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作業要補

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作業要補

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心理健康在一個人的健康中應該居於第一位。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和需求。與心理健康相關聯的教育、諮詢、培訓、治療等健康產業被稱為「財富的第五波」,發達國家的健康產業在GDP中占的比重為15%,我國目前只有4%—5%的比例。

近日,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科院深圳心身健康技術實驗室、中國網文明中華頻道主辦,以「健康中國、幸福人生」為主題的「2017首屆中國人生心理健康教育論壇暨生涯導師、家教導師認證培訓項目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來自心理健康領域的專家學者就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和人生科學課題研究,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的探討與論證。

據衛生部原副部長殷大奎介紹,我國精神障礙性疾病非常嚴重。被老百姓稱為精神分裂症的精神障礙性疾病、重症精神病有1600多萬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有心理障礙者至少5000萬—6000萬人。「我國的抑鬱症患者數量驚人,每年自殺未遂的100多萬,每年自殺致死的10多萬人。」殷大奎還指出,我國現在大量的心理障礙表現在睡眠障礙上,46.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而心理專家認為睡眠障礙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問題。

文化部原副部長潘震宙認為,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沒有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最終也是要出問題的。他提到近來網上報道的一個新聞事件,爸爸不準孩子看手機,把手機從窗戶裡面扔出去了,這孩子跟著從窗戶跳下去,當場斃命。「這個悲劇案例當然是個別的,做爸爸的太粗暴,沒有顧及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太脆弱,不能承受這種困難,不能面對這種挫折而選擇跳樓,從心理角度講,父子倆都有心理缺陷和心理問題。」

潘震宙強調,健康的心理首先要有健全的心智。做人要有健全的人格,不論什麼年齡段,都得處理你和社會環境的協調,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做人要有健全的意志,在任何階段都要敢於面對困難,能夠化解困難,面對困難,善於改變困難現狀。做人要有健全的情感,對親人、對朋友、對他人都要有大愛,要愛大自然、愛生活、愛人生。以上這些,除了先天遺傳因素起作用之外,更多是靠後天的教育培養。所以健康教育任務繁重,大有可為。

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李志海是「一個體系兩個主題」健康教育理念的倡導者,他認為:「一個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已經到來,一個人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即將以無限的活力,在人生生涯規劃事業發展中、在幸福家庭健康中國的建設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生涯規劃導師、家庭教育導師,將會成為社會的第三方力量,發揮出巨大的潛能。」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武維敏也表示,雙導師認證標準的出台,將力爭成為行業標準,為中國心理健康服務市場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標準。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11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你是合格的家長嗎
「家風家訓」進公園
陳賡:將軍教育家
呵護孩子的「成就感」
情緒與記憶的實踐探究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做最專業的良心教育
培養健康快樂優秀的孩子不可不知這幾個教育心理法則
教育心理概論 教育心理學如何 讓學生有效地學習!
營造更加健康有序的教育環境
立樂教育田會軍:編程教育的普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 是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責任!
一個安保科長的心理健康教育紀實
教育行業新變革——人工智慧自適應教育
作業幫一課:教育公益屬性是需求更是動力
美國教育為何能培養出超多科技牛人?因為孩子不用寫作業可盡情閱讀
中職教育需要適度「泛專業化」
孩子的教育是否需要專業性
教育時評:理直氣壯保護教師的職業尊嚴
教育是精耕細作
沒有好師資,哪有好教育
辦好教育要做好六項工作
教育 是否要讓學生心服口服
藝術教育不再是興趣培養
心理學為教育準備了哪些智慧
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