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小兒自閉症的推拿調理方法

小兒自閉症的推拿調理方法

兒童自閉症,又稱為孤獨症,自閉症患兒的基本癥狀:社會交往障礙(眼不視人,目光迴避;不願交際,孤僻獨行,自我封閉;表情淡漠,精神抑鬱;急躁易怒,情緒不寧;聽而不聞),語言及言語發育障礙(無語,少語,獨語,語言重複,發聲怪異,吐字不清,言語難以理解),特殊行為表現(動作怪異,姿勢奇特,動作刻板重複,興趣狹隘,迷戀物品,行為定式,感覺遲鈍),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

自閉症患兒中,發現不少患兒身體素質較差,比如有的嚴重失眠;有的便秘;有的脾胃功能很差;有的遺尿等等。對於這些情況,可以適當為患兒進行推拿治療,改善身體素質,增強臟腑機能。 

小兒自閉症的推拿調理方法

說明:補脾土500次,清肝木、心火各400次,補肺金、腎水各500次。揉雙合谷、雙太沖各5-7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1、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補,補之恐動肝火。

2、清、補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節螺紋面)。

操作:順時針旋推為補,名「補脾土」,中醫功效等於吃人蔘、白朮;從螺紋面根部推向指尖(即離心方向——編者注)的直推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補,而少用清。

3、清、補肺經

部分:無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為清,名「清肺金」;旋推為補,名「補肺金」。「肺金」實熱症用清法,虛症用補法。

4、補腎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腎水與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為補,名「補腎水」。

注意:「水」宜補不宜清,補腎水相當吊鹽水與葡萄糖,也有健體與降熱作用。

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補,補後恐動心火。清肝木與清心火有清火、降熱功能。

6、合谷穴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鼻衄,齒痛,牙關緊閉,口眼歪斜,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

位置: 合谷穴,是因為他的位置在大母指和食指的虎口間,拇指食指像兩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在其中,故名。

7、捏脊

操作:以雙手拇指與食指併攏,從尾椎骨沿脊柱兩側向上捏,連皮帶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捏至頸部髮際處為止,以脊柱兩側皮膚微有潮紅為有效。

說明:捏脊多用於治療小兒積聚一類的疾患,如食積、疳積、嘔吐、便秘、泄瀉等,故又稱「捏積」;還可消除肝、脾腫大等諸多保健作用。

8、太沖穴

太沖穴的主治病症為:肝臟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位置:在腳大拇指和第二指骨結合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眾道妙方小兒推拿——小兒便秘很常見,推拿手法來調理
中醫推拿調理濕疹的方法是什麼
大便先干後溏會是脾虛嗎?附生活和小兒推拿調理方法
小兒積食,調理方法
調理脾胃的方法
眾道妙方小兒推拿——調理寶寶腸絞痛
小兒推拿之兒童體質調理
七步小兒推拿手法調理寶寶腸絞痛
調理慢性胃炎的方法
胃寒的判斷小方法和食療調理
食療小方法,調理腸胃緩解痔瘡
肝膽排毒的原理和調理方法
前列腺疾病自我調理,推薦5種方法
小兒推拿之健腦益智推拿調理
中國調理癌症的幾種方法
兒童調理也可以針灸推拿
目赤腫痛的調理方法
小孩推拿,調理孩子脾胃,不得不懂的捏脊正確方法
寶寶腸胃不好怎麼調理 三種食療方法推薦
脾胃虛弱的調理方法,五種調理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