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建議家長收藏!兒科醫生告訴父母的23個小秘密。

建議家長收藏!兒科醫生告訴父母的23個小秘密。

1、寶寶如果沒有出滿月,盡量不要讓他接觸特別多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因為未滿月的寶寶生病百分之百是大人傳染的,有慢性病和不講衛生的寶寶是罪魁禍首。所以有的寶寶在滿月宴以後生病就是因為,滿月哪天接觸的人太多了。

2、未滿月的寶寶不要怕見光。這個見光是白天的光,夜晚的等還是要柔和的。白天的光可以刺激寶寶視網膜視神經的發育,同時還可以及時發現寶寶的黃疸情況。這個一定不要聽老人說,黃疸長長就好了。一旦發現黃疸,立刻送醫院。

3、嬰兒只要家裡的條件允許,建議經常洗澡。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比較快,身上髒的速度比大人要快。

4、寶寶的血管很細,所以會首選擇扎在頭部。不會因為扎頭就變傻的,這樣醫院不就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呀。

5、寶寶到了5至6個月的時候都會拉肚子。這個時候只要沒有脫水,就不需要輸液打針。在寶寶拉肚子的時候,如果寶寶不喝水就要多喂母乳,保持身體水分。

6、孩子感冒流鼻涕咳嗽,一般都是病毒性的感冒。開始的時候一定不要一味地打針輸液,要先喝水。普通感冒一般都需要五天左右的恢復期。

7、有很多孩子在生病了以後家長為了哄孩子,會給孩子買很多的零食。這樣的做法更是錯誤的。小孩子身體屬於陽性體質,本來就肺熱,再吃一些膨化食品和含有咖啡因的食物,這就是火上澆油。

8、扁桃體炎是小孩子常見的疾病。在孩子難受的時候就不要讓他吃糖這一類的東西了。買點西瓜噴霧噴嗓子,雖然會很難受,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打針,那以後就只能打針或者輸液才能好了。

9、各種疾病都會伴隨著發燒,只要發燒不超過38.5就不需要用退燒藥。如果孩子的精神狀態都沒有任何問題,家長就不需要太擔心,反之則必須去醫院。在發燒期間鼓勵寶寶拉臭臭,退熱貼,物理降溫都是可以用上的。這個期間給寶寶多補充水分。

10、寶寶退燒的時間在3到5天左右,家長不要太急了。如果一開始就用退燒針壓下火反而讓寶寶的體質會不好。咳嗽的孩子都會吐。這是因為腹壓增大,胃還沒有發育好。這個時候只要沒有嗆到就不需要過於擔心,多觀察寶寶的情況就好。

11、5歲以下的孩子出門家長要隨身攜帶衣物和水。

12、3歲以下的孩子容易發生高熱驚厥。所以家長在孩子發燒退燒以後還是要驚心注意。因為抽風對寶寶的大腦細胞傷害很大,經常抽風而家長又不當回事的孩子,成年以後患精神分裂的概率遠遠大於正常的孩子。

13、小孩的肺炎或者支氣管炎一般都是要打十天左右的針,不要聽信任何人說一針就能治好肺炎,這是無稽之談。

14、小孩生病的時候不要覺得我不在乎錢,醫生趕緊給我家寶寶用最好的消炎藥或者抗生素。其實小孩開始只要不是很重的病,不建議用好葯,否則到了中年或者老年他會因為沒有抗生素可以用。

15、孩子生病不要自作主張的給孩子吃藥,很多病毒性的是不需要吃抗生素的。雖然久病成醫,但是沒有系統的學習事件,你就是庸醫。

16、即使家中多麼寵溺寶貝,都不要讓寶寶過多的吃速食品。因為裡面的性激素超出你的想像。

17、在醫院看病的時候不要給醫生說太多的,在別的醫院怎樣怎樣,醫生問了再說,醫生不問的時候先不要說。一個醫院一個治法。這是要看孩子的身體情況,醫生再下決定的。

18、不是每個嬰兒都需要補鈣的。不要盲目的補鈣,如果真的是缺鈣,建議單補維生素D,不改過量也是對寶寶身體有損害的。

19、孩子生病的時候家長不要互相指責,都是為了孩子,這個時候要互相幫助,照顧好孩子。

20、孩子生病某種意義上是好事,比如發燒。是因為身體受到了病菌的侵害,免疫機能產生的體溫升高,如果孩子受到了侵害卻不發燒,那才是有問題。

21、孩子為什麼到了幼兒園會容易生病?因為家長把孩子保護的太好了,沒有機會受到細菌的侵害,免疫力沒有得到提升。孩子的環境一定不要過於乾淨,有一些病毒對孩子是好的。

22、一周歲以內的孩子不要主動添加鹽或者糖。

23、不建議7歲以下的孩子去小診所看病。雖然有的小診所確實有好醫生,但是因為裡面醫療設施的不完善,很有可能會耽誤病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孩子長高,兒科醫生有5個提醒!
每個孩子家長都想對兒科醫生說的話
中醫兒科:一個治療小兒積食的經典方子,需要的朋友請收藏!
兒科醫生媽媽:給有過敏寶寶家庭的建議
兒科醫生媽媽:七個小妙招,教你如何護理女寶寶的私處
8個90%父母經常犯的錯誤,兒科醫生建議馬上停止!
平安夜,一個兒科醫生與母親的對話
兒科醫生給孩子看病的10條小建議,能讓孩子少受罪!
小兒汗證,中醫兒科學的調護
老中醫兒科秘方 速速收藏
兒科名家董廷瑤看小兒病的六字箴言
美國兒科學會:嬰兒出生第1年,建議跟父母睡同一房間
中醫藥院校已達42所 兒科醫生缺口20萬
兒科醫生建議:寶寶吃益生菌2大誤區!小心別中招
家長和兒科醫生都要收藏:孩子不小心中毒了,怎麼識別和處理?
四十歲的兒科病人,和兒子看同一個醫生
兒科專家解讀 新生兒哭鬧8個原因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生長痛怎麼辦
先鋒育兒 | 寶寶健康護理的黃金法則,兒科醫生大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