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文 | 春梅狐狸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洗稿,授權請微博私信@春梅狐狸)


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或以鏈接形式分享無須授權


我最怕人家給我打感情牌,因為這往往容易讓事實失效。


最近古代服飾or古風服飾的小圈子裡有一件事比較熱(小圈子也真是太不容易出熱點事件了),就是有人穿明代服飾去韓國參加了當地自稱明朝遺民的小型祭祀。

在韓國留學的歷史博士@重憶小窗紗 也去參加了,事後發微博表示韓國當地用於祭祀明代三位皇帝的畫像里出現了清代的順治帝。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用錯皇帝御真的現象一直長期存在,別說舉辦祭祀的只是韓國當地居民的家裡,規模非常小,只說中國自己的博物館吧,明代皇帝的畫像、尤其是朱元璋就經常被用錯。就連中國國家博物館,也是放著官方畫像不用,硬要用民間畫像(嗯,逮到機會就要懟這件事!)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朱元璋、朱棣畫像


但是直接用錯清朝和明朝的皇帝,還是在自稱明朝遺民的人群里,那就十分尷尬了。在@重憶小窗紗 貼上來的圖裡,還發現他們將每一張畫像里的人物和注釋都標錯!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圖片黑字是韓文的翻譯,綠字是畫像里人的真實身份)


真是難以想像多少年了,他們竟然是這麼一路錯下來的,大明的內心應該是崩潰的!


然而更尷尬的是,我戳了一下圖片,還發現韓國方的祭服穿錯,這就更不應該了。畢竟用錯畫像可能是對別國歷史認知不足,但是穿錯祭服這就是對自己國家服制不夠了解了。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圖片不是能看到很多穿戴細節,但是非常明顯可以看到他們把「後綬」穿反了。「後綬」就是他們扎在下身前方的紅色的十分華麗的方形裝飾物。顧名思義啦,它應該是在身後的。


上一次推送《方心曲領:屬於古人的復古潮流,可惜搞錯啦!》里就提到過,禮儀性的服裝往往會保留很多古意的元素,「綬」也是其中一個。早在漢代畫像石里,就可以看到一些人物輪廓上會有長長的帶子,那應該就是漢綬。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武氏祠畫像石

漢綬十分長,用來系璽印,也是官員等級識別標誌之一。在當時「綬」已經有了作為古意保留在服飾上的意義在了,可以說是十分古老。到了後來,「綬」漸漸固化為了垂在身後的類似花結的裝飾物。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唐三彩文官俑的背面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開化寺壁畫


到了明代,「綬」被演化得更為華麗、寬大、繁複,甚至分為了大綬和小綬。綬不僅底紋花色精美,大綬上還用垂帶編成花結,而小綬為一對,襯在玉佩下。然後最下方還有絲線編織的網,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流蘇,但是比那個更為複雜。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明宮冠服儀仗圖》里的大綬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徐顯卿宦跡圖》里群臣的背面,可見華麗的大綬


明代的「綬」是如此奪目,以致群臣穿戴的時候,背面的「風景」遠遠超過了正面。不過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我們熟悉的寫實性畫像往往是正面的,所以「綬」也就不太容易看到了。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正常的畫像里是看不到「綬」的)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在極個別畫像里,通過角度才能看到一點點「綬」的痕迹)


目前韓國採用的禮儀性傳統服飾基本是沿革自李朝、大韓帝國時期,也就是說脫胎自明代服飾制度,這方面之前在《朝鮮賜服:明朝用服裝再造一個「小中華」 | 旁聽服飾史》《朝鮮國王山寨明朝皇帝的裝扮?這個冷知識有點無恥啊!》里已經說到過了,所以它們也就有了「綬」。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傳世實物 後綬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1848年畫像里的朝服

而我們的一般認知里,華麗的東西是要戴在前面的,但是韓語里它就叫「後綬」(漢字詞)啊,所以越發不懂為什麼韓國當地給弄錯了!


說到韓國的祭服,它的形制基本與朝服相同,只是多了方心曲領,以及一些部件的用色不同。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祭服的正面和反面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服的正面和反面

明代滅亡後,朝鮮半島開始了服制的「本土化」,也叫國俗化。我國現存的朝服十分稀少,最有名是孔府舊藏的那幾件,但是具體年代不精確,然而韓國卻出土過很多套李朝的朝服,其實不乏時間上我國仍然處於明代的時期。(出土這麼多,也不知道運氣好還是李朝有陪葬朝服的習慣,不過按照我國對明墓的不重視程度,就算出土過也有可能沒了)出土與傳世的差距見《服飾文物鄙視鏈:有些東西雖好,但是我不一定看得上啊!》一文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1633年 朝服衣 朝服裳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孔府舊藏 朝服赤羅衣 赤羅袍


兩者對比,可以看出當時李朝的服制已經產生了國俗化趨勢。當然,李朝畢竟不是複製出來的大明,只是有大明存在,則李朝始終有著一個參考系,大明沒了,國俗化就跟脫韁的野馬似的了。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韓國祭服,短小、局促,後綬依然華麗,但是已經小得像塊手帕了。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現在韓國的祭服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朝鮮的祭服與朝服


而原本像裙子一般的裳,也變成了不交疊的長方形布條。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1685年 朝服裳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1746年 朝服裳


留意上面的時間,以及前面與孔府舊藏對比的那件的時間(明亡是1644年),這一百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由於朝服裳變得幾乎沒有遮蔽功能的兩條,此次祭祀後來中國網友重新穿戴以後拍攝對比圖,穿對了後綬的位置卻把裳從前後穿成了左右。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中國網友重新穿戴後的祭服,對了後綬,錯了裳


相較於很多人比較在意的長短問題,我覺得更可怕的是已經縮到了胸前的那塊紅色方形小布片。它看起來是不是像個補子,但是其實它是蔽膝啊!(它與朝服衣同色,所以不太容易看出來,在祭服上就顯得十分突出了)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祭服上的紅色蔽膝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我是不是應該感動一下其實還是有一丟丟斧形的樣子在的)


李朝的「蔽膝」和「後綬」縮短也在大明滅亡的一百年里迅速完成了。但是這倆常常被串在一起穿戴,所以高度是一致的。到了末期蔽膝被提高到了胸前了,徹底從蔽「膝」變成了蔽「胸」。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現在的蔽膝又高又短)


所以,別說他們穿錯了,就算穿對了,大明的內心也是無比崩潰的。穿錯這件事,不過是陪綁了李朝一起崩潰罷了……


說一些有關也無關的話。


由於此次活動報道方是曾在《祭祀讓女性走開?別讓傳統成為男尊女卑的庇護傘》一文里沒有公開懟的一家專門搞儒教禮儀的活動公司,其運營者私德如何我不作贅述,我國的《反家暴法》也已經出台了,只表明一個態度——我堅決反對假借「傳統」、「歷史」之名義,對女性進行任何形式的侮辱、歧視、欺壓的言論和行為!


注業餘打理,無暇校對,若有錯字,還請見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服飾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名」與「物」:你的名字,是最短的謎題
方心曲領:屬於古人的復古潮流,可惜搞錯啦!
世人眼中大唐風範的《簪花仕女圖》竟不是唐代的作品!
戴花的男人們:明代男子的簪花癖好
朝鮮賜服:明朝用服裝再造一個「小中華」

TAG:傳統服飾 |

您可能感興趣

因為這「三大恩」朝鮮對明朝感激不盡,明亡後還設壇祭祀三位明皇
明朝滅亡後,朝鮮為什麼還要祭祀大明皇帝?
朝鮮王朝在亡國的前兩年,還在祭祀著三個中國人,念念不敢忘恩
溥儀:祭祀祖先時,還要向明朝一皇帝磕頭,並叫爹爹
明朝國家祭祀之 護國忠烈之神
這些韓國人自稱是「大明遺民」,每年都要祭祀崇禎,傳承了三百年
明太祖在推翻元朝的統治後為何還祭祀忽必烈?
一向童心的宮崎駿,為啥想把這場男性生殖器崇拜祭祀搬上大銀幕?
非洲一國家,曾經一度實行活人祭祀,國王對本國女性隨意佔有
南懷瑾老師:清明,祭祀內在的人文精神
饅頭傳說是諸葛亮為了祭祀發明的?
一個推動中國統一的奇女子,海南和台灣現在還在祭祀她
坤寧宮,清宮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並非皇后的專屬宮殿
寺廟附近發現一具姿勢詭異的「千年乾屍」,系與祭祀有關
忠於明朝,朝鮮曾屯兵20萬搞反清復明 祭祀明朝皇帝兩百年!
這是一種神秘的祭祀活動,感覺是吃貨的天堂
中元節,大家一起來文明祭祀
盛大的「女神節」祭祀活動,哪個女神願意看到這樣的場景?
崇禎皇帝死後成神,受到人們的祭祀,為何民間對他如此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