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桂鈿:國學發展的正道

周桂鈿:國學發展的正道

周桂鈿:國學發展的正道



國學發展的正道

文/周桂鈿


如何定義國學?對這一問題,人們的看法差別還比較大。有人認為國學應該是「中國學」的簡稱,國外也有說「漢學」的,因為主要以漢文字為載體。至於什麼是「中國學」,有人認為就是中國的學術。


對於什麼是學術,也有許多定義。學術主要是思想理論形態的文化成果,不應將其泛化,不能什麼都當作學術。例如,有人將民間習俗、風土人情以及其他各種技能都當作學術。民間習俗、風土人情等屬於傳統文化,本身並不是學術,只有把它們作為學問來研究,其研究成果才可以成為學術。換句話說,民間習俗本身不是學術,但是研究民間習俗的民俗學就是學術,應屬於國學範疇。


有人說,中國有許多少數民族,國學不僅有漢族的,還應該有其他民族的。這一觀點應予支持。但是不是每一個民族都有國學?有的少數民族還沒有文字,沒有記載下來的學術成果,這樣的民族有沒有國學?這需要從實際出發進行具體分析。比如,藏醫、藏傳佛教可以看作是國學。簡單地說,國學不只是漢文化,還包括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但也不能泛化。

有人說儒家「六經」是國學的源頭,這有一定道理。不過,儒家學說畢竟只是一家之言,雖然後代儒家吸收了其他各家的精華,但仍然不能取代其他各家的學問,不能說儒學就是國學的全部內容。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醫家以及後來的佛教,都是國學的重要內容。文化之間常有相互影響,但不可以歸併合一。


對國學首先要繼承,要了解過去留下了什麼學術成果、有哪些優秀成果,對優秀成果應大力繼承。中國學術能存在幾千年,自然是歷代學者連續選擇、繼承、創新的結果。中國學術可以說傳承數千年沒有中斷,如果從有準確時間記載算起,到現在也有2000多年了。在文本記載上,不但有正史的「二十四史」,還有野史,有地方志,有關於人物的傳記,有關於制度的通典,有關於事件的記事本末,有關於典籍的藝文志、經籍志等。在內容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法制、藝術、科技等,涵蓋廣泛。其中許多內容多有教育意義,「善可為法,惡可為誡」。當然,繼承國學不是重複,不是復古。繼承是有選擇的,要批判分析,然後才知道應該繼承哪些。


對國學還必須進行創新。對國學進行創新,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水平。理論思維水平提高了,分析能力就可以提高,就可以分清精華與糟粕,即使面對糟粕也可以進行改造創新,努力化腐朽為神奇。如果不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水平,對現實又缺乏研究,對國學就可能會誤用、亂用、濫用。對國學不能隨便照搬照抄,研究是基礎,創新是關鍵。


對國學進行創新需要有新視野,立足中國、放眼世界。這就要求在借鑒古代智慧的同時關注當代現實,從而豐富和發展國學。不了解新時代,不研究現實,缺乏新視野,國學的價值就得不到充分發揮。傳統與現實結合、繼承與創新結合,這是國學發展的正道。儒學在中國歷史上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先秦儒學到了漢代有很大發展,漢唐主要是經學。進入宋代,義理之學受到重視,一直延續到明代。明代思想家開始提出一些懷疑,發出許多新見解,於是到了清代就重視考據學,將不清楚的問題盡量弄清楚。當今時代,發展國學更需要創新。只有通過創新形成越來越多的新成果,國學的生命力才會越來越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領略漢字的無窮妙趣:一二三亖,土圭垚壵……
中英對照丨為無為,則無不治
中國古代名人家訓9篇千古好家風
中英對照為無為則無不治
為無為,則無不治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周桂鈿國學發展的正道
苑舉正:從西方哲學看中國道德論之發展——開篇
宋元明的文獻學的發展
道教醫學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哲學史大階段的發展
儒學的發展歷程
唐德剛:本土口述史學發展的美國鏡鑒
為了發展空間科學 中國都發射了哪些科學衛星
日本環境史學的研究與發展
英國學者:中國發展外向型經濟成新常態
劉國梁哥哥首曝日乒成長內幕,暗示國乒發展前景
光學千年:光學的現代發展和光子學
中國寶劍的發展史
中國武器發展道路:看完國人自豪無比
孫在辰:中國律師的共享發展
深度思考:三大航母國的發展之路對中國航母發展的啟示
全國知名哲學教授匯聚上海大學,暢談這個「愛智慧」學科的最新發展成果
潘公凱:從潘天壽看中國畫的傳承與發展
潘公凱:從潘天壽看中國畫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