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逆式思維:別急著解決問題,讓我們放鬆一下先?
作者:人神共奮的李剛
經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授權
水逆
「水逆」
實際上講的是職場中人人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如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僵局?
你根本不需要管星座上的「水逆期」,只要感覺思維混亂,隨時可以按下「暫停鍵」,讓自己進入「水逆」狀態。
「水逆式思維」
,可以把「專註思維與發散思維」結合,把造成問題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分開
進度在「逆行」,生活卻仍在「前進」,每一段經歷有其獨特價值。
職場有三大「背鍋俠」——
上面的規定,下面的執行力,還有「少壯不努力,老大怪水逆」
。
這不,我們平常工作中出了點差錯,常常會自我解嘲地說:「是不是水逆又來了?」
你看,我們其實是把「水逆」當成一個娛樂話題、人際交流手段來緩解自己的尷尬,未必真當回事,頂多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處處小心點。
儘管所有的統計數據都不支持占星學,但一點都不影響很多人對星座的熱情,讓同道大叔一類的牛人把它做成幾十億的大生意。
不過,我倒是有點好奇,諸多星座名詞中,除了十二星座之外,
為什麼
職場中
最有名的莫過於「水逆」呢?
「水逆」是水星逆行的簡稱。在占星學中,
水星掌握我們的理性客觀思維,主要負責兩件事:一是思考,二是溝通,逆行就意味著「思考混亂,溝通不暢」,也就容易出差錯。
看看,這兩大病直接擊中職場中人的命門。
有道理嗎?沒有科學道理,但有生活道理。
上個世紀30年代,因為心理學的快速發展,被現代科學打得奄奄一息的古典占星學,借屍還魂,發展出了一門叫「心理占星學(Psychology Astrology)」的現代占星學派,最有名的人物就是榮格。
我們今天職場上流行的大部分星座知識,都是源於這個學派,所以很多現代星座專家攻讀的都是「心理學學位」。榮格不但是心理學家,也是「心理占星學」的開創者
心理占星學,放棄了「預測未來」這個很不靠譜的方向,而
側重於「詮釋當下正在發生什麼事」,觀察人性,解釋人的心理、人格、行為的變化與成長。
剝去神秘主義外衣的心理占星學認為:
人的最終的自由,靠得是調整心態,來面對眼前的情景。
而「水逆」實際上講的是職場中,人人要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
如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僵局?
水星逆行並不是水星
真的
在倒著走,而是從地球的角度觀察水星的運行軌跡在往回退。好像一輛車開過了頭,必須經過「停車——倒車——停車」的階段,才能接著往前開。所以,水逆也分為「前停滯期——逆行期——後停滯期」
三個階段。
讓我們來看到「水逆」的心理學內核:
當你反覆思考一件事時,你的思維很容易進入「死循環」,這時,不如按下「暫停鍵」,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停滯期),出去走一走,讓大腦活躍的區域降低工作頻率,讓其他沒有被調用的區域興奮起來(逆行期),等我們的心態調整過來,再重新考慮之前的計劃(後停滯期),最後再恢復工作狀態。
說不定,靈光一閃之間,你就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答案。
這麼說吧,水星逆行期中的「期」完全不重要,你根本不需要管星座上的「水逆期」是哪一天,只要感覺思維混亂,隨時可以按下「暫停鍵」,讓自己進入「水逆」狀態。
我曾經在《有一種思維方式,成功者一輩子只用一次,但天天在訓練》一文中說:
「如果你不能把
造成問題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分離開來
,你就會陷入越做越錯的境地」
。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思維的「死循環」。而文中提出的「專註思維與發散思維」結合的解決模式,也是一種「水逆式思維」。
舉個例子吧。假如我們有一個新產品上市,賣得不好,那麼我們就要分析原因。用4P理論(產品、價格、渠道、營銷)來看,必然是其中一個或者幾個出了問題。
好吧,開會討論,問題出在哪兒呢?大家一商量,覺得價格太貴了,人家買不起,那麼就降價吧。可是,價格是降下來了,銷售還是不見起色,還影響了利潤。再重新開會,又覺得問題可能出在「渠道」上,現有渠道下沉不夠,觸及不到三、四線城市,於是新一輪折騰開始……
讓我們按下「暫停鍵」,進入水逆的「前停滯期」吧,來思考一個重大問題:造成問題的思維是什麼?
我們開發一個新產品,絕大部分決策都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假設有那麼一群消費者,假設他們有需求,假設他們在某種情境下,會以某種價格購買。
但另一方面,我們做事總是從比較優勢出發,所以4P(產品、價格、渠道、營銷)中往往有一項以上,是不可改變的。
比如,我們現有客戶只能接受低價(價格無法改變),我們在現有的渠道已有巨大優勢(渠道無法改變),開發者有個人喜好(產品無法改變)。於是,我們會在執行中,根據現有資源不斷偏離我們當初的那個假設,最後越走越遠。
比如, 我們的現有客戶習慣低價,而我們的產品卻是高端的,於是就搞出個不倫不類的「高端系列」和「低端系列」。「假設的市場」與「現實的資源」之間的矛盾,就是造成前面的問題的思維。
如果我們過於專註於解決問題,就會出現「用造成問題的思維去解決問題」的情況。
4P是一個系統,不是孤立存在的因素
,渠道影響了價格,價格又反過頭來制約產品,產品又調整渠道的使用模式。改變其中的任何一點,只會讓一個合理的錯誤,變成一個混亂的錯誤,讓錯誤失去其本來的邏輯。
問題找到了,卻是一團亂麻,怎麼辦?進入水逆的「逆行期」,回到那個最初的假設——什麼人、什麼原因、在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購買我們的產品。
具體應該做什麼呢?走出會議室,離開辦公桌,暫時放棄解決問題的努力,讓問題進入自動運行的「後台模式」。讓自己到最接近消費者的地方,去看看你的競品賣給了什麼人?看看他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也許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你的產品不夠酷;
也許不是渠道的問題,而是消費者無法想像這個功能;
也許不是廣告的問題,而是體驗不好,沒有口碑也沒有回頭率;
也許不是產品的問題,而是你假想的消費者根本不存在(這個結論夠殘酷的,但早死早投胎吧);
也許一切都沒有問題,而是時間的問題(趕緊結束假期,該幹啥幹啥)。
我們之前把這種思維叫做「用戶思維」,但你不可能同時扮演兩種角色,當你一心專註於解決自己賺錢的問題時,你怎麼可能站在用戶的角度,為他們著想呢?
「水逆思維」正是把你從「專註於解決問題的模式」中解放出來,進入「發散式的用戶場景模式」,不設定目標,讓自己沉浸於用戶場景之中,真正進入「用戶思維」。
形成新的產品思路之後,就可以進入「後停滯期」,再回過頭來看,原來的體系要做怎樣的調整。
「水逆思維」最可貴的地方是,當一個項目、一段情感、一種關係、甚至在自我判斷上陷入僵局時,我們不必急於推動它。
和領導或下屬的關係進入僵局?水逆一下,暫停一下,暫時放棄利益得失的思考,也不要強迫自己「換位思考」(事實上你做不到),把對方看成一個陌生人,重新觀察他的言行,放棄之前對他的看法,剋制自己「歸因」的衝動,一段時間之後,再重新進入關係之中,你一定會有新的看法。即使你的看法沒有改變,你的心境也大不相同。
對自己最近的表現不滿?水逆一下,暫停一下,停止對自己的評價,暫時忘掉業績指標,看一本純粹消遣的小說,看一部無厘頭的喜劇,嘗試一下追星腦殘粉,等你的心情稍稍平靜了,再重新審視一下你對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過苛刻了?現在的環境是不是給你太多壓力了?……
以前有一部日劇叫《悠長假期》,80後應該都有印象,木村家的拓哉的代表作,裡面有一句台詞:
「生命不必每時每刻都要衝刺,低沉時就當是放一個悠長假期。這個時候應該好好享受假期。突然有一天假期結束,時來運轉,人生才是真正開始了」
要相信一件事:進度在「逆行」,生活卻仍在「前進」,每一段經歷都是有價值的,我們隨時需要給自己一次重新開始機會,這就是「水逆」帶給我們的禮物。
作者簡介:
人神共奮的李剛,職場心理類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文字與圖片好報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請直接聯絡授權方。
一生那麼短,
為何碌碌度過
好報
做自己的生活大師!
長按二維碼關注
↓↓↓↓↓↓
推薦閱讀:
買一瓶好蜂蜜為什麼那麼難?為了打破這個魔咒,他用4年幹了一件事……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自己進行嗓音的訓練?
※誰說沒有了大姨媽的中年女人就沒有春天了呢
※假如你的人生剛一起航,船就翻了……
※我如何從40歲開始,找到自己夢想中的人生
TAG:好報 |
※范冰冰拿影后?別急著吐槽,讓我們先看一下什麼是金雞獎
※別急著反對,你真的理解瑜伽老師的意思了嗎?
※「我不會再結婚了」,請先別急著放狠話
※別急著對素食主義者翻白眼,先了解人家一下?
※你家的馬桶真的刷對了嗎?別急著說「確定」,看完了我們再說話
※愛與幻覺:你真的知道結婚是怎麼一回事嗎?為什麼急著扔掉自由?
※淚管堵塞?先別急著送醫院,我們自己來解決看看
※先理解一下古錢幣,別急著出手!
※發現丈夫出軌後,先別急著做任何決定!
※當初急著嫁給我,現在又不想結婚,女友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他們只想急著和你上床?
※別急著否認你沒病,看完再說
※婚姻出問題,別急著冷戰,先嘗試挖掘伴侶內心的真相!
※出了問題,先別急著責怪「強勢母親」「惡婆婆」「無能丈夫」……
※孩子犯錯,別急著批評,問八個問題就能解決(家長們不妨一試)
※先別急著愛我 如果你願意 先來嘗嘗我的怪脾氣
※當孩子出現以下這幾種表現時,父母先不要急著責罰孩子,先反思自己
※高跟鞋小了穿著擠腳很難受?千萬別急著扔,教你一招輕鬆解決問題
※先別急著給孩子游泳,最核心的肌肉拉伸訓練你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