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跑不快,可能是因為你步幅太大

跑不快,可能是因為你步幅太大

跑不快,可能是因為你步幅太大



要提高速度,要麼提高步頻,要麼增大步幅,或者兩者兼備。雖然一般都把步頻高的跑步方法叫做「步頻跑法」,步幅大的跑步方法叫做「步幅跑法」,但是具體兩種跑法的明確界限,卻沒有定義。仔細研究研究步幅和步頻,可以知道很多東西。


大多數跑友的步幅都太大


對於跑馬拉松,一般都認為比起「步幅跑法」來說,「步頻跑法」更好。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有什麼道理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大多數跑友都是怎麼跑的吧。

跑不快,可能是因為你步幅太大



基本知識:馬拉松的速度=步頻 x 步幅。


步頻與步幅這兩個因素,隨便提高哪一個都可以提高速度,但是步頻太高或者步幅太大來跑步,效率都不好。


這裡先說結論: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步頻和步幅。


所謂「適合」,就是按照那個步頻和步幅來跑,能量效率最高。能量效率通過測量消耗的氧氣來測量。


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跑友的步幅都太大。


下圖所示:在保持同樣的速度下,不同步幅和能量消耗的關係。


圖中的步幅和一般的概念不同,是指2步跨過的距離。


打星號的地方,也就是2步距離達到2m60cm的時候,氧氣的消耗量最少。但是很多跑友自然跑的時候,2步都在2.80M左右。

步幅太大,導致腳的著地點在重心的前面,著地時就會產生向後的力,像剎車一樣,所以能量效率差。對於長跑訓練,經常聽到教練說「加快步頻,再加快步頻」,幾乎沒人說「加大步幅再加大步幅」,也是這個道理。


一般都認為加快步頻,可以提高跑步效率。但是請記住,並不是說適合所有的人。


提高速度時的步幅和步頻


一般來說,加速時步頻會增加,步幅也會增大。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步頻就不能再變快,只能提高步幅。然後,到了極限的速度時,步幅就不能再變大,可再增加步頻。


關於步幅和步頻的關係,有如下的研究結果,選手在達到最大速度時,步幅和步頻的變化圖。


圖中左邊紅色縱坐標軸是步頻


右邊藍色縱坐標軸是步幅


下面黑色橫坐標軸是秒速


紅色折線圖是各速度下的步頻變化,藍色折線圖是各速度下的步幅變化。為了跑友們理解容易,速度換算成1公里的配速,步頻換算成1分鐘的步數來說明。


秒速2m/秒就是1公里8分20秒的配速,這時候的步頻是180步/分,步幅大約是1m。

速度提升為秒速4m/秒(1公里4分10秒),步頻幾乎沒有變化,步幅卻增到1.5米。


速度提升為秒速6m/秒(1公里2分47秒),步頻也沒有多大變化,步幅卻超過2米。


速度提升為秒速8m/秒(1公里2分5秒),步頻增加也不大,步幅還是繼續增加。


速度提升為秒速10m/秒(100米10秒的配速),步頻急劇增加,達到4步/秒(240步/分),令人吃驚的是步幅卻變小了。


在比賽的時候,一般跑友的速度都在1秒移動2-4米的範圍內,也就是每公里配速在410-820之間。在這個範圍內提高速度的話,主要不是靠加快步頻,而是靠提高步幅。


既然用3步/秒(180步/分)的步頻幾乎可以覆蓋所有的速度。所以也可以說180步/分的步頻就是個「標準步頻」。如果自己的步頻比這個低的話,最好可以先讓身體適應並記住這個步頻的節奏。


當我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一場馬拉松比賽時不難發現,第一軍團前幾名選手的步頻,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就連他們的步幅,也都是相仿的。我們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最優步頻」

跑不快,可能是因為你步幅太大



>>>>

那麼,我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最優步頻?


認識步頻


步頻,通俗易懂的解釋是,它就像音樂節拍一樣;如果一首曲子,它的節拍零亂不對應,那麼這首曲子就很難塑造出它想表達的音樂形象;而跑步中,如果我們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步頻,將直接影響我們的馬拉松成績和我們的PB。


在馬拉松界里有一個標準是:在跑步速度尚未達到秒速8米(1公里2分5秒)之前,其跑步的標準步頻應該是3步/秒(180步/分)。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人的步頻必須要達到180步/分;因為很多時候,步頻取決於一個人的身體條件、適應性、跑步技術等因素。


而「180步頻/分」是一個相對應的標準,我們在尚未找到自己適合的步頻前,可以用此標準來衡量和改進自己,以此來提高速度。


不過,如果在練習時不適應180步/分的節奏,覺得太快,也可以先讓自己的步調合上這個節奏。

跑不快,可能是因為你步幅太大



了解自己的步頻


訓練步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現狀,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進行一次低強度跑步,數一下你30秒跑了多少步,然後乘以2得到步頻。

近年來,帶計步器及運動手錶等工具,都可以輔助我們測量自己的步頻。

跑不快,可能是因為你步幅太大



優化步頻的方法


跟比自己快的跑友跑,來慢慢適應比自己之前的步頻更高的頻率


可參考短跑選手經常用的「標誌法」:按照一定的間隔放置標誌,讓腳步踏在標誌位置。如果是土路的話可以在地面上畫線來代替標誌。


按照固定的速度來跑,而標誌設的比平時的步幅要小一些,然後一直按照標誌來跑,自然步頻就上去了。


進行力量和耐力相關的肌肉訓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計劃 的精彩文章:

自我設限,你就不會跑得更好

TAG:跑步計劃 |

您可能感興趣

跑的慢,可能是因為你步幅太大了!
你是快步頻跑者,還是大步幅跑者?
跑了這麼久,你知道究竟是大步幅好,還是小步幅好嗎?
跑步時應該是大步幅還是高步頻?為什麼?
跑步步幅大好還是小好?該如何避免受傷?這些你都知道嗎
「你的步幅不要超過你的腿長」
別瞎跑了!跑步不懂步頻和步幅,怎麼跑出好身材?
這些大步幅跑步的危害,一直都被你忽視了
跑步,步幅與步頻誰更為重要?
先練步頻還是先練步幅?答案可能很簡單,但你知道為什麼嗎?
「高效」的大步幅,是如何做到的?
跑步步幅計算公式,跑步一步跨多遠,根據你的身高算出來
小步幅慢跑到底好處有多大,這3點好處告訴你
在受傷之後要時刻警告自己:減小步幅,提高步頻!
大連一方進步幅度堪比恆大,完成保級已毫無難度
快走減肥更有效?理想的步幅是65厘米
太陽老闆:球隊進步幅度未達到預期,需要做出改變
比較安全跑步方法:減小步幅,增高步頻!
抓住機會表現自己!周琦進步幅度讓人欣喜 他已不是那個「周排骨」
步幅過大易致跟腱炎 平時需加強腳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