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北京小吃最講究「精氣神兒」

北京小吃最講究「精氣神兒」


小吃行業內競爭激烈。要想立得住,除了貨好之外,還得會賣,這叫作「關公賣秤砣——人硬貨也硬」。過去有個賣羊頭肉(即白水羊頭)的馬玉昆老師傅,回民,一米八幾的個兒,常在前門外廊坊二條出攤。他不但羊頭收拾得好,車上擺放得整潔,人也是精神抖擻、乾淨利落,腰板兒倍兒直。片肉時手持一把長刀,身體隨著片羊頭肉的動作有節奏地運動,自然瀟洒,簡直就是街頭一景。車周圍經常圍著一圈人,不為買,就為看!還真有叫好的。往往是片「羊臉子」的時候,當羊頭肉全片下之後,砧板上只剩下了一張又薄又完整的羊臉子外,此時便會好聲四起,就像聽完了大名角的精彩唱段。


這就是老北京人「六朝古都、天子腳下」心態的折射。切者自得其樂,觀者酣暢淋漓,都活得有滋有味,一種「愛誰誰」的大爺心態。


常言道:「把式把式,全憑架勢。沒有架勢,不叫把式。」看著那架勢、那身乾淨「行頭」(工作服),您就覺得他的羊頭肉靠得住,這就是手藝人的自我標榜。若反過來,身著臟衣,頭戴破帽,鬍子拉碴、動作猥瑣,這樣人賣的羊頭肉您還吃嗎?


北京小吃最講究「精氣神兒」



除了架勢,叫賣也是北京小吃這種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賣小吃大多是走街串巷,車推肩挎,擺攤挑擔,掙的就是一個辛苦錢。而要想儘快地把貨賣出去,把錢掙回來,吆喝是極為重要的。在舊時北京的街巷裡,從早到晚的不同時辰都會傳來各種抑揚頓挫的叫賣聲,像唱歌一樣好聽。


聽見「個兒又大,色兒又白,扔到鍋里飄起來」,那就是賣元宵的;「剛出鍋來,熱的吃——來」,那是包子下屜了;「嫌塊兒小您就自己切來——」,則是蟠桃宮賣切糕的。這些熱烈而又略帶誇張和炫耀的叫賣,不僅表達出手藝人對自己產品的自豪和欣賞,也體現出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更會喚起路人的注意,往往很快售賣一空。

這就是達觀幽默又講求實際的老北京人。


聽到底氣十足的「熏魚——」(實則為賣豬頭肉的,為避免回族同胞產生反感而吆喝熏魚。當然,也售賣少量熏魚作為陪襯)則使人聯想到一個像青年時的「駱駝祥子」那樣,對自己的能耐和未來充滿自信的精壯漢子,正斜背紅漆木箱,在小巷裡不知疲倦地吆喝奔走。



北京小吃最講究「精氣神兒」



最令人動心的是半夜傳來的「硬面——餑餑」那蒼涼壓抑的聲音,傳達著一種充滿期待的剋制。我們彷彿看到,叫賣者那種既想把信息傳達到宅院深處夜戰正酣的麻將桌前,又不願驚擾別人好夢的矛盾與無奈;看到他臂(音kuǎi,挎著)小籃彳亍(chì chù慢步行走,走走停停)於胡同深處,雖在凄涼晚景中與命運拼搏,卻依然不忘竭力維護自己最後的尊嚴。

這就是懂得尊重別人、最講禮數的老北京人。


也有不用嘴的叫賣:烙燒餅的擀麵時,那一記響亮的「摔山子」絕對令路人傾倒。而那有節奏的「打花杖」更是高明的廣告。別看燒餅師傅一聲不出,那種生活在天子腳下的老北京人特有的沉穩淡定、平和自信,即使在街頭也要在自尊中尋找自我與自樂的精神,卻正是眾多老北京人的精神寫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飲食體現一方文化。北京小吃作為一種地方文化載體,既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縮影,也是對老北京人心態的生動描摹。


來源:書問網


書名:北京小吃(唐人美食叢書)

作者:張鳳玲


出版:化學工業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閱讀 的精彩文章:

北京深處:地鐵2號線上的塵封秘境
北京深處:地鐵2號線上塵封的秘境
偵探視角與社會視角的最新解析——邁克爾·傑克遜死亡之謎
鍾情妄想是什麼病?——精神病院心理諮詢師親歷手記
為什麼日本人格外喜歡吃甜食?

TAG:書問閱讀 |

您可能感興趣

紫砂壺:好壺隨人,講究精氣神
白灼 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的粵菜之烹技極為講究 「白灼」
「糖媽媽」吃粽子有講究
秋吃栗子有講究
夏天喝茶的講究
老中醫專家:健康食用粽子有講究!小心端午節「粽子病」
「煮」食物有講究!為啥你煮的東西不好吃呢?沒掌握小技巧!
白癜風食用粽子有講究哦
房屋裡東南西北的色彩有哪些風水講究
兒童吃冷飲有講究 清涼度過夏天
清朝皇帝除夕吃餃子有什麼講究?光緒皇帝最愛吃什麼餡兒的餃子?
林感堂|沙發掛畫風水的小講究
氣象與生活#夏天喝茶有講究
貝靈頓梗犬的食物,吃東西還是非常講究的
小醋怡情 女人「吃醋」的三個講究
北京風水大師 灃易堂 王祥灃: 家居鐘錶的風水有什麼講究
滴水藏海 擇茶有講究
冬吃臘八粥有講究
大暑節氣最炎熱,飲食養生講究五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