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編者註:三年前;我師澄觀先生將此文授權與我;囑咐我認真體會。當時讀完該文之後,有豁然貫通之感,遂不忍心將此文埋沒,刊登出來讓有緣人共同學習。三年過去了,我對心學的體悟又到了新的境界,今日重讀該文,發現我之體悟依然未超越我師澄觀先生。


三年前發布此文時,王陽明心學微信平台的關注者不足萬人,而今天已經超過10萬人。當初發布此文時,其他微信平台也有轉載此文的。但閱讀量都不高。今日重發該文,主要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心學,讓熟悉心學的朋友多一個視角理解心學。如果您讀後心有所感,吾心甚慰!


心學溯源之一:


在中國傳統思想史上,陸王心學(簡稱「心學」)是一門特立獨行的大學問,其以儒立本,融合釋道諸子,上可修道煉心,下可經世致用。


心學不僅影響了中國自宋以來至今的歷代學者、修行人乃至權貴,甚至直接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並至今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商業等諸多方面繼續產生著巨大影響。

那麼,心學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呢?


所謂心學,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指由南宋陸九淵開創,至明朝王陽明而大成的一門既簡易直截又精微玄妙的,以經世致用為立足點及最終歸宿,以修心悟道為入道法門,融合出世入世,兼顧體用知行,涵容儒釋道為一體的大成之學。


據心學大成者王陽明及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黃宗羲所言,心學實為聖賢之學,是真正的大人之學。如果沒有一顆大心、公心,是不可能真正領悟、修習到位的。歷代真正修習心學者,都自覺不自覺地以成聖成賢為最終目標,否則就難以理解並認同陸王的心旨,也必然會有較大理解偏差,以至於面目全非。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也正因如此,歷代真懂心學者少之又少,即便陽明親傳弟子,也多偏於一隅,難能全體涵容並發揚光大。至於歷代對心學的批評與詆毀,更是多有。但客觀分析,大部分的批評都是在不明心學為何物的基礎上的淺層乃至錯位的批評。


心學為何如此難懂?原因至少有七:


一、是心學涵容儒釋道三教,如對三教經典雞修行基本法門完全不懂,則無由進入心學。


二、是心學的目標為成聖成賢,志小者及不能大心、公心者,是無法體會一顆大心所思的微妙的。


三、是心學為自修自悟基礎上的貫通,無法用明白無誤的言語表達出來,所以無法精確傳承,更無法精確理解。

四、是陸王等心學大家多重視講學,而不重視著述,其留存的心學經典文字少,即使有部分文字留存,也是隻言片語,無系統闡釋的大作留世。


五、心學對修習者要求高,非上根資質,終隔一層。


六、歷代心學傳承多有斷層,每一次斷層,都是一次新的誤解的開始,以至於面目全非。


七、心學傳承非宗教形式,故歷代傳人可根據自己所參所悟隨意篡改及增添己見,對前賢有敬而無畏,導致傳承時斷時續。


心學溯源之二:


如追根溯源,陸王心學可上溯至堯舜禹一脈相傳之「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一般來講,這「十六字心法」,被視作儒家法源,當然,這也是心學的源頭。


但對這「十六心法」的解讀,卻差異巨大。一般理解為:人心因慾望驅使而危側不平,道心則因為天理之凝聚而精微玄妙,所以君子需勇猛精進並一以貫之,去兩端及兩邊而握執其中。這裡牽涉多個常常引起爭辯的核心言辭:人心、道心、精一、中。可以說,只有從邏輯道理上深度把握並在身心切實體驗到它們,才能真正明白其心髓。但是,儒家歷代大家對此理解多有分歧,難以統一,源歧流自分,故此流派眾多。加上經後代考證,今本《尚書》可能系漢代人篡改過的偽書,這更削弱了它的權威性與精微度,「十六字心法」的歷史合法性遭到嚴重懷疑。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儘管有如此多的爭議,這「十六字心法」畢竟開啟了儒家向精微一路的發展。以心性修行為重的陸王心學,自然以之為重要源頭,並在基礎上生髮下去。

心學溯源之三:


《易》與心學的關係密切。


陸九淵曾在《象山語錄》中自信地說,自己對於易學的領域,少有人能及,並從心學角度對艮卦、謙卦等諸多卦象做了解釋。象山弟子楊慈湖,更是作《己易》,大倡我即易,我心即易。王陽明則在《陽明傳習錄》中說,良知即易。陽明弟子二王(王龍溪與王心齋)發揮陽明易學較多,另一弟子羅念庵則精於易學及術數。陽明再傳弟子、「二溪」之一羅近溪,則融心學與易學為一爐。


易學與心學既然有如此密切的關係,那麼,一代心學大家王陽明卻在悟道後很少提及易學或很少佔卦(據年譜記載,陽明一生只佔過一次卦)?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往往被歷代研習陽明心學者所忽視,而幾乎無人涉及。鑒於此,特將個人見解簡列如下:


就傳統文化精微之處而言,個人認為,可分作兩部分:一為物理之學,二為心性之學。前者重探討自然存在世界之運行規律,後者重點探討人心與精神之發展。前者發展出現代意義上的、有規律可循且可證的自然及社會科學,後者則成就了宗教藝術及各種微妙的人文學科。就這個角度來說,《易》為側重物理之學的「大學」,當然也是聯通微妙難言的心性之學的一座橋樑。正因此股,未悟入心學時,《易》為抵達心學精髓的一條捷徑。已悟入後,《易》為驗證、詮釋並貫通心學的坦途。陸九淵、楊慈湖、王陽明、王龍溪、王心齋、羅洪先、羅近溪等,對於《易》的獨特理解與貫通,正因此故,實際上是以心學解《易》,貫通《易》。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當然,《周易》之《十翼》中,時有悟入心性後的精微之論,如「易者,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簡直就是儒家心學修行之大法,只聖賢多不說,世人多不識而已。


至於陽明龍場悟道後,很少用易,可能是因其悟入後,洞見心體,可用可不用,或用即不用,不用即用,用術而不顯術吧。

心學溯源之四:


雖然可上溯堯舜,但一般來說,心學的初祖是儒家聖人——素王孔子,歷代心學大家都視其為開宗立派者。


孔子一生學問精深,但他述而不作,到萬年才以編代著,所以他的思想與學問,後人只能從其弟子的記載(如《論語》)與其編著的六經中揣摩復原而得知。孔子猶如謎一般,怎麼解釋貌似都可,但又示人攻擊的弱點。心學之溯源孔子正如此。


嚴格來說,孔子有關心性之學的文字是極少的,多是所謂悟道後狀態與心得的偶爾抒發,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如夫子訓導弟子的「吾道一以貫之」,「予欲無言」等。基本無完整闡述。即便如《周易.十翼》中有關心性修鍊的闡述,也非完整的。正因如此,心學推源孔子,就難免給其反對者以證據,說實際上孔孟無心學之說,陸王妄自揣測而已。


但是,問題的關鍵也在此。為什麼陸王諸位心學大家,非得推源孔孟?是出於宣傳陸王學說的考慮,還是實際如此?陸王是如何判定的,我們又該如何判定陸王真假?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五祖弘忍大師曾說:「見性之人,言下便知」。其實,要判定一個人是否見道,只要不是可以躲藏,具慧眼者,隻言片語足以判定其深淺。何況孔子留有一定量的編著之作,以陸王之資質,定能看出真偽。再說,以陸王之心胸,實際也無需借古聖賢以抬高自己。當然,這是從情理上推論,實際兩者之間一脈流傳的關係與實質,精修陸王心學者自能知曉。


此可作為一儒家大話頭,供諸位參考。歷史上,大儒朱熹實未參透此話頭,但我相信諸位睿智之人,定能有所心得。


心學溯源之五:

南宋心學大家陸象山在被問及其學問師承何人時,曾明確表示是他自己看《孟子》而悟到的。陽明也多次論及孟子之學。可見,孟子思想在心學發展史上的意思非同尋常。就個人理解,孟子實為啟發陸象山心學的直接聖賢。


歷代論孟子者,多以其狂傲自肆而多加貶抑,普遍認為孟子不如孔子醇厚。此論誠然。但正因孟子有「萬物皆備於我」、「當今天下,捨我其誰」的胸襟氣魄並實修實見,加上其簡易可行的修身養性法門,而開啟了有別於以聖賢經典及老師引入並循序漸進由學而悟的傳統儒家修身養性之道——陸王心學。對於陸王心學來說,孟子居功至偉!


如果說孔子是一個經綸滿腹由溫文爾雅的老年儒者,那麼,孟子就是一個滿腔正義又激情四射的中年儒生。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這種氣質,這種簡易直截的修身養性法門,加上陸象山的超絕天資,最終使得象山因孟子而悟入,並開啟了儒家心學精微玄妙又勇猛精進的發展之路。


心學溯源之六:


在儒家心學的發展過程中,佛道兩家對其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


魏晉時期儒道交融,唐宋時期儒釋道的相互對抗與妥協,逐步促成了儒釋道三家貌合神離或者貌離而神合的狀態。


北宋初期,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的集體亮相與學問的相互融合并獨立呈現,已開啟心學的帷幕。尤其是周敦頤、程顥及張載,深悟大道,對陸王的影響非常深刻。北宋五子,實際上已經開啟了儒釋道融合在儒家田地上開花結果的先河。

至南宋陸象山,則直接提出心學概念,並銳意直行,直接挑戰傳統程朱學派,並不懼怕人家說其為禪學。到王陽明,則直接打比喻說三家本一家,並用良知學說統貫三家。


我們拋開三家基於各自立場的相互鄙視與對抗不論,儒釋道三家之所以能在宋明時期結出「心學」這一果實,是有其深刻內因的。關鍵是陸王心學對宋明王朝及日本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可以說改變了日本的近代史,我們不能簡單用三教合一來解釋,更應深入其里,洞悉其合一致內在必然性及內在矛盾性,一加一的結果其實不是二,而時一,且是全新的「一」。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心學溯源之七:


在南宋陸象山正式標榜「心學」之前,心學實際已啟其微。


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周敦頤以道家修行法門立本,融合易學及儒家經世之學,開啟了精微之宋明理學先河。


其大弟子程顥,以師父為楷模,無論為人還是學問,都平和簡易,由心而發,真實見道,為歷代儒者尊崇。


其小弟子程頤,性格嚴謹,於師父簡易平和注重內心體驗之學,始終有隔閡,後來開闢了一條所謂側重理性推演的程朱理學道路,偏重注重製度人倫,存天理滅人與,在積极參与社會政治中,求得大同社會之達成。


大程子與小程子兩者個性的差異及學問的異趣,傳承下來後,則直接將南宋理學分化為兩派,即以朱熹為代表的所謂道問學為重的崇尚知識與外在制度的學派,和以陸象山為代表的所謂尊德性為重的注重內心體驗並由內而外經世致用的學派。

張載則以《易》與《中庸》為圭臬,融合佛道,加以靜慮精思,最終於晚年深悟萬物一體之旨,並留下《張子正蒙》等知名著述。


「閑道人」邵雍,一生致力於易學研修,闡發先天易學,並參以道家呼吸吐納之道,於精微心體及天地大道體悟機深。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朱熹氣魄大,可以說於當時各種學問都所有涉及,他倡導通過個人勤奮與努力,格事事物物後面的天理,窮理盡性以達天命。所以,他非常注重系統地、循序漸進地讀書與思考,並儘力依循孔孟正統學說,尤其是於《四書》情有獨鍾,一輩子都在註解《四書》。朱熹學問,以日常邏輯、常人情緒及知識為基礎,通過邏輯與情緒推衍知識,使得知識符合人之常情,他有意無意地在試圖尋找一門中下根器之人皆可循之而入的學問道路,並在事實上達成了此目的,並在後來為統治者認識到後推廣為後代科舉考試之正統。


自堯舜至孔孟,自周子至朱子,由籠統而至分化,由粗率而至精微,由術而入道,期間傳承時斷時續,甚至往複循環,正見與誤解並存,但無論如何,儒學注重經世致用的傳統一直未曾改變,只是思想與制度的追根溯源方面,宋明理學更深入、更根本。在宋明理學的家中,如果說程頤—朱熹一路流傳下來的學問尚停留在制度與知識層面,未曾究竟的話,那麼陸王心學則以經世致用為根本大法,一路追溯至明澈心體,並至內外明澈後,由內向外發用,修行事功圓融無礙,而這才是中國文化之福德!可惜,自陸王心學出現,就一直傳承不順暢,學者、當政者、修行人,多有攻擊它,整個民族與國家自我障蔽之處多矣。然而,這可能也是陸王心學自己的坎坷命運吧!


心學參修之一:修行


要想參修心學,首先得糾正一個思維定勢,就是儒家沒有真修行。一般理解,只有佛家、道家才有修行之說與修行之實,而儒家貌似經世致用,是沒有真正的修行的。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完全的。


對於以記誦考據及功名利祿為能事的「專儒」、「腐儒」及「假儒生」而言,儒家確實沒有修行之說,也無修行之實。在他們看來,儒家就是謀取功名利祿及治世的工具而已,跟鋤頭鐮刀本質一樣。這種儒家傾向,被稱為「為人之學」,即所有學習都是為了贏得他人的認同,並在他人認同的基礎上贏得自己的利益。


「為人之學」自古就存在,也是被歷代儒家聖賢狂批的人。「為人之學」往往培養出所謂「鄉愿」,即高度認同君子,也深度同情小人,兩端討好,兩不得罪。孔子、孟子都對這種人深惡痛絕,認為「鄉愿」是「德之賊」。當然,這種人,在現代社會,似乎很多。

除了「為人之學」,還有「為己之學」,即為了解決自己身心的困惑而思考和學習的學問。因為這種學問是源自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所以「為己之學」是無需照顧別人感受,而只需滿足自己內心需求的一門學問,其受用也是自學自證自用的。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與佛家、道家相對出世相比,儒家是立足現世的學問,那麼儒家的「為己之學」就必然面臨出世與入世、身與心、知與行、修與行、心與物、道與事、體與用、道與術等核心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矛盾與問題,踐行「為己之學」的儒家聖賢們需上溯其源尋找大道與抵達大道的功夫,還需旁取佛道以借道修行,更需涵容法家、兵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思想以接地氣利於踐行。而所有這些,古儒者是沒有現成模板的,需要後代儒者自行參悟。


幸運的是,自「北宋五子」開始,儒家「為己之學」已啟其端,經宋明陸象山、楊慈湖、朱熹、陳白沙、湛甘泉,至王陽明而大成,又自清初起逐步衰弱,至今已基本斷絕。


嚴格講,儒家「為己之學」又分兩途:一是程朱一脈,二是陸王一脈。


程朱一脈,注重由外在言行之敬信、改過遷善及闡釋奉行聖賢經典,而逐步抵達內在心地明澈。程朱法門,實為漸修法門,適合所有有志於了解儒家思想與修行的人學習,但是這種由外入內的、非到最後方能悟入心體的修行法門,也常常容易導致培養出一生博學卻永不見性悟道的人,這種法門,我暫稱之為儒家之「淺度修行」。


陸王一脈,則從一開始就注重體悟心性,其法門之關鍵為放下諸緣,甚至放下儒家經典,一心體悟大道,並待明心見性後再返歸經典及日常應用。最終返回經典,既可驗證自得,更可以自得貫通經典,即象山所謂「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與程朱相比,陸王一脈可稱為頓悟法門,其對參修者要求極高,非中上根器之人,無緣入門。這種法門,我暫稱之為儒家之「深度修行」。


「為己之學」的分途,給了普通民眾,成聖成賢的希望,它可以讓不同根器的人選擇合適其自身的法門,得門而入儒家殿堂。這正是宋明理學的偉大之處。

正因如此,誰說儒家沒有真正的修行呢?


心學參修之二:經典


與傳統儒學注重「五經」不同,歷代心學大家更側重對「四書」與《周易》的參悟與闡發。


之所以如此,跟「四書」所載內容更注重心性修鍊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中,《大學》為入門之書,是引導眾人走向「大人之學」的根本綱領。《論語》為孔子及弟子學說及修行心得的匯總,是學習孔聖的根本大經。《孟子》為亞聖孟子的言行匯總,舍此無由了解孟子。《中庸》被稱為儒家之心法,陸王心學關鍵而玄妙的各種修習法門,基本可在此經典中找到源頭。《周易》本為占卜之書,經歷代儒家聖賢的註解闡釋後,更成為儒家諸多義理產生的根本源頭,並與《中庸》一起成為儒家心學的兩部修持總要與大經大法,兩書也常相為闡發。


除了「四書」與《周易》外,歷代心學大家對佛家經典,如《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維摩詰經》、《華嚴經》、《法華經》、《楞伽經》、《楞嚴經》等,多有參究;同時,對道家經典也多有攝入,如《老子》、《莊子》、《列子》、《周易參同契》、《悟真篇》等。


此外,參修心學者,還需同時參閱自宋代以來陸王心學諸位大家的著作、語錄、各種與同道友人相往來的書信與詩歌。這些著作,都是心學大家們個人參修自得體會,參閱它們,不僅可知心學為何物,更可以之為師,並依循它們進入心學殿堂,並在自身悟入後驗證自己所參所得。這些書籍至少包括以下諸種:《周敦頤集》(重點為《周子通書》)、《二程集》(重點為《二程遺書》、《程氏易傳》)、《張載集》(重點為《張子正蒙》)、《邵雍集》(重點為《觀物內外篇》、《皇極經世》、《擊壌集》)、《陸九淵集》(重點為《象山語錄》)、《慈湖遺書》、《朱子語類》、《宋元學案》、《陳獻章集》、《湛甘泉集》、《王陽明集》(重點為《陽明傳習錄》及與友人論道書信)、《王龍溪集》、《王心齋集》、《羅近溪集》、《困辨錄》、《羅念庵集》、《周海門集》、《困學記》、《馬一浮集》、《熊十力集》、《梁漱溟集》、《牟宗三集》等。


在心學的整個參修過程中,經典實際上起到提點與驗證的作用,而非由經典而悟道。


心學參修之三:次第


心學不是詞章記誦及功名利祿之學,而是真切的修行之學。那麼,心學又是依據何種修行次第進行修行的呢?綜合曆代心學大家的記載,大體歸總如下:


一、立下此生必為聖賢的大志向。沒有此大志向,參修心學就不會有真得,就不可能明心見性。


二、真正篤信心學為內外通徹的聖賢之學。心學不拒絕疑問,相反真切的疑問是進步的動力。陸象山曾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篤信是在疑問的自我啟發與消釋中建立的。


三、先以明師引路,後則依存自心師。初修心學,需有明師牽引,如果緣分未至,也可私淑古聖;待稍上道後,即以逐漸清明的自心為師,一路精進。


四、大心,公心,虛心。心學為涵容天地人物之學,稍存一毫私心私慾,或其心稍小,或其心過實而不虛靈,則違道甚遠,終究難以見道。


五、深參自悟,證諸聖賢經典。有了以上基礎,則可進入參修狀態。從根本上說,心學實際上無可教授,所有心得皆需自證自悟。如能洞見心體,則古今聖賢文字言行只一件事而已。


六、貫通道術言行。悟入之後,還需出山,用至少幾年時間貫通道與術、知與行,並使內外如一。如此,則進可立事功,退可養天年。


心學參修之四:功夫


從根本上講,陸王心學無一確定的功夫及法門。不同根器的人,往往適合不同層次的參修功夫與法門,陽明先生在天泉橋上對錢緒山及王龍溪的殷殷囑託,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般來講,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靜坐體悟。這是心學藉助道家法門來參究自家寶藏,這個法門自周敦頤開始,一直延續下來。


二、參閱經典。這是人類學習知識的最基本方法。心學大家參閱經典,並不是通過經典悟道。對於歷代心學大家而言,聖賢經典的意義比較特殊。前期參閱經典,重在激勵信心與啟發關鍵;後期參閱經典,則重在驗證己參與貫通知行。


三、持志守敬。這是程朱一脈延續的參修法門,適合各種根器之人,並以志向引導行為,以敬戒規範心行,直到開悟。


四、事上磨鍊。此法門為陽明先生明確倡導的參修法門,於行中修,於事上磨。不離事而修,修行一體,知行合一。


五、死參話頭。此法門借道禪宗,死參某個心學核心話頭,直到內外洞徹,自見本心。


心學參修之五:功用


任何一門學問的創立,起初都是為了解決現世與心靈上的困境,心學也不例外。就心學的功用而言,大致可分作兩層探討:第一層,為心學對傳統儒學發展的功用。第二層,為心學對參修者個人的功用。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心學在宋明的出現與興盛,實際上是儒家自身發展的深層困境決定的。原始儒學,為經世致用的治世之學,實際為統治者治世的工具。雖然這套治世工具是由古聖賢通過參修並洞見人類本心後自然外發延伸出來的治世理論,但越往後發展,儒家越只注重禮樂典章這些雖然重要卻是外在的東西,並忽略典章禮樂之所以產生的深層根源,最終捨本逐末去了。而魏晉隋唐以來,佛道對儒家心性領域的侵襲並佔據,進一步導致了儒家徒有其表。在這種情況下,儒家向心性發展是必然的。那麼,與前相比,心學有何優勢呢?簡單地講,心學的出現,找尋並接續了早已被後代儒者遺棄的內在心性本體與外在制度規範,並使其回復原本的一體,使得所有制度規範皆在自己內心上有根可循,而非簡單沿襲前人而已。


至於心學對於參修者個人的功用,是所有心學參修者必須解決的動力問題。歸納來講,至少有以下幾大功用:


一、徹見本體,超凡拔俗。通過修證,徹見澄明本心,使自身雖然立身凡塵,而心褪染污,超拔世俗。


二、隨順天命,無憂無懼。通過徹見本體後的無為觀照,欣然承認上天給予自身的命定東西,隨緣生死,一順天則。


三、自作主宰,自在自如。悟入之後,本心呈露,一切言行,皆隨心轉,如御馬轡,如駕輕舟,自由自在。


四、貫通知行,內外合一。既識本心,則外在言行,無非心地作用,由內而外,貫通無礙。


五、洞見人心,無入不得。天下人心本同,既悟吾心,他心即通,洞見人心,自然無入不得。


六、事能前知,出處隨機。通過靜定後的體察覺照,或隨心卜度,可對事物之來有基本判定,所以無論入世經營,還是隱退出世,均隨其機緣而定,毋意毋必。


七、體證渾淪,天人無間。大道渾淪,無有方體。體悟道體,方識無形。天地渾淪,萬物生焉。大道渾淪,天人無間。


八、自信自足,自立自強。大道無對,本心無礙。既識道體,自信自生,無需依傍,盎然自足。人心得以立,事業得以大。


以上諸種文字,會心者,不妨思之;違心者,不妨刪之。一切隨緣,隨喜。


心學問辨之一:讀書


在整個心學的參修體系中,讀書是個大話頭。為什麼要讀書?應該如何讀書?應該讀什麼書?可不可以不讀書……諸多有關讀書的問題,常縈繞在歷代心學參修者的心中。


其實,言為心聲,書為道器。沒有書籍,則歷代聖賢心得將無以留存。讀書,可理解聖賢當時所悟。但問題也在此:一、是書籍是否完全記錄了聖賢悟道心得,如果記錄不完全,讀之是否有負面影響?二、是參修者在未抵達聖賢境界時,能否真正領悟聖賢著作所載內容?三、是書籍記載的各種修行法門,是否適合自己的資質並依據它們而修行?


正因為如此,歷代心學聖賢對經典的態度是不一致的,或者說它們認為在不同的參修階段,讀書方法是不一致的。


大體來講,歷代心學參修者基本採用的是以下三種讀書法:


一、是先束書不觀,惟終日靜坐體悟,待悟見心體後,再參習經典,並以經典所載歷代大家之心得與境界,驗證自身所參所悟。


二、是泛觀博覽,以啟發興趣與疑問,然後靜坐參悟內心疑問,再以經典驗證心得,合則過,不合則再看再參,如此往複循環。


三、是精專一書,並以之為核心,發散而讀,並時時回歸此書,最終以一書貫萬書,最終使得此書猶如自我內心流出方可。


心學問辨之二:師承


在整個心學發展過程中,師承是非常特殊的一種關係。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在歷代心學大家的成長中,師父既是領路人,又是無法真正傳道的「障礙者」。這是非常殘酷的現實。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縱觀心學發展史,真正明徹內外的聖賢之出現,往往是波段式的,一個高峰起來後必然即刻落下,甚至完全中斷,若干年後又有人復出,所以孟子有「五百年有聖人出」的說法。


為何會如此呢?原因至少有四:


一、是心學的成就無法靠師承,從根本上講,參修心學只能靠自悟。不待其人,聖學不出。


二、是心學玄妙精微,無法用文字精確記載並順暢傳承下去,大部分聖賢文字為自悟後心得總結。參修者不至聖賢曾攀登過的巔峰境界,往往不知所云,最終導致傳而無傳。


三、即便福德豐盈,偶遇明師,因無其師的生活境遇,及時其師傾囊相授,弟子因得之易,忽之失之也易,所以常見聖人門下無賢人。


四、即使得遇明師,人皆有局限,師父也如此。有意無意地,為師者會以自悟自得為學問之巔峰,既指引又框定了弟子的修習方向與領域,從這個角度講,師父將是弟子修行的「障礙者」。


大勢貌似悲觀,那麼儘管如此,心學參修是否還需要師父的指點呢?我想,每個人的機緣是不一樣的。有大福分者,必能遇上明師。有大擔當者,則不一定得遇明師,且可能一生大起大落,生活坎坷艱難,最終賴天啟而以自心為師,終悟大道。


還需要強調一點,心學雖在大類上屬儒家,但初入其門則不一定從儒家進入,而可能是從佛家、道家甚至其他各種奇妙機緣而入。心存大道,處處是入道之門。


另外,如何判定所遇是否為明師,也是一個大難題。個人理解,靜定下來,用自己的內心去感受對方是否為誠心之人,所說是否為誠心之語,所有言行是否有一個內在核心貫穿並知行一致,所論是否與歷代心學大家遺留下來的文字相吻合。如遇此能人物,親近之。緣至,則隨從之,定可受益匪淺。切忌以名取人,以貌取人。


心學問辨之三:傳道


歷代心學聖賢在深悟大道後,往往會傾注心血去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傳道。孔子、孟子、陸象山、楊慈湖、陳白沙、王陽明、王龍溪等諸位心學大家無一不是如此。


但是,在實際效果上,心學的傳播卻往往不如人意。即便象王陽明那樣,有著巨大影響力,弟子滿天下,可真懂陽明的也就有限的幾人而已。之所以傳道效果不理想,牽涉到傳道對象選擇、傳道方式選擇、傳道內容優選級其他力量牽制等諸多問題。


從傳道對象上看,心學對參修者要求較高,需要有必為聖賢之志,深信此生可悟入,有恆心有毅力,且需有一定資質的人才行。正因此故,陽明得意弟子王龍溪八十多歲仍周遊各地,艱難尋找可傳其法脈者,可終究沒有找到合適傳人,由此可見傳道之難。


從傳道方式上看,心學大家多採取集會講學的方式進行,重點弟子則單獨指導。心學傳道,重在自悟,不重師傳,實際上師父也只可傳心學理論,但無法傳個人體證。弟子無切身體會,則即使師父傳授也不能入心,對心體大道終究是隔開一層。如果勉強不證而言證,則流於臆測及邏輯推理,這是「意」,並非無為之大道,明眼人一見便知。


從傳道內容上看,心學大家傳道多傳參修法門,而很少論及本心大道。至於大道為何,悟道何狀,唯有自己參修自悟自行體證。待弟子自己親自體認後,再向師父處求驗證,如此方為真得。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從社會牽制上看,心學雖然出生儒家,但融合佛道,且不專守「儒門家法」,貌似不倫不類,因此引得儒釋道三家都對其展開批評甚至攻擊。加上歷代心學大家多為掀翻天地的大儒,如王陽明,當政者往往難以控制,所以儘管影響廣泛,但屢屢遭禁。此外,心學因注重內心體悟,而人每每因自己所見而標榜己學排斥他學,所以心學內部也分化嚴重。以上三方因素共同作用,就直接導致心學發展與傳播在歷代均遭到局限。


而在心學衰微五百年後,重提心學,重修心學,傳播心學,其難度將更大。心學的參修與傳播,任重而道遠啊!


心學囈語之一:格物與致知


「格物致知」自古為儒家一大話頭,並引來歷代儒家乃至佛道兩家聖賢爭相註疏、論辯。總體而言,對「格物致知」之理解,大體可分作朱熹一脈、陽明一脈兩種。


朱熹解「格物致知」,是依據日常邏輯而解,即:只有探究萬事萬物背後的規律才能真正抵達知識的深處乃至源頭,並真正掌握知識與知識背後的智慧。


而陽明所謂的「格物致知」,實是先修行悟道,直接體證良知本體。此為大關竅大核心。此良知並非普通意義上的知識,而是源自先天的一種先驗的東西,是人心之靈覺明察,是人心之最珍貴最核心部分。它潛藏於人身及後天的知識與知覺中,本身沒有蘊藏後天意義上的知識,但卻知曉一切,陽明所謂「無知而無不知」。在體證到良知本體後,需再以此良知本體貫穿萬事萬物,符合良知本體則為善,不符合良知本體則去其不善使其轉身歸善。


與朱熹相比,陽明之格物致知說,正好相反。前者由外而內,後者由內而外。前者外求,後者內求。前者不自信而信他(信聖賢,信經典,信師父,信經驗),後者充分相信自己並認為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前者由博返約,後者守約博施。前者繁複,後者簡易。前者累死人,後者嚇退人。前者只要努力就有一定收穫,後者只要沒到頂都是白費。前者被稱為漸修之法,後者被認定為頓悟之門。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其實,法本無頓漸,人自有迷悟。其實,無論朱熹之漸修法門,還是陽明之頓悟法門,皆因人而設,不可因陽明頓法而鄙視朱熹漸門,有此見則見其分別心、欲速心作怪也。也不可因朱熹法門適合大眾而否認陽明頓悟之不可能,如此則自小其心自視過低了。


心學囈語之二:本體與功用


明初大儒之一陳白沙,四十歲左右出山後,四方來學輻輳。白沙先生對來學弟子的要求之一,就是不因功名利祿而學,如違背此原則,則請走人。


雖然後世有評議白沙恐未真融通,但其做法實暗符心學深旨,已牽涉心學深層問題:本體與功用。


本體是根源,只有明白根源,才能更好應用。但是,本體與功用兩者的關係處理問題,卻難倒多數人。是先明本體再來致用,還是先設想好有何功用再去追求本體?這是關乎是否能明澈本體以及是否能真致大用的大問題。


就個人參學的粗淺體會而言,如真欲探尋本體,請勿一開始就設想好明澈本體後有何大用,而應放空自己,不僅無需設想功用問題,甚至連身心都需放開,一有身心執著,即不能契入本體,更被說滿腦子想著如何應用這些身外的問題了。此時,大心公心尤為重要,無此而心,終究難入。


然而,在物質社會,對大多數人而言,讓自己做一件毫無目的,也不知後事如何的事情,是不可想像的。但這正是心學參修入門的關鍵門檻。深信則邁的過去,不信則退回庸常生活。


雖說不可先設定功用,但從歷代聖賢言語中,我們還是可大致知曉,明澈本體後,功用自在其中,且其大用超乎日常想像。然而,我們卻還是無法從一開始就設定具體功用,本體妙用隨人隨緣隨機會有大差異。一設定功用,即落固執,即小用了。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陽明曾說:「知來本無知,覺來本無覺,然不覺遂被淪埋。」明澈本體之後,就是做個看似與常人無異的明白人而已,貌似無知無覺,但隨緣應用則威力彰顯。但真不知者,則其言行舉止,隨性格隨氣血而作而已,無能自作主宰,所謂淪埋世俗也。


不求真本體,不顯真功用,預設大功用,本體已隱匿。其中微妙,存乎心悟。


心學囈語之三:緣與願


簡而言之,人與他人及人與世界的關係,可以用兩個字概括:緣與願(或機與志)。


緣者,世界、他人與己之機緣也。有什麼樣的心性,就有什麼樣的友朋與境界相聚而來。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其實更多是因我而類聚,因我而群分。我的力量不可小看,我對他人的影響何其巨大,所以我的修身養性就顯得異常重要。我心善,他心善;我心惡,他心惡。不可不慎!


願者,我心所向也。遵循本心良知而想而行,勿自欺,勿欺人,則其志願必堅固,必能踐行。因其遵循本心而行,不雜私心人慾,所以他人必能同感同情,必也回饋以誠。如此為人,友朋必多。如此行事,幫忙必至。故此,願者事之始,事者願之成。發願之初,已知其果,能不謹慎,能不遵循本心良知嗎?


緣者由外而內也,願者由內而外也。真修真行之人,隨順機緣而不全靠機緣,不忘初心而不固執自我,隨願而修,隨願而行,兼顧緣願,不著緣願而已。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心學囈語之四:命運與承受


人出生之前,秉天地之氣而受孕生成,陰陽五行熔鑄其身。陰陽激蕩,五行生剋,共同作用而成其先天之命。人出生後,外與天地人物關聯,內則受慾望性情交相驅使,相互作用而成其後天之命。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又說,君子畏天命。自古君子大都崇信天命,但又精進不已,兩者看似矛盾,其實兩不相違。


不管先天之命,還是後天之命,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們生命的生髮可能。普通人聽聞自己命運時,或不信,或深信,或疑信參半。不信者,往往妄自尊大,人定勝天,發展至極端,則肆意掀翻天地,遺禍後世。深信者,則往往步步為限,將自身命運交與上蒼,自暴自棄。疑信參半者,時而肆無忌憚,時而委身上蒼,難於一以貫之。


以上諸見,在聖賢看來,皆非正見。聖賢之所以是聖賢,在於承認並承受自己的命運,並以此命運為基礎,起修大道,綻放生命原本燦爛之花。孟子所謂「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正此。


坦然承認自己的命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幾乎所有人都不願認命,因為在他們內心深處,認命意味著放棄生命拓展的主動權。聖賢承認並承受上蒼的安排,需要大自信大自足。自信者,相信自己能依命運而起修,能於有限中拓展無限。自足者,不怨不尤,即使坎坷一生,也滿懷對上蒼對世界的感恩,因為於六道中,此身最是難得。只要有此身心,則生命境界無限闊大,而且所有坎坷苦難,一轉身即為精進之資糧。


老子說,自知者明。知何?知身知心,更知天命也。孔子則用五十年磨鍊才深知天命。王陽明倍受苦難而至龍場,一時萬念俱放,委身上蒼,也可謂知天命也。但聖賢知天命而順受其正,並在此基礎上勇猛精進。孔子以天命為基,進一步參修,至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何等心胸,何等精進,讓後學既敬且服。王陽明知天命順天命而悟道,終成心學大家。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豈人類可知?知命順命,與大道同順逆。無怨無尤,認命受命,以命定起修,上蒼不唯不害亦輔相之,是為吉人天相,其修學何可限量,其境界何其寬廣!


心學囈語之五:甘貧樂道修行人


在古代,修行人往往讓人肅然起敬。因為他們是為了追求人類共同的大道與根源,而主動放棄凡俗皆甘之若醴的幸福生活的特立獨行的一群人。他們或儒,或道,或佛,或三教一體,或參習其他教派學問。除了部分自了漢外,他們在尋求大道後,多能反哺人間,讓世人皆受其惠,而又不擅自居功。正因如此,修行所至之處,往往多有人提供方便,甚至真心供養。


但從修行人所修所行的效果及對凡俗的影響看,修行人也分邪正。所謂邪者,不僅指存心作惡者,還指發心本正其修其行卻已入邪道者。前者易辨,後者難辨,甚至連修行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入邪路。所謂正者,無論原初發心,所修之法,所悟之道,所行之事,所發之言,都平和中正,一循常道,超越百姓日用而不離百姓日用,大德見之深覺其精妙,百姓見之只見其平常。


進入商業社會,「修行」一詞如同「大師」一樣,已成為商業運作的粉飾。雖說知行合一,事理無礙,但畢竟「修行」為向上一路,與滿足現世現時享樂的商業邏輯終隔一層。修行與商業結合,即有所依有所系,即無法真正心無掛礙,如此而修至多算作炫耀獨特的知識見解而已,難有證悟。


也有人說,商業社會壓力大,修行人也需有正常人生活,謀利也屬正常。此需細辨。孔夫子講,如果為了生活,當個小官養家糊口就好,無需為了富貴當大官。因為當官易奪人志,一心盈利其實也如此。其實,權勢財富本無所謂善惡,真礙修行者不在此,而在於人心也,人心易受氣誘惑而入邪路也。大富大貴當前,有誰能不動心呢?無論三教,自古修行之人所以遠富貴,正識得富貴之迷亂人心,遮障修行,故而以此為大戒。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自古修行之人,樂道甘貧,不是無能富貴,實為主動遠離富貴,因為這是他們的本分。古時,很少聽說哪位修行人富甲天下,或權傾朝野;修行之人甘貧樂道實為常態。但今日,富貴的「修行人」比比皆是,他們自己會有意無意說,財富都無法聚集,談何道術高深之類符合大眾庸常慾望但遠離大道的邪知邪見。人心陰盛,大道潛隱,我們只能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依本分而行就好。


倘若有一天,你確信碰到了一個正道修行者,請珍惜這個緣分,親近之,考察之,逐次升起大信心,願聞正法,勤修正道,因為末法時代,正法已日益難聞了。


倘若有一天,你確信碰到了一位邪道修行者,也請珍惜這個緣分,依自己的能力,點化之或遠離之,但請勿違心依附或為名利而依附之。


王陽明心學


|為往聖繼絕學——鑄造心學傳播第一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做功夫是為了自己 不是為了給別人看
用四個故事道破王陽明「心學」的秘密
最靠譜的修鍊是做事
和人相處,分寸感很重要
蔣介石從大陸帶走了哪些傳統文化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真的明白,何謂真心?
何謂禪悅,為何修心?
巫娜:何謂心法?
何謂真正的朋友?
何謂科學可視化?梁琰說:科學的美無處不在
夢齋心語:何謂實相念佛
殷旵:何謂真善?
何謂真正的善心、善行
中峰明本禪師:何謂偷心
看到韓雪,我才明白何謂真正的淑女
何謂真香?真正的「頭香」是什麼?
何謂 「近代的正當性」?
何謂魂魄?你的魂魄在哪裡?
星雲大師:何謂禪心?
何謂「心靈知道」
何謂真正的科技創新?
何謂先知文學
何謂「嗔恚」,如何去除「嗔恚」?
何謂大學? 星雲大師說明大學的意義
佛學基礎丨何謂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