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傅月庵:天下最好的工作

傅月庵:天下最好的工作

傅月庵:天下最好的工作



文 | 傅月庵


黃易,不是寫武俠小說那一位,1744年乾隆九年,出生於杭州。他的七世祖是晚明名士黃貞父,到了他這一代,家道不如以往顯赫,卻依然詩書傳家。父親工書善詩,母親也能詩文,一門風雅。


父親黃樹谷,人稱松石先生,黃易遂自號「小松」;七世祖書齋題名「小蓬萊閣」,他當仁不讓繼承了;因為世居西湖邊的馬塍,這是宋代詞人姜白石筆下「聽得秋聲憶故鄉」之地,有座「秋影庵」,所以他又自號「秋盦」了。小松的文人習性,事事都想尋些小趣味,於此可見一斑。

小松能畫能寫能刻印,八股文不好,沒考上功名,卻當過不少官,所靠的是:一,朋友願花錢幫他捐官。二,行事幹練,善於河防。「幹練」兩字不是隨便說的,乾隆下江南時,他正巧在山東大運河邊上的濟寧當小官,因為「辦差無誤」,一路陞官,竟當上了同知。

傅月庵:天下最好的工作



黃易,清朝書法家、篆刻家


當官是小松謀生的工具,多才多藝的他,主要興趣還是在篆刻字畫,以及由此而生出的「訪碑」。訪碑這事如今少見。清代中期,漢學興盛,金石文字為重要分支。影響所及,走出書齋,實地勘查,訪搨各種古碑,成了學者文人一種風尚,小松無疑其中佼佼者。他在濟寧任官時,公餘醉心金石古刻,利用治河勘查之便,四處搜求魏晉古碑、古榻秘本,還專程東遊鄒魯,北登泰山,西赴嵩山、洛陽等地,訪碑尋古,所得甚多。據說,「每得一舊跡,眸色烱溢顴頰間」,其瘋魔可見。搜得多、看得多,小松書法、篆刻精進不已,自成一家,技法已達「談笑之頃,鐵穎剨然,立成數枚,出懷袖以贈友」地步;「小心落墨,大膽奏刀」這句話,至今被奉為篆刻圭臬,而自有書法心得。他也能畫,同樣受人重視,據說「一花片葉,皆能於質庫易錢」。質庫,當鋪也,東西好不好?行情熱不熱?一試便知的地方。


但小松最為人所敬重的,乃是他的個性慷慨大方,訪碑尋古若有所得,必與人分享,絕不秘珍自重,私藏居奇,因此結交了一大堆「金石盟友」。這些人一有不懂或收到珍品,第一想到就是邀他鑒賞。如此教學相長,得成其大,書畫篆刻三絕,最後被列為「西泠八家」之一,聲名傳世不絕。


與今人分享不夠,他還想讓手邊拓本多方流傳,留與後人,因此也刊刻成書。在沒有照相印刷的時代,拓本如何雕版印刷?中國傳統是請匠人先以紙描摩拓本字型,刻於雕版後開印,是為「雙鉤」,技法到家者,「神態宛然,不啻真跡」。


小松利用這方法刊刻成書者,最有名的當屬輯有漢石經殘碑、漢涼州刺史魏君碑、漢幽州刺史朱君碑、成陽靈台碑、漢故小黃門譙君碑、王稚子闕、範式碑殘石、三公山碑、唐拓武梁祠像、漢故圉令趙君碑等十種的《小蓬萊閣金石文字》,那是1800年嘉慶五年,小松57歲的事,又過兩年,他便過世了。

傅月庵:天下最好的工作


《小蓬萊閣金石文字》


莫友芝生於1811年嘉慶十六年,小松過世超過十年了。出生地點貴州獨山,更是離山東濟寧十萬八千里之遙。據說莫友芝是少數民族布依人,但就算是,恐怕早也已漢化。他的父親中過進士,他得過舉人,算得上家學淵源。後來屢試不第,乾脆不考,四處游幕去了。曾先後當過胡林翼、丁日昌、李鴻章的幕友,待最久也最相知的則是曾國藩。

傅月庵:天下最好的工作



莫友芝,晚清金石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家,宋詩派重要成員


「幕友」是舊時地方文武官員都會聘請的「參謀、秘書」一類人物,電影常見縣衙里的「師爺」就是。這些幕友,都是私聘的,頗受尊重,與東家關係也像師生也像朋友。用今天的話講,類似私人「智庫」。有趣的是,友芝入胡丁曾李等人幕府,其所擔當的工作與軍事參謀、後勤經理,乃至刑名錢穀完全無關,他所做的,也是他最愛做的,就是「訪書」。


莫友芝的學問好,考證、義理都行,精通金石學、目錄學,還寫得一手好書法。一輩子最愛的卻是書,清代藏書大家,書齋取名「影山草堂」,赫赫有名。愛書是一種癖,未必都愛讀,卻總想搜羅天下珍本古籍翻翻看看說說。友芝顯然有此嗜好,但個性淡泊,也不愛做官,幫這些「方面大員」搜羅遭逢兵燹的珍籍遺書,那真是「天下最好的工作」了。


幾十年間,他雖也掛名主持這家那家書院,或擔任這家那家(官)書局編校,其實四處漂泊,幾乎都在找書買書。更好的是,耳濡目染,兩個兒子:彞孫和繩孫也都樂於此道,成了父親的好幫手。後來莫友芝寫成《宋元舊本書經眼錄》,莫繩孫整理出《郘亭知見傳本書目》,靠的都是如此田野調查,一本一本訪購得來的結果。


1871年同治十年,莫友芝擔任金陵書局總編校,繼續其訪書生涯,一葉小舟,飄然到揚州、興化一帶尋訪因太平天國之亂,遭到焚毀的文宗、文匯閣藏書樓的散佚圖書,偶染風寒,高燒不退,竟病逝於船中,誠然「以命殉書」。死後,曾國藩親自寫了一幅輓聯追悼:


京華一見便傾心,當年虎市橋頭,書肆訂交,早欽宿學;

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湖上,酒樽和淚,來吊詩魂。


搜書藏書雖是莫友芝終身嗜好,「影山草堂」所藏終不免於散,如今世人所最看重珍藏他的,恐還是他的書法。友芝自幼苦練,能寫也愛寫字,寫多了,遂也喜歡談碑論帖,精研篆刻,四處訪碑。據說他專門搜集漢代碑頭篆刻,手邊收藏多達百餘件。他的篆書取徑便是由漢代碑頭篆刻入手,因此自成一體,《清史稿》說他「真行篆書不類唐以後人,世爭寶貴」。乾嘉之間,黃小松勤訪碑,據所得刊成《小蓬萊閣金石文字》。書印了多少部?沒人知道;咸同之間,其中一部落入愛訪書、愛寫字的莫友芝之手,藏於影山草堂;140多年後,這書竟輾轉渡海,來到了台灣,因緣得經我眼,書前印色燦然,而已成殘本,僅余石經殘碑、朱君碑、王稚子闕三種了。

傅月庵:天下最好的工作



作者所得《小蓬萊閣金石文字》


「若無常野露水不消,鳥部山雲煙常住,而人生於世亦得不老不死,則萬物之情趣安在?世間萬物無常,唯此方為妙事耳。」《徒然草》所言,想想,也是!


本文原標題《世間萬物無常,唯此方為妙事耳


題圖為莫友芝的書法


【作者簡介】


傅月庵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資深編輯人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雲也退:前蘇聯紅色詩人的生前身後名
你身邊有多少這樣勤奮而讓人討厭的人
侯虹斌:為什麼你那麼努力還是改變不了你的階層
冉雲飛:看上去最不可能幽默的偉大詩人杜甫
你這麼努力,我卻心生恐懼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傅月庵:作家之顏,閑閑之筆
傅月庵:這個中國女戰地記者的心事
傅月庵:一個「放浪」的日本女文青
傅月庵:淘書的樂趣
那麼漂亮的魚鱗焊,在工廠上班的師傅月薪幾萬應該沒問題吧
傅月庵:舞廳小姐結隊逛誠品,曾是一種台北都市傳說
為何以前摩的師傅月入過萬輕輕鬆鬆,現如今只能月入三、四千?
傅月庵:舊書店裡淘書人的樂趣
傅月庵:舊書攤上的淘書往事
傅月庵:老共產黨員開的那家書店
傅月庵:書中自有小禮物,那些夾在舊書中的神奇寶貝
傅月庵一本讀書之書,告訴你如何與許多好書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