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石門頌》臨習淺談

《石門頌》臨習淺談

《石門頌》為漢代著名摩崖石刻,其結字極為放縱舒展,體勢瘦勁開張,儀態飄逸自然。為漢隸中奇逸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隸中草書」之稱。楊守敬評云:「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我接觸《石門頌》較早,大概於15年前剛學書法不久就見到《石門頌》的帖子,當時總感覺這種隸書奇奇怪怪、別彆扭扭,沒有規範、成熟的蠶頭雁尾標誌,筆畫生澀,結體開張、恣肆,感覺既不美觀,也無規律可言。然,通過這些年對隸書的系統臨習,對《石門頌》的藝術高度愈加仰望,為其藝術魅力深深感染。現結合自己的學習,談一些淺顯體會。

一、初學者不宜臨習《石門頌》

《石門頌》為摩崖石刻,其點畫特徵從法度上來看,不是很嚴謹,不像《禮器碑》《曹全碑》《乙瑛碑》那樣,從字法、筆法包括章法上都有很規範的處理,便於初學者學習和理解。因此,一般初學漢隸不宜以此為範本,而應從比較規整一路的漢碑入手,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再攻此碑,自然水到渠成。

二、用筆看似簡單隨意,實為講究甚多

《石門頌》雖為東漢刻石,但用筆基本為篆法,除個別撇捺外,大多以中鋒行筆,逆入平出,無明顯提按,也無一般隸書之「蠶頭雁尾」,因此,其點畫乍看起來並無顯著特徵,像木棍一樣平直、硬朗,而此卻正是《石門頌》的特徵及妙處所在。若進一步觀察,不難發現,無論橫、豎、撇、捺、鉤,很少雷同,其「勢」存在著無窮的變化,這種千變萬化的「勢」無處不有,隨字而生,又極其協調統一,從而造就了《石門頌》的獨特風貌,而這種風貌決定了它獨特的用筆方法。因此,我們在臨習《石門頌》時,千萬不能誤以為其用筆簡單就草率下筆,要體察其細微的變化。要知道,越是在認為簡單的筆畫中寫出細微變化越不容易。《石門頌》的線條,如麻繩,似藤條,古拙遒勁,姿態萬千。在書寫時,每筆起處以毫端逆入,含蓄蘊藉;中間運行遒緩,肅穆敦厚;收筆復以回鋒,圓勁流暢。只有這樣,寫出的筆畫才能古拙自然,沉著遒勁和富於變化。

三、要體現率意和恣肆,但不可隨意和粗野

《石門頌》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恣肆率意,洒脫大度。學《石門頌》既要注意到它用筆的凝重遲滯處,也要注意到它的自然率意處,既要把握它結體的方圓開拓,也要把握它結體的大小錯落。由於其點畫瘦挺,體勢寬博,線條之間不那麼緊密;又由於其結字富於變化,甚至有些極為誇張,便顯得少嚴謹之「規矩」,而這種「松」和「亂」恰恰是恣態萬千之所在。譬如「履」「益」「誠」等字,好多點畫有意斷開,筆勢相左,但就整個字來看,搭配的極為得體,若把其排列規矩,筆筆粘合,則頓失情趣。然而,人們在臨寫《石門頌》,追求洒脫和恣肆的同時,往往會誇大某些字的結構和變形,不自覺的扭曲其藝術風格和特徵,隨意揮灑,滋生出臨習者的自然習氣。時常出現散亂欹斜、誇張變形、隨意和粗野,也就談不上洒脫大度、率意恣肆了。

四、著眼大局,抓住特徵,把握整體

作為摩崖石刻的《石門頌》,通篇字勢揮灑自如,縱逸多變,字隨石勢,參差錯落,縱橫開闔,意趣橫生。文中「命」「升」「誦」等字豎筆特長,與竹木簡牘中字的放縱寫法極為相似,亦為漢隸刻石中所罕見。臨習《石門頌》,在解決好基本的點畫、線條和字形結構之後,更要注重字形、字勢和其意趣、情調。要把重點放在線條質感的營造上,提升、錘鍊線條的藝術風格。《石門頌》雖然筆畫較細,但因削瘦而深沉有力,結體開闊恣肆,仍然顯得氣勢飽滿,神韻疏盪。臨寫時應注意這些方面的藝術特徵,從整體效果上去把握。

《石門頌》臨習淺談

《石門頌》

《石門頌》臨習淺談

臨摹作品

《石門頌》臨習淺談

創作作品

《石門頌》臨習淺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香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清高狂放的「揚州八怪」
吹牛大賽作品
張瑞圖草書鑒賞
方放書法作品,人美字漂亮!

TAG:書香書法雜談 |

您可能感興趣

漢隸《石門頌》臨習
宋畫臨習:《枇杷綉眼圖》
漢隸《乙瑛碑》臨習
漢隸《張遷碑》臨習
怎樣臨習《西狹頌》
孫曉雲談《聖教序》臨習要領
顏真卿小楷《麻姑仙壇記》臨習
《古詩四帖》臨習之(二)
王寵小楷《包山詩》臨習技法
落紙雲煙——張旭草書「古詩四帖」欣賞及臨習秘笈
鄧石如篆書心經臨習
南宋吳琚臨習米芾以假亂真,請看行草書《壽父帖》清晰大圖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欣賞及臨習秘笈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張景碑》臨習指導(高清拓圖)
《書譜》臨習技法四步走
怎樣臨習《麻姑仙壇記》
魏碑書法臨習:《元楨墓誌》《元騰墓誌》《孫秋生造像題記》
臨習《乙瑛碑》的字勢舒展
弘一書法「劍」字臨習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