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五苓散治膝骨關節炎案

五苓散治膝骨關節炎案

膝骨關節炎臨床多以清熱、燥濕、活血為主要治則,而高建忠老師通過辨證選用五苓散加減,效捷,今分享於下,供同道參考。

五苓散治膝骨關節炎案

文/呂小琴

高某,女,52歲,2015年11月7日初診。

患者主訴雙膝關節腫痛間作2年,加重3天。患者為體力勞動者,2年前出現雙膝關節腫痛,休息後減輕,未予重視。後癥狀反覆。3天前因勞累再次出現雙膝關節的腫脹疼痛,影響走路,故來診。

刻下見:雙膝關節腫脹(+),壓痛(+),皮溫略高,皮色正常,休息可減輕,關節摩擦音,X片示:膝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邊緣骨錐形成。無發熱,納眠尚可,大便偏稀,一天一次。舌暗紅苔潤,脈細緩。

中醫診斷:痹證

辨證為水熱互結型。

方以五苓散加減。

桂枝6克,蒼朮15克,澤瀉24克,豬苓15克,茯苓15克,益母草15克。7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2015年11月14日)

膝關節腫痛明顯減輕,走路受限較前好轉。大便一天一次,偏稀。

效不更方,上方繼服7劑。後電話隨訪,膝關節癥狀痊癒,停葯。


五苓散治膝骨關節炎案

按:膝骨關節炎,中醫稱之為「鶴膝風」,多以清熱、燥濕、活血為主

高建忠老師捨棄固有思維,精準辨證,認為患者素脾氣不足,大便偏稀,運化失職,水飲內停,日久飲郁化熱,故出現關節腫脹、疼痛,治以淡滲利水為主兼以清化鬱熱。

五苓散治膝骨關節炎案

方中澤瀉利水瀉熱為君,豬苓、茯苓淡滲利水兼健脾,桂枝既能溫通所聚之飲又不會增其熱勢,又因患者大便偏稀,用蒼朮燥濕健脾,再佐一味益母草活血利水,用藥簡而精準,方小而效捷。

因此,臨床治病需要靈活辨證,切忌固有思維下忽略刻下辨證。

文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推薦關註:全新大家中醫3.2,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質患者,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中醫 的精彩文章:

印會河:疏肝散結方治療前列腺增生
顏德馨:五苓散加蒼朮可治脂肪肝
經方治療脫髮醫案舉隅
李培生:理中湯之主證 、 方義與臨床應用(推薦)

TAG:大家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防治
阿法骨化醇軟膠囊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針刀治療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針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應用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中西醫治療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不可千篇一律
骨關節炎「十問」
膝痛還能從「後」治!從腓腸肌入手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羅氏正骨治療頸胸腰關節四肢等疾病精講班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看這裡
髕骨關節紊亂的治療
溫針灸治療顳頜關節炎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蠲痹湯治療風濕性關節痛驗案三則
透明質酸鈉能治療骨關節炎嗎?骨關節炎用藥常見這幾種
骨性關節炎診斷和治療
骨關節炎治療採用關節腔注射還是手術置換?
膝骨關節炎治療新技術——下身正壓
骨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