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清明掃墓踏青 節氣養生防病6原則

清明掃墓踏青 節氣養生防病6原則

古人說,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時,氣候溫暖、桃花初綻、楊柳泛青,正是祭祖掃墓和踏青賞花的日子。除此之外,清明還是一個重要的養生節氣,在養生防病方面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防寒保暖注意防病

俗話說「二月亂穿衣」,說的是清明節前後,因為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早上出門上班時穿一件風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熱時,可脫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有三變」,而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發生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疾病的多發季節,因而要注意天氣變化,注意防寒保暖,少出入公共場所,預防疾病傳染。

二、忌食發物防病複發

清明時節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複發之時,如關節炎、哮喘、高血壓、冠心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發物」。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清明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赤小豆、糯米、鵝肉、蚌肉、雞蛋、韭菜、萵筍、淮山、蘋果、橘、梨、櫻桃等。養生的湯品宜紅蘿蔔竹蔗水、胡椒煲豬肚、川芎白芷燉魚頭、韭菜滾狗肚魚、貓爪草煲豬瘦肉等。

三、穩定情緒防精神病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通過祭祖和掃墓活動來緬懷先人,寄託哀思。不過,悲傷過度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嚴重的。尤其是春季又是多種精神疾病的高發期,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情緒低落、抑鬱,誘發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後人們不要過於悲傷,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

四、飲食規律低鹽多蔬

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適當「增甘」即多食甜食。但肥胖者宜相應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對老年高血壓者應強調低鹽飲食,增加鉀的攝入。清明,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之際,人體常會出現四肢麻痹,因而養血舒筋最為重要,特推薦桑葚薏米燉白鴿(桑葚20克,薏米30克,白鴿1隻,姜、鹽、香油少許,文火燉2小時)作為食補佳品。另外,還可多吃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益肺。

五、外出踏青量力而行

清明節還有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等放鬆身心的習俗。不過,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踏青等活動與傳統意義上的鍛煉有區別,除了長期堅持鍛煉的人,我們並不主張人們在這個季節大幅度地「動起來」。老年人活動時心率控制在105次/分鐘以內,呼吸控制在24次/分鐘以內。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急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人,不要逞強登山。

六、預防春困喝明前茶

明代著名大醫家李時珍在清明時節養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採摘加工的新茶,有養肝清頭目、化痰除煩渴的功效。俗話說「春眠不覺曉」,飲用「明前茶」則有提神醒腦之功,如李時珍所說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清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宜飲茶為單樅、鐵觀音、龍井和花茶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明節氣說養生
清明節氣如何養生 遵守四個原則
清明節養生需預防3大疾病
24節氣之清明養生
「節氣養生」清明時節,須防風邪、祛春濕、疏養肝
節氣養生篇|清明養生 宜夜卧早起旺陽氣
大雪節氣如何養生防病
寒露 節氣養生
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防暑防濕護陽氣
兩款養生湯品清明節氣滋陰潤燥
清明時節多種慢性疾病易複發 養生防病遵循6原則
「節氣養生」清明養生怎麼做?踏青、飲茶、還可以做清明引導法!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穀雨節氣養生—重養肝祛濕忌焦慮防過敏
清明養生 防寒也要抑火
節氣養生——冬至節氣話養生
節氣養生:清明踏青一定要注意!
夏至節氣養生防暑需堅持3大飲食原則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高血壓清明養生
節氣丨清明何如做到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