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用筆的三種發力點
所謂"發力點"是指在運筆過程中,手臂用力最重之處和鋒變最大之處。
書法筆法的變化是極為複雜的,尤其是行草書,很難以定量分析。在"發力點"這個問題上變化就十分複雜。我們發現在傳統經典行草法帖中,古人在"發力點"技巧的運用上是非常有機巧的,手段也是非常多樣的。我們分析大體有,常規式(或稱經典式)、均衡式和變異式三種"發力點"的技巧。
一、常規式的"發力點"
主要在筆畫的兩端和直折處,其"發力點"相對比較固定。比如漢隸和唐楷比較典型。不管其風格是有多大差異,但在每一筆發力的位置上是非常固定的。
凡隸書"蠶頭"和"雁尾"的部位必是"發力點";凡楷書"藏入"、"頓收"、"折筆"和"鉤根"的部位必是"發力點"的位置。行草書中王羲之、董其昌、趙子昂是典型之例,尤其是趙子昂更趨於經典化,其"發力點"幾乎完全恪守楷法法則。其風格是工整、平穩和嫻雅。
二、均衡式的"發力點"
實際上是沒有清晰的發力點。小篆一系比較典型,尤其鐵線更為典型。朱耷、懷素的草字也具有明顯的均衡"發力點"的特徵。
三、變異式的"發力點」
可能是落在點畫的任何部位。相當多的魏碑楷書具有清晰的這點特徵。與常規經典式的"發力點"比較,我們發現,它有的按常規"發力點"發力,更多的是不按常規的"發力點"發力。如以撇為例,常規的"發力點"是在起筆處,極為少見將』發力點"下移到別處,而北碑撇的"發力點『可以設在這一筆的任何部位。
這種"發力點"的變異會直接造成線形的變異和風格上的差異。故而形成了北碑的一石一格、一石一貌的現象。在行書體系中,在"發力點"上變異較大較明顯的當屬米芾、鄭燮、王鐸和張瑞圖。米芾、鄭燮和王鐸是從常規經典式"發力點"技巧和鋒變中蛻變而來,而張瑞圖的"發力點"與鋒異變則走向了另類。
當運筆均衡發力時,鋒變小,點畫多顯長短之別而少重輕之異,其節奏也就不清晰明快;當運筆不均衡發力時,鋒變跌宕,點畫線形變化必然豐富,節奏自然清晰強烈。
在評價筆法的好壞高下時,審其"發力點"是否準確而精到,"發力點"的變異是否精妙而奇巧,應該是一條不應忽視的標準。因為它可以直接反映出書者的功力和造詣。
END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YES!贊


※吳讓之篆書《唐宋詩》欣賞
※為什麼不能用小筆寫大字?
※啟功: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此小楷,風采熠熠
※學書法要瞄準「圓心」
TAG:書法思考 |
※用筆的「發力點」?
※行草書法技巧:發力點、主筆、筆速、控鋒
※學習書法要懂得如何運筆發力,正所謂「筆貴繞左,書尚遲澀」
※線條之力:凝聚力+爆發力訓練法
※新手練背沒感覺?學會兩種發力技巧,背部發力信手拈來
※健身找對目標肌肉發力的5個方法,彈力帶抗阻訓練幫助你!
※如何才能在訓練中感受肌肉發力?3個方法教你掌握
※卧推找不到發力感?大神傳授3個技術要點,教你一步到位
※怎樣做俯卧撐才有效果?一個輔助工具,增加肱三頭肌發力!
※發力導盲機器人研發應用 未來還需從這些方面入手
※發力順序很關鍵?
※五個在室內就能提高爆發力的訓練方法
※如何運用中鋒,把控「發力點」是核心!
※下沉市場、AI技術、細分人群,重塑品牌影響力還有哪些發力點
※自建物流或將成為家居行業下一輪競爭的發力點
※詠春拳習拳發力要點
※腰腹力量很強,為何做不了人體旗幟?告訴你三點發力技巧《多圖》
※掌握2個步驟,激活背部肌肉,獲得更好的背肌發力感
※哪種有氧運動減肥效果最好?拳擊最實用,8大注意事項提升爆發力
※健身訓練爆發力,要先明白身體爆發力的三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