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灸脾經上的這幾個穴位,讓你神清氣爽!
脾臟是人體後天之本
1.首先它是人體的「血庫」,具統血和造血的功能。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
2.脾臟有濾血的功能,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3.脾臟還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
脾的功能非常強大,被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將精微物質(水谷、水液)傳輸到全身,滋養全身正常的生理活動;脾運化水液,防止濕積聚在體內成痰濕等病理物質(胖人多是痰濕脾虛體質)。
脾統血。其實,任何疾病,都是在人體內有淤血的情況下生成的,而脾正好具備了生成和運輸新鮮氣血這兩大功能。脾經上的穴位能把新鮮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清走髒東西。總之,脾胃虛弱是很多疾病的根源。
年幼時欠的帳遲早是要還的······自從我知道,如今賴皮的眼袋,日漸肥胖的身材,老是不守規矩的大姨媽…都是因為冷淡了脾而得到的懲罰,當初借我十個膽子也不該傷了脾的心。如今雖然每天都用灸法灸著脾經,甜言蜜語地哄它開心,脾畢竟是大小姐脾氣,依舊在考驗著我的心。是的,脾一旦被傷了心,就需要下定長時間哄它的決心。
灸法健脾很實用
通過飲食來健脾,的確是不錯的方法,但是因為病就在脾,有好多人不適應或不吸收,怎麼辦呢?其實,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灸療或者按揉脾經。
用灸法當然效果會更好,因為很多脾虛都是脾陽虛,身體寒虛需要扶陽祛寒,灸法則是不二療法。
腳上的脾經要穴
1、治各種出血症、慢性鼻炎——灸隱白穴
隱白穴是脾經第一個穴位,最主要的功效是安神,癲狂,驚風,止血,對各種出血癥狀都能有效緩解。它還有一個功效,就是通鼻竅、治療慢性鼻炎、鼻出血。
刺激隱白穴,通常是灸法。在大腳趾趾甲旁約1毫米的位置,用指尖點它
2、治手腳冰涼、月經淋漓不盡、頭暈、糖尿病、睡覺流口水、舌兩邊有齒痕、消化不良等脾虛引發的病——灸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強。夜裡睡覺流口水(這叫脾不攝津);月經淋漓不儘是脾不統血,這些癥狀都是脾的運化能力差造成的。
3、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婦科病——灸公孫穴。
公孫穴的功能非常強大,既可以調動脾臟、脾經的運血能力,又可以幫助調節身體上由於氣血淤滯造成的各種癥狀,綜合起來,就是通氣、活血、解淤。
如果有婦科問題,每天灸公孫穴。另外,公孫穴可以抑制胃酸, 增加小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如果吃完東西不消化,也要趕緊揉揉它,很快就會往下運化了。
腿上的脾經穴
1、 治肝、腎、脾上的病症及婦科病——灸三陰交穴
三陰交就是肝、腎、脾3條陰經交會的點,所以可治3條經上的病症,真可謂一穴多用。它還是婦科病的通治要穴。如果有這方面疾並,按揉該穴會非常痛。
2、祛濕,治各種炎症——陰陵泉
祛濕要穴,人體濕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水腫,炎症。另外,脾是生痰之源,管濕氣,濕氣多就會變成痰濕。所以要祛濕根本就是健脾
3、專調節血液循環,治瘙癢——血海穴
「男子主氣,女子主血。」女子以血為先,所以她們身體里的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可以調配人體的血液,把多餘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滯的地方給疏散開,其功效相當於足三里穴。只不過一個是補氣的,一個是調血的,但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胸腹部脾經要穴
脾經還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它們通常都在人體中線旁開4寸的位置上,如果這個位置上有痛點,您就知道是脾經上的問題了。
大包穴是脾經的最後一個穴,在肋骨這塊兒腋窩直下6寸處。「大包」就是大包大攬的意思,比如急性腰扭傷、急性脖子扭傷、急性肋間神經痛,大包穴都能治。
總之,脾經要穴,一定要記住腳上的隱白穴、公孫穴、太白穴;腿上的三陰交、陰陵泉、血海。常灸這幾個穴,可以解決多數的 慢性病甚至急性病。
想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平台。查經絡、查穴位在公眾號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
小編推薦
每天堅持幾分鐘,身體健康,防止腦中風!
讓你的脾胃從此強健起來,應該這樣補!
養出你的靚麗,灸出你的健康!
富 養 肺 窮 養 心,健康長壽到永遠!
艾灸減肥甩贅肉,實用有效的妙招!


※糾正不良體態,成就完美人生!
※每天堅持幾分鐘,身體健康,防止腦中風!
※女人的魅力,健康 離不開——紅糖
※身體365個正穴,無非這十穴!安全又強身,健體又消病!
※養後背,等於養命!常灸背,活百歲!
TAG:艾蓬軒 |
※灸脾經,灸掉慢性病!
※痛經,腎經堵,肝經堵,脾經堵,這幾個穴位輕鬆搞定!
※多刺激脾經上這幾個穴位,可以調理常見慢性病
※刺激脾經上的幾個穴位,調理常見慢性病
※脾經:這裡堵了,大病慢性病都來了!
※大腳趾是脾經的起點!用好大腳趾,能調五種常見病
※學會在家這樣通脾經,可以少吃很多葯哦!特別適合舌頭齒痕重的人!
※早起觀脾:出現3個現象可能是脾虛,多吃3物健脾,常敲脾經養脾
※常揉脾經,不用吃這補那
※穴位 | 學習「揉脾經」,能揉掉很多慢性病!
※不要只會敲膽經,學會「揉脾經」,能揉掉很多慢性病!
※學習「揉脾經」,能揉掉很多慢性病!
※學習揉脾經,能揉掉很多慢性病!
※三良養生-常揉五大脾經穴位,婦科,臉部,腸胃問題遠離您
※「十人九濕」,除濕要趕早:瑜伽拉伸脾經,祛濕養顏又排毒!
※學會「揉脾經」,能揉掉很多慢性病!
※脾經這樣敲,疾病難來找:5個方法,值得學習
※黃色為什麼入脾,脾經與濕氣有什麼關係?風寒暑濕燥火什麼意思?
※脾經大穴走順了,身體也就健康了
※這樣做,養脾經,養出肌肉緊緻、青春玲瓏的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