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談談中醫對於粥食與小兒脾胃養護關係的一些認識

談談中醫對於粥食與小兒脾胃養護關係的一些認識

在小兒的養護中,爸爸媽媽們可能總在想辦法給自己的孩子進補,很多商人也利用這點,推出各類保健食品,同時加以強烈的廣告攻勢。在這裡,周醫生可以告訴各位爸爸媽媽們,你的孩子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缺乏很多的東西,隨時需要吃藥或保健品進補。其實我們在小兒養護過程中,很多簡單的東西總是被人忽視,正如我們每日食用的大米,卻是小兒養護的良藥,個人認為米湯是養生食療第一法。大米,又名粳米,早在《千金方·食治》中就有強調,粳米能養胃氣、長肌肉;粳米為稼穡之品,土爰稼穡,故粳米入胃,其色白,故又入肺。禾苗精華皆潛收於米中,且粳米與其他五穀不同,生於水中時日甚久,得水中之精甚厚,故於肺胃大有滋養補益之能。

1、喝粥養小兒:小兒脾胃臟腑稚嫩,除母乳外,就是粳米最能養脾胃,尤其現代社會多吃配方奶,多造成脾胃不合,更應當用穀物調節。但周歲之前不能吃硬飯,因米為有形之物,易傷脾胃。如因乳食不足,可用粳米煮爛喝湯或碾成米粉煮食。除粳米外,其他米也各有用處,可根據穀物性味和身體狀況調整,用各類穀物做成湯水補養。

2、喝粥治小病:粳米可入胃、養肺、滋陰、解毒,也算中醫治療里的常用藥,小兒病多數可以用米湯調養,去除積食,調和脾胃,達到治病效果。如有小兒輕微咳嗽、積食,用粳米煮湯,每半小時喝一次,熱飲,可以暖胃生津,即便不能直接去除病邪,也可以穩固基礎,讓人體自行抵抗病邪,使病不藥而癒。

3、治諸病基礎:《醫宗必讀》有云:「胃氣一絕,百葯難施,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氣入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也。」有任何病,先忌食甘肥油膩,以米湯食療輔助其他藥物治療,道理也在健脾,使根基穩健,營養能夠吸收。因此以前每次說解決病症的時候,總是不忘提醒粥湯之效,希望以後大家自己應該想到用米湯調養為諸病治療基礎。

4、服藥後用米湯:《傷寒論》早有記載使用經方經典之桂枝湯時「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兩煎藥中間喝熱米(大米或小米)湯,借谷氣以助汗、兼益胃氣,以鼓邪外出,又能防止出汗太多,損傷病人的津液。引申為如果小兒遇風寒發熱,吃退燒藥後,可用米湯後蓋輕被子,微汗出則可,切忌捂大汗。前面說的主要是大米,即水稻,最好的是糙米,即保有保留胚芽和內皮的大米,色微黃,水泡能生芽者為「活米」,則更好。並不是平時所說白米,當然,如果沒有糙米,用白米也可以。另外還有糯米,有溫胃固腸止瀉的功效,適合於脾虛胃寒,寒瀉不止的情況,與普通大米用處不同。還有很重要的米就是小米,《本草綱目》說,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小米味甘咸,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可以用來治療失眠。小兒心脾積熱,睡眠不寧,可用小米、酸棗仁、茯苓適量煮米湯喝。如無虛寒,可以配合菊花、甘草清肝熱更好。陸遊《食粥》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早將食粥致神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小兒脾胃養護的幾點建議
積食的小兒推拿與家庭養護
這種植物對睡眠有很大的幫助,適合老人養護,對身體好
日常養護肝臟,哪些食物對肝臟壞處大?
適合盆栽養護的觀賞樹,養在室內也沒有關係
想要健康長壽肝臟一定要養護好,這兩種生活習慣和食物絕對不能碰
生活中那些養護脾胃的食物,你都知道嗎?
聊聊組培苗的養護,多肉小白養護經驗談
雪茄知識——有關養護雪茄的一些心得分享
肉肉植物的養護小知識
養護肝臟吃哪些食物好呢?
關於多肉植物的養護小常識,你都知道幾個?
小孩脾胃不好,中醫的調理養護思路參考
關於汽車輪胎的養護知識,知道這些對你有益無害
養護植物的時候關注這個事情了嗎,這三種花卉不適合在家裡養護!
聊聊關於「多肉養護」的那些事
養護小兒健康的方法與用藥
喝酒應酬肝臟會受傷 中醫教你如何養護
養護血管健康,少不了這幾種食物
頭髮的養護小知識,炒菜的時候帶上浴帽,真的很關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