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先生側記:唯識·熊十力·牟宗三

南懷瑾先生側記:唯識·熊十力·牟宗三



南懷瑾先生側記:唯識·熊十力·牟宗三



唯識·熊十力·牟宗三

劉雨虹


其次再說「唯識研究」這樁事。


南老師講《論語》,講《孟子》,講《易經》,講《金剛經》,講《楞嚴經》,等等,都是講解或講述,但是每當講到唯識,他必定用研究二字,而不是講解。


後來我覺察到這個不同,曾向南老師請教,可能是我程度太差的原故,他沒有細說。但我以後卻特別留意有關唯識的問題。

中國的唯識學,是唐代玄奘法師和他的學生窺基法師貢獻一生心力的譯作。《成唯識論》本是佛學中極重要的論著,對人類意識有深入的根本探究,但卻深奧難懂。


以往這門學問只存在於佛學界,以及寺院的學者中。一方面因為這是玄奘留學印度帶回的佛學論著,另一方面是因為從前的佛教制度嚴格,寺院中的出家人許多都是通達儒、道的學者,他們本身學術水平就很高。


唯識學受到寺院外學者的重視不多,近代有位熊十力先生,他研究了唯識,並曾在北京大學講授唯識學。他也著了一部《新唯識論》,對唯識論有所批評。如果不是重視唯識,當然也就不會去研究批評了。


熊十力先生是廿世紀中國學術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之一。按照牟宗三先生的說法,自從明朝結束,乾嘉學問(派)形成後,中國的學統就斷了。清朝以來,全部的學問都沒有了,只剩下「說文」、「爾雅」。「說文」、「爾雅」能代表什麼呢?能代表科學、政治、經濟、宗教、哲學嗎?都不能。那中華民族的生命憑藉什麼來應付環境、應付挑戰呢?所以恢復這生命的學問,恢復這中國老傳統、大漢聲光、漢家威儀的,是熊先生;把從堯舜禹湯文武一直傳下來的漢家傳統重建起來,是熊先生的功勞。


牟宗三先生是熊氏入室弟子,在台港的幾十年中,對文化思想的貢獻,有目共睹,為大師級的人物。他個性爽朗直接,作風坦率而有原則。抗戰時期,梁漱溟先生提供他每月卅元,資助他研究,而被他拒絕了,因為梁氏有附帶條件之故。可見他不為金錢或權勢犧牲學術原則的風格。

尤為難得的是,他深解老師熊氏的特點與不同凡響處,但並不否認熊氏在學術上也有可爭議之處。不像有些做門人弟子的人,把自己老師捧得比聖人還聖人,有些人還搞些造神運動,把自己的老師比做神佛之類,而使他們的老師蒙羞。這是題外閑話。


牟先生在師大任教的時期,我家住在師大對面的麗水街。因每天下班懶於舉炊,就參加了師大教職員的伙食團,與牟先生同桌用餐頗久(記得是一九五四年)。


那時牟先生與張平堂都住在師大第六宿舍樓上的單身宿舍(現在的師大美術系的地方)。師大美術系教授朱德群、馬白水、趙春翔三人則有家眷,都住在一樓,各有一大間。趙春翔是我的姐夫,張平堂又是遠親,那時我又常在師大打網球,所以經常到第六宿舍去。


牟宗三、趙春翔及張平堂三人都愛下象棋,還時常連下通宵,黎明棋局結束,輸家請客吃豆漿油條。


我常在訪張平堂時碰見他與牟先生對弈。可能因為牟先生的影響,張平堂雖是體育系教授,對哲學書籍也產生了興趣,涉獵頗多。

牟先生後來赴香港大學任教,多年後退休再回台灣任講座,每逢他有公開講演時,我一定不會錯過。


言歸正傳,牟先生的老師熊十力先生所寫的《新唯識論》,分成兩部分,已出版的一部是「境論」,另有一部是「量論」。但「量論」熊氏始終沒有寫出來。牟宗三先生曾說自己「或可以寫出來」,但是他最終也沒有寫出來。


熊、牟二位都沒有寫出來,究竟是什麼原因?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他們治學的態度嚴謹,不肯輕率下筆。


以熊氏學養之深厚,曾說:「當今之世,講先秦諸子,只有我熊某能講,其餘都是胡說八道。」他自信如此,自負如此,但他的重要著作《新唯識論》卻受到不少負面批評。也許為此之故,促使他更有所深入思考,故而始終未寫「量論」。

學養了不起如熊氏,對唯識尚且如此慎重,不肯輕易從事,這更說明了唯識學之不易。所以南老師對唯識只用「研究」二字,其慎重也就不難想像了。


不過,牟宗三雖未寫「量論」,但在他後來的著作《認識心之批判》及《現象與物自身》中,一般認為,有所論述。


近幾十年來,西方心理學家發現,一般認為意識層次的深處有一個「自我」(Ego),並不一定是意識的底層,似乎還有更深的意識層面,所以有些學者的研究的方向,也伸入了唯識論。


依照唯識法相宗的說法,意識不是純用思想邏輯所能解說的,要自身修證功夫到了,才能真正了解,否則只是名詞的依文解義而已。


無論如何,這些都說明了唯識這門學問的深奧,輕率講述,恐有蠶吃桑葉而吐綠水之嫌,甚至有誤導他人之流弊。


本文選編自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劉雨虹先生著《禪門內外——南懷瑾先生側記》



南懷瑾先生側記:唯識·熊十力·牟宗三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南懷瑾先生的生平、事迹與學術研究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本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馬宏達:漫談價值觀的正反因果「四」
朱清時院士:科學與佛法 談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七」
南懷瑾老師:薛「學潛」著《易經數理科學新解》序言
南懷瑾老師:人生都在「惡作」中

TAG:傳承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華嚴宗祖庭唯識三十頌 第六講
作為唯識宗的祖師,玄奘大師最後往生何處?
跨越千年,我們與智者同行 一一 記宏濤法師宣講《唯識二十論述記》
三十五佛懺悔文蕅益大師:成唯識論觀心法要《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精髓只有兩個
三同書院-大藝唯識禪悅人生系列高端對話沙龍及展覽在北京坊舉辦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佛陀揭秘宇宙萬法的終極真相!
何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南師講唯識 真正覺悟 曉得現在還在夢中
【如是覺】在我們的八識田中,第六意識的分別心最強,唯識中說需將第六識轉化為妙觀察智,才有透視事理的智慧,請問妙觀察智有什麼特色?
佛教中的唯識宗與哲學中的唯心主義是一回事嗎?
唯識與唯心的區別
「萬法唯識」是《唯識宗》的廣告語嗎?佛教其他宗門同意這個說法嗎?
唯識經典直解 三種習氣
濟群法師:從唯識三性說起,認識你的「認識」
唯識工作室:葬火龍
南師講唯識 色境如夢是實證的境界
仁清法師:「唯識所變,唯心所現」
玄奘法師與法相唯識宗
「三界唯心」與「萬法唯識」有什麼區別?
要特別重視唯識正見的樹立和行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