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大唐雙龍傳》殿堂級武俠作家黃易去逝 你看過他的哪些作品?

《大唐雙龍傳》殿堂級武俠作家黃易去逝 你看過他的哪些作品?


香港知名武俠小說家黃易4月5日在醫院病逝,享年65歲。黃易原名黃祖強,曾獲翁靈宇藝術獎,曾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其著名作品如《尋秦記》《大唐雙龍傳》等在華語讀者圈中廣為人知,更被翻拍成電視劇。



《大唐雙龍傳》殿堂級武俠作家黃易去逝 你看過他的哪些作品?


黃易早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自小愛看武俠小說,少時即開始投稿,首部武俠作品《破碎虛空》順利獲得刊載,從此展開了作家生涯。


1989年,黃易退隱大嶼山專心創作,後來因為不甘心武俠小說市場就此沒落,決定成立黃易出版社,推出的作品有《翻雲覆雨》《大劍師傳奇》《時空浪族》《星際浪子》《尋秦記》《超級戰士》、《大唐雙龍傳》等。其中於1994年出版的《尋秦記》及1996年出版的《大唐雙龍傳》更備受熱捧,並被翻拍成電視劇,大獲好評。當中角色如項少龍、寇仲、徐子陵等,均成為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2012年11月,黃易重出江湖,推出新作《日月當空》,該書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


黃易作品被讀者稱讚不落窠臼,讓人腦洞大開,為武俠小說打開了新局面。他的不少作品都不拘泥於武俠題材,開啟了穿越、魔幻等新領域,不少網路作家都受到他的影響,甚至有讀者稱讚他是「當代玄幻的開山鼻祖」。


《大唐雙龍傳》殿堂級武俠作家黃易去逝 你看過他的哪些作品?



當年《尋秦記》一出來,驚為天人者自然多多,但也有不少人以低俗視之。後來「種馬」文在網上風行,多少也成了黃易的罪名,認為是他帶動了這種一男N女的惡俗風潮。所幸後來網文泛濫過甚,反倒淹沒了祖師爺,終於還他一個清靜。



《大唐雙龍傳》殿堂級武俠作家黃易去逝 你看過他的哪些作品?


我一向不喜道貌岸然式的正派,甚至連真正派也敬而遠之。前段時間開過一個玩笑,說自己喜歡「以俗氣掩飾純真」,雖是玩笑式的自誇,卻也算是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人生目標。我對黃易的觀感,恰恰也類似於此——他同樣以俗氣掩飾純真,可惜世人多半因為他的名氣和文字忽視了這一點。並低估了他。


黃易身上有許多我極喜歡的特質,其中極重要的一點是堅持。寫作是件極辛苦的事,忍受孤獨式的寫作尤為辛苦,但相比之下,最辛苦的反而是黃易這種人,聲名日隆,版稅甚豐,帶著大可以躺在舊作上享樂的惰性繼續寫作,著實撓心。但黃易一直在堅持,即使有些作品被指為走火入魔,有些作品的轉型並不被看好,可他從未停息過。這一點,起碼挖坑無數卻打死也不填的溫瑞安就該汗顏。要知道,以黃易作品的宏大江湖構架,他同樣也有成為溫瑞安的條件,帶著一堆填不完的坑和昔日榮光招搖過市,可他拒絕了。無論《尋秦記》還是《大唐雙龍傳》,無論《覆雨翻雲》還是《邊荒傳說》,共同特點都是巨長,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則是均已完結。


他那超絕的想像力也曾令我屢屢驚嘆。項少龍的穿越本屬尋常,可不尋常的是他的種種奇遇,以及以他為線索的戰國鋪陳。《邊荒傳說》雖有諸多篡改歷史之處,可那些歷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與虛構的邊荒群雄輪番登場,不但毫無違和感,還共同構架出一個動蕩的五胡亂華時期。僅僅是這駕馭故事的功力,當下網路穿越文的作者們便拍馬難及。


更精彩的是書中隨處可見的巧思。如《尋秦記》結尾,項少龍聽到兒子自己將名字改為「項羽」時,先是震驚,後是釋然,我等讀者何嘗不是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灰常國度 的精彩文章:

人民的名義為什麼這麼火 人民的名義憑什麼這麼火
《人民的名義》80位演員總片酬不如一個安吉拉大寶貝高
《人民的名義》陸毅演技差 《人民的名義》演技最好的是誰?
誰將接朴槿惠的班 韓國總統選舉成五黨五人對陣局面
中國勞工被困迪拜 迪拜乞丐月入47萬是真嗎?

TAG:灰常國度 |

您可能感興趣

西泠八家之一黃易,隸書《朱子家訓》石刻拓本賞析!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黃易
黃易隸書臨漢白石神君碑
《中國書法》:上海博物館藏黃易篆刻作品
清黃易隸書《朱子家訓》石刻拓本
上海博物館藏黃易篆刻作品,原石印面一個都不少!
書法-黃易隸書《朱子家訓》石刻拓本之一
黃易隸書《臨太尉碑》
新春特輯之清篆刻名家蔣仁、黃易、奚岡印章欣賞
名家臨帖|黃易《隸書臨郭有道碑》
黃易與嘉祥武氏祠碑刻
黃易書札上的藝術人生 聊借書札敘情懷
朗照如月 沖抱如淵——黃易書法篆刻藝術綜論
黃易原著改編《尋秦記》九層妖塔重見天日
面色發黃易疲勞,女人如何吃出好氣色?
一方石硯一世紀,吳昌碩與沈石友續寫黃易與阮元的金石之交
這些水直接澆花?20年花農說漏嘴,葉子枯黃易爛根,別不在意
上海博物館藏45方黃易篆刻原石
金庸94歲,梁羽生85歲,黃易65歲,古龍48歲,武俠4才子壽如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