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流沙河:理解《詩經》,需要懂天文學

流沙河:理解《詩經》,需要懂天文學

詩經點醒第十講《小星》完整版之四




流沙河:理解《詩經》,需要懂天文學


《國風·召南·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


「嘒彼小星」,這個「嘒」字是口旁,《詩經》中間有這個字,是寫的「蟬聲嘒嘒」,蟬子叫的聲音是一種小的聲音。對了,我們知道,我們聽到叫得很響那個,那個叫柞蟬,很大的黑蟬子,「嘎嘎」的聲音,吵得人煩。還有一種較小的「金蟬」,聲音「嚶兒嚶兒」,非常小聲的。那麼這個「嘒」是形容聲音的,放到這裡就不通。


齊、魯、韓三家詩的韓詩那一家,這個「嘒」字就不是這樣寫的,是另有寫法。是日旁,從日,嘒聲,「嘒」是聲音,是什麼意思呢?按照鄭玄他們的註解叫光線很暗。那麼馬上我們就曉得,這個「嘒」就是這個「晦」,晦暗的意思。


嘒彼小星,為什麼星要加一個「小」?就是我前面說的,和日、月比較起來,所有天空中間的星都叫小星,是很小。那麼小了光線就很暗,這個「嘒」就是這個晦,也就是這個晦。小小的星,光線不亮,所以後人根據「毛詩序」來理解這首詩,就說小星是那些賤妾,沒有地位的,陪國君的,是她們稱她們自己叫「小星」。


所以,從古到今,直到明、清兩代,外面又去結了個「小」,都叫「小星」。一般在私底下都稱某個女人是某人的「小星」,就是他的外室。這個「小星」已經成為一種代稱了,就是由於這個序是這樣講,而所有讀書人讀詩都這樣子理解。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古人讀的音跟我們今天略有不同,這個「星」跟「東」是同一個韻,「嘒彼小星,三五在東」,押著韻的。這個「三五」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沒有鄭玄的箋注,我們一定會理解為那些光線很暗的小星,三個、五個都在東邊。不是這樣的,為什麼不是這樣呢?因為詩歌的結構它很嚴謹,這兩段彼此要相應,因為第二段的這一個位置,一個是參,一個是昴,是天空很有名的兩個星座,那麼這「三」跟「五」人們馬上就懂了,不是三個、五個,「三」也是一個星座,「五」也是一個星座。


「三」的這個星座是叫「心」,夏天夜晚出現三顆,三顆是作為東宮蒼龍七宿的「角、亢、氐、房、心」,龍的星,三顆,所以叫「三星」,專門是一個星座。


「五」,五咮,五咮也是一個星座,這個星座是在春天夜晚天黑以後出現,在今天的天文學上面叫「赫拉克勒斯」星座,其中這五顆非常明亮,所以「三五在東」。我認為古人很多都沒有讀懂,因為這個古人有些不懂天文學,懂了天文學就曉得這個星座跟那個星座在天空中的距離。

比如這個「三」這個心,這一個星座和五咮這一個星座距離相當遠,不可能同時出現在東方,不可能的。是因為春天夜晚天黑了以後,首先出現的是一個「咮」星座,是南方朱鳥那個鳥的嘴巴,「咮」是嘴巴,其中有五顆。


這個「咮」出現在東方的時候,那一個心還遠得很,剛剛從地平線升起,哦,那個心還在地平線底下,根本就看不見,那麼這個意味著夜晚,春天的夜晚先是看到「五」這一個星座,五咮出現在東方,天黑了以後。

流沙河:理解《詩經》,需要懂天文學



流沙河,攝影:方正


然後要到後半夜才看得到這一個三心的這個星座,升起來出現在東方,中間的差距六小時,至少。就說的「五」這個星座,五咮出現在東方六小時以後,它都落到西方地平線上了,這個時候「三心」的這一個星座才在東方升起,所以「三五在東」不是說它同時出現,是說這些人在趕夜路,開始走上路的時候,東方一看是五咮星,就「赫拉克勒斯」,就是南方朱鳥,鳥的那個嘴巴。


至少還要過六個小時以後,「三心」才在東方升起,那麼他看見三五在東,先是看見五在東,後是看見三在東,其間至少六個小時,就說他一直在路上走,你看「肅肅宵征」,「宵征」就是趕夜路,這個「肅肅」是鄭玄說的形容走路快,那馬上我們就知道,所謂這個「肅肅」就是這一個「速」,走得很快,「肅肅宵征」就是趕夜路。「夙夜在公」,白天、夜晚都在公,按照「毛詩序」說的就是國君那裡,至少是晝夜趕路都為了要去伺候國君。


這就很奇怪了,這個國君,你既然按照孔穎達的說法有了個夫人,按照孔穎達說的他們的制度,前半夜是夫人陪著國君,後半夜才是夫人的各種妹妹,就是說那些貴妾些又來陪,那麼既然是這樣,說每個貴妾還有媵——丫鬟也要要來陪,這個國君這一夜就不要睡了,而且這個非常奇怪,說媵就是賤妾,要這些賤妾趕六小時的路,一小時走八里,六八就是四十八里,每個賤妾底下的是走新都那麼遠,喊她趕到成都來陪,陪鬼哦,這簡直太荒謬了,這幾乎不可能啊!


因為這兩個星座確實至少隔六個小時,正如這個參跟昴也是不可能同時出現,中間差六個小時,這就是幾乎都是通夜都在趕路。這講不清楚了,而且尤其荒謬的,古人他們拿著就說的「抱衾與裯」,就是這些賤妾不但從新都那兒趕起來,還要自帶鋪蓋,說這個國君都那麼邋遢,帶來的鋪蓋上面有沒有跳蚤,干不幹凈,難道夜晚去走哪裡檢查,萬一走幾十里遠去找一個農家妹子來,一會兒她揣把剪刀戳你一下。


所以這些你就知道,這個大小毛公,雖然他們有時候有的序也幫助了我們,但是這個事情簡直是頭腦之迂腐、可笑,完全不了解實際情況,讀書讀死了的人就是這樣,他們要這樣子解釋。

(未完待續,場地提供:言幾又)


【注】從2015年9月開始,騰訊·大家邀請流沙河先生講中國古典文化,主題為「詩經點醒」,預計十講,每月下旬在成都開講。此系列講座將陸續製作成視頻,在騰訊視頻播出。已播出視頻,點擊以下系列內容可查看:


1、《84歲流沙河妙解詩經,深八三千年前的貴族范兒


2、《在暴君秦始皇眼裡詩是首惡


3、《真實的孔子是看重情愛的


4、《讀懂〈詩經〉所必需的動物學常識》


5、《三千年前的古人也流行集體相親


6、《你這麼大了,要去相個親》


7、《3000年前男女相親的排場》


8、好好的愛情詩,被磚家們解釋得亂七八糟

9、在〈詩經〉里,我未看到半點奴隸社會的影子


13、《所謂文明,是指有歷史記載出現


15、韓非子認為商人和文人都是社會的寄生蟲


16、從一個字的讀音看甲骨文今日之傳承


20、《古代恭賀女神結婚只送木柴就夠了


21《秦始皇焚詩書後,這些古老風俗徹底消失了》


22《出現在多部古代名著中的水中仙子》


24不要以為嫁給了國王就能瑪麗蘇


25美女作家被打入冷宮後的抱怨方式


26《高富美不敵窮矮挫?敗給了衛庄公的審美觀》

27《古代美女,不看三圍看什麼呢?


28《從原始群婚到封建男權的姐妹陪嫁》


29、《捕魚季節為何成為男女相愛的最好時候》


30、《冷宮中的庄姜夫人,堂堂正正去找了一個女朋友》


31、《女眷搞同性戀,親兄弟相殘,這些都發生在國王家


32、《一個同性戀士兵所經歷的戰爭與愛情


33、把同性戀題材的詩選入詩經,請感受下孔子的胸襟


35、一個怕死的詩人被帶去打仗,他如何發泄負能量


41、《越先進的城市,裡面的愛情故事越多


42、《最早的詩是記錄實際存在的東西

43、漢代初年用〈詩經〉恢復傳統文化46《看瑞典人如何幫我們講解漢字》


47、古人「同姓不婚」造成的愛情悲劇


49、《國王只有一間廚房,請你過來和我一起吃飯》


50、《古代儒家強加給衛寡夫人的貞潔牌坊》


52、《國王喜歡的總是那一群小人


53、屈原之前的屈原,一個被後世誤作女人的大臣


54、一個備受欺壓的忠臣寫出來的詩


55、《古人只吃兩頓飯


56、《失戀的痛苦,豈是一頓飯能解決的?


57、詩經里的粗話,沒有禮教的古人

58、3000年前,父母就開始跟蹤女兒的約會了


59、古人如何幫大齡未婚男女解決問題


60、「野合」是古代允許的、不合婚禮的制度


61、《儒生將里有關男女之事的都改了


62〈詩經〉中愛情詩最多寫在河南


63、一對飲食男女的悲劇故事


64、《在古代,自由戀愛就叫「野合」 》


65、《古代男女住賓館時會發生什麼


66、詩經里的婚姻是真正的自由戀愛


67、《〈詩經〉女子如何吐槽無趣的婚姻

68、《從古至今,女子都用同一種方式罵男人


72、《〈詩經〉是秦始皇的頭號敵人》


【作者簡介】


流沙河|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詩人。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茂呂美耶:德川幕府將軍的一天
陸波:多少皇親國戚名士高僧,成就京城後海700年古寺奇譚
野島剛:修憲,「利劍終於出鞘」的安倍晉三
毛利:被老男人造出來的飯局姑娘
俞天任:能決定半島命運的,不包括換了總統的韓國人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茶道美學課:《詩經 大雅 棫樸》
茶道美學課:《詩經 大雅 思齋》
讀《詩經》,學做人,感悟《詩經》4大做人道理
讀《詩經》誦《楚辭》
知識文化: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你可知六子全書是什麼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菀柳》
《詩經》:不學詩,無以言
《說文解字》第85課:《詩經》「蔋蔋山川」,」蔋蔋「是何意?
古文典範《詩經》
《說文解字》第82課:《詩經》「黍稷薿薿」,「薿」是什麼意思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黍苗》
在語言的細微處尋覓詩意——《詩經?周南?卷耳》淺解
何新論學書札: 論《詩經》、乾嘉學及西方偽史學
焦作的美麗河流:詩經中的河流之大沙河
取熔經意,自鑄偉辭:楚辭開闢了《詩經》之後文學中的新天地
《詩經筆記》——簡說《詩經》
《詩經》里的愛情文字,太美!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漸漸之石》
讀《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解讀:《詩經》中的愛情之悼亡詩《唐風·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