的花兒這樣吃居然很養生 快跟中醫師學起來
※要養生,就去跳舞!
※老中醫的八大養生口訣,每天照著做,保你不生病!
※老人吃什麼養生呢,中醫的養生小偏方送給你,老年人多吃蓮子可以達到養生安神的效果哦
※跟著巴馬百歲老人這樣養生,你也能長壽
※學會道醫五行養生,您就是自己的葯膳師!
※女子養生要點
※沒想到我們常吃的橘子,居然渾身都是養生的寶!
※養生要睡子午覺,冬至開始最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