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
【穴位釋義】
胃經氣血在足三里形成較大的氣血常
足,指穴所在部位為足部,別於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內物質作用的範圍也。該穴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在此形成較大的範圍常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散於本穴的開闊之地,經水大量氣化上行於天,形成一個較大氣血場範圍,如三里方圓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與該穴同,下,指本穴位處足之下部,別於手三里穴所在之部。
【定位】
犢鼻下三寸,距脛骨前緣旁開一橫指(中指)。
【操作要點】
直刺1~2寸。
足三里穴
【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先確定犢鼻穴的位置,自犢鼻直下4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站位,彎腰。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餘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處即為此穴。
【主治】
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咳嗽氣喘,心悸氣短,乳癰,失眠,癲狂,頭暈,虛勞贏瘦,水腫,膝痛,下肢痿痹,腳氣。
足三里穴
【保健養生】
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咳嗽氣喘,心悸氣短,乳癰,失眠,癲狂,頭暈,虛勞贏瘦,水腫,膝痛,下肢痿痹,腳氣。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九歌(微信號:13714982120)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淋屬肝膽,瀉屬脾胃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小兒推拿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孩子感冒咳嗽,快試試小兒推拿,不打針不吃藥,簡單實用,非常有效!
面診舌診手診脈診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學習面診舌診手診脈診,掌握體外診斷,有病早知道,無病多保養!
微課|中醫基礎提高班
譚旭老師|湖北譚氏中醫第八代傳人
微中醫旗下精品微課,現在報名享全網最優價788元(含24節課,4月10日開課)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行報名交費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40歲壯漢只覺「胃痛」,幾分鐘後嘴唇青紫,原來是一種要命的病
※老中醫讓你告別胃酸、胃痛、胃脹等胃病,這篇文章就夠了
※神奇的6大中醫穴位,既緩解胃痛、又健脾強腎
※再不擔心胃痛了!緩解胃痛四個方法大盤點,總有一個能用得上!
※桃樹上結的「果凍」,這樣做來吃能治療胃痛胃炎,還美容
TAG:胃痛 |
※三焦俞穴:治腹脹,腸鳴,泄瀉,痢疾;水腫,小便不利;遺精;腰背強痛
※中醫穴位大全——足三里,胃痛,嘔吐,腹脹,氣短,心悸等
※腹脹,腹痛,腸鳴泄瀉,水腫找:關門穴
※嘔吐,胃病,食欲不振,腹脹找:不容穴
※夏天腸胃不好,沒食慾,腹瀉腹脹,失眠乏力,痰多,專家一碗湯搞定!
※三焦俞穴:治療,腹脹,嘔吐,泄瀉
※濕疹、胃痛、腹脹、吐瀉,腸胃舒服,一身輕鬆
※腹脹?腹痛?不一定就是胃炎,還有可能是~!
※腹脹?腹痛?不一定就是胃炎,還有可能是~
※腸胃消化不良經常腹脹疼痛,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吃面,效果超贊!
※氣滯惡阻、胃腹脹痛、虛寒吐瀉,一枚常見的果實可以和中醒脾!
※腹脹,頭痛,失眠的足底按摩
※流口水,腹脹,痛經,可能是脾虛引發的
※小腿上有一穴,經常按揉,可治療遺精、腳氣、腹脹腹鳴、消化不良!
※腹脹是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躺下睡不著,胃脹,打嗝怎麼辦
※胸悶腹脹、肝氣鬱滯、肺胃失降,四味簡單中藥的效果想像不到!
※陰陵泉:腹脹,腹瀉,水腫,黃疸!
※食慾差,飯後腹脹、腹痛、反酸,時有便秘或腹瀉——腸胃不好的那些癥狀,自己動手推推按按就能改善
※腹脹、厭食、噁心、嘔吐,你以為只是胃病嗎?可能是胃輕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