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容易「濕」的人愛得病,按6個穴位趕跑濕氣

容易「濕」的人愛得病,按6個穴位趕跑濕氣




莫名犯困、感覺嘴裡黏膩、身體沉重……這些「癥狀」可能是濕氣悄悄鑽進你體內所致。




俗話說「濕氣在,百病害,濕氣除,百病無。」 濕氣重的人,很容易被各種疾病困擾。《生命時報》

(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

邀請權威中醫專家,教你通過按揉穴位排出「濕毒」。








受訪專家: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 程凱

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 張湖德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副教授 侯中偉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科副主任中醫師 戴奇斌


江蘇省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 孫建華 劉成勇




5個特徵看你「濕不濕」



1

看體型


中醫認為,胖人多痰濕。因此,

體型偏胖、動作遲緩

的人多有內濕。



2

看舌頭


體濕的人觀察舌頭時會發現,

舌苔白膩或黃厚膩



3

看大便


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圓柱體、很通暢的,便後用一兩張手紙就能擦乾淨。一旦發現

大便稀薄、黏膩、不成形

,就可能是有內濕。



4

看起床狀態


有些人早上起床後,會覺得

很困、頭沉

,像有什麼東西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而且

痰多

,即說明體內濕氣較重。


5

看平時狀態


戶外濕氣一大,就覺得

胸悶氣短、身體沉、懶得動、不清醒,吃飯時沒胃口




中醫講「濕重如裹」,一種被包裹著、動不了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用水洗過但沒幹的襯衫那麼彆扭。




濕氣重,7大部位最受傷







頭部


濕氣侵入頭部,則出現頭暈、犯困、頭重如裹。




胸腹部


濕氣滯留胸腹部,則出現胸悶、胃脹。




消化道


影響食慾,不想吃東西,還會出現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馬桶壁。




泌尿系統


體內濕氣重,且喝水較少時,小便排出不暢,易導致泌尿系統感染。




關節


濕氣侵入關節,則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固定。




下肢


濕氣侵犯下肢,可出現下肢水腫、腳氣等癥狀。




皮膚


濕氣過大會刺激皮膚大力散熱,負擔加重,免疫力隨之降低。因此,痤瘡、皮炎、濕疹、癬都會不請自來。




按對穴位,無濕一身輕




都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除濕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堅持揉按身上這6個「排濕穴」,才能逐步把體內濕氣排出去。




豐隆穴


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位於外膝眼和外踝尖連線的中點。




它對脾胃兩大臟腑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是除濕祛痰主要的穴位,並有調和胃氣、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






陰陵泉


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取穴時順著小腿內側往膝關節方向摸,膝窩下凹陷處即是。




這個穴位能健脾益氣,促進脾運化水濕,經常按揉陰陵泉可健脾化濕,解決體內有「濕」或者水腫的問題。






中脘穴


位於腹部中線上、肚臍上4寸,即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中點,是胃的經氣彙集之處。




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虛弱、運化失調,都可以用中脘穴進行調理。






足三里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髕骨下緣往下4橫指、脛骨外側1橫指。




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有疏風化濕、調節機體免疫力、調理脾胃的作用。






復溜穴


位於小腿內踝和跟腱之間向上3指寬的地方。




「復溜」一詞中,「復」是反覆,「溜」是悄悄地散失,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蒸發上行。按揉復溜穴能刺激它使水分代謝正常。






曲池穴


曲池穴位於肘關節,彎曲胳膊肘時,肘橫紋末端的凹陷處即是。




曲池穴是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的地方,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可以清利濕熱,調理大腸氣血,對「濕熱」引起的蕁麻疹、急性胃腸炎效果很好。





按摩手法:點揉穴位




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按壓在穴位上,先垂直向下按壓,邊按邊揉,以產生酸、脹感為宜,每次按揉持續10秒後,漸漸放鬆,每個穴位上重複這個操作6~9次,每天可按摩2~3次。▲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它雖丑,卻是「濕毒剋星」,3天就能掃光身上所有濕氣
在開放式的陽台及屋頂養蘭花,如何留住濕氣!
老中醫口述!女人!這處!看起來越大越濃,濕氣就會越重!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濕氣重?「四大信號」說明你已濕邪入體

TAG:濕氣 |

您可能感興趣

自三月起、濕氣大漲!只需幾粒米,就能趕跑濕氣,簡單有奇效!
濕氣乃萬病之源,做到拍3窩、掐3穴,趕跑濕氣不再愁!
濕氣重的女人,堅持「3吃2不吃」,趕跑濕氣,還能丟掉水桶腰!
濕氣的「死對頭」,每天換著吃,趕跑濕氣和贅肉!
三伏天濕氣重,堅持做好3件事,多喝3種水,趕跑濕氣,水桶腰不見了
三月濕氣大漲!只需幾粒米,就能趕跑濕氣,簡單有奇效!
濕氣最「怕」遇到它!祛濕方法選的對,多年濕毒都趕跑,皮膚光滑細嫩!
濕氣不除百病生,每天按揉6分鐘,趕跑濕氣,肚子凹了一身輕鬆
濕毒重的人,每天吃一點「它」,幫你輕鬆祛除濕氣,趕跑大肚腩
濕氣的「死對頭」被發現了,堅持每天吃一點,趕跑濕氣和贅肉!
濕氣的天然「死對頭」,只要每天吃一點,濕毒和大肚子都趕跑
濕氣重怎麼調理,多種祛濕食物,泡水喝,7天趕跑濕氣,不生病!
中伏天,身體有4個表現說明濕氣很重了,多吃4種水果,趕跑濕氣
夏天祛濕的「旺盛期」,多吃這些「排濕天敵」,趕跑濕氣,還能瘦肚子
濕氣的「天敵」,只要每天吃一點,濕毒和大肚子都趕跑
6種食物助你打開身體的「祛濕按鈕」,趕跑濕氣,小肚子不見了!
濕氣的「死對頭」終於被發現了,每天堅持吃一點,趕跑濕氣和贅肉!
濕氣的「死對頭」,每天堅持吃一點,濕毒和大肚子全趕跑
女人這裡越「凸」,濕氣越重,每天喝水泡點它,趕跑濕氣悄悄瘦
濕毒的「剋星」被找到了,三伏天多吃點,排毒祛濕,濕氣水腫都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