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擔心沒鎖好門,回去檢查才能放心!這是怎麼了?
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有類似的經歷。火急火燎地出了門,但剛到樓下就開始擔心門鎖好了嗎、煤氣關沒關、燈是不是還開著等等這些問題。越想越不放心,於是又趕緊跑回去再確認一遍……
折回去一趟,累不說,還耗時間。本來能趕上那趟車的,但回去檢查一下就趕不上了,接下來心情肯定會被影響。這時候肯定有人想說「早點出門,把時間留夠就行了」,辦法沒毛病,但如果經常這樣呢?
是不是得懷疑懷疑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呢?比如,網上有不少類似行為的人說,這可能是「強迫症」。
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組以強迫癥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屬於輕的精神疾病。
其癥狀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
強迫觀念,是指反覆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懷疑,懷疑沒鎖好門、懷疑沒關煤氣等。如果沒有及時檢查確認,就可能會一整天都不安地想著這件事。
強迫行為,是指反覆做一些沒有必要的動作,比如反覆地洗手,反覆地計數等。之前有聽過,一個女孩每天都要洗無數次手,每次都要幾個小時,洗的手都破了,還是停不下來。這種就屬於強迫行為。
如何判斷強迫症?
看到上述的界定,不少人心裡肯定會犯嘀咕。上面的癥狀我好像都有些,但是沒那麼嚴重,那還屬不屬於強迫症?
其實,可以說人人都可能會有強迫現象。一般來說,這種強迫現象程度輕微,持續時間短,不引起嚴重焦慮等情緒障礙的話,就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但如果滿足以下4點,那麼就很有可能是強迫症:
√該現象是否反覆、經常的出現;
√這些重複動作、行為本身是否讓其感覺很痛苦、難過;
√這些重複動作、行為是否影響到了其工作、生活;
√意識到自己的這些行為不合理但是無法控制;
如果你還不能確定,那麼我們來做一個測試。
強迫症自測
看看自己是否有以下特徵,答案為「是」得2分:「否」得0分,「偶爾」得1分。(準備好紙和筆,為自己打分)
答完後,將所有的分數加起來:
0~8分:心理非常健康,請你放心。
9~16分:大致還屬於健康的範圍,但應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師、朋友或同學聊聊。
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強迫,應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調適,或找心理輔導老師幫助你。
31~40分:你已經有了某些強迫行為,應找專門的心理醫生進行檢查治療。
41分以上:有較嚴重的強迫行為,應及時找專門的心理醫生治療。
最後,如果你只是經常會感覺門沒鎖好的話,可以這樣做。
1.鎖好門後拍張照,擔心的時候拿出來看看。
2.鎖門時笑一笑或者做些奇怪的動作,這樣就很容易想起來了。
3.如果鎖門時有別人在旁邊時,擔心時可以找他對證。
再強調一遍,這種輕微地、沒有嚴重影響到生活的、不會感到痛苦的,不屬於強迫症範疇。
如今,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不少人說自己是「強迫症」。久之,不了解的人們可能會覺得強迫症沒那麼嚴重吧。但事實上,真正的強迫症患者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
所以,不要拿強迫症開玩笑了,強行給自己貼上這個標籤,並沒有很可愛。健健康康不好嗎?


※聽說你得了「五月病」?這到底是什麼病?
※刷牙先刷左邊還是右邊、牙刷要不要先蘸水?看看你都做對了嗎?
※他們說:吃這些蔬菜後曬太陽,更容易變黑!因為它感光
※「慢性咽炎」癥狀纏綿,無法治癒?保養是關鍵!
TAG:健康問診 |
※孩子被欺負了,這哪能忍?除了「打回去」,還可以這樣做
※被狗咬了可不能咬回去,但要是被豬拱了怎麼辦?拱回去呀!
※開心一刻:我看這妹子撿回去洗洗還是可以的,怎麼沒人要呢?
※柴犬想帶玩具回去睡覺,卻被門洞卡住了,好想幫它一把!
※憋回去的屁去了哪?看完再也不敢憋了…
※憋回去的屁,都去哪兒了?看完再也不敢憋了
※不是不想回,沒錢哪敢回去?
※憋回去的屁都去哪了?看完讓你再也不想憋屁
※為什麼你總是肚子先胖起來?怎麼才能瘦回去?
※「孩子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嗎?」這或許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
※憋回去的屁去哪了?看完我打賭你再也不會憋了……
※怎麼吃出來的高血脂,教您怎麼「吃回去」!這些降血脂的辦法,好好吃就能辦到!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家長還能這麼做!
※開心一笑:王總,快回去吧,等下嫂子又不放心了……
※懷孕皮膚變好會不會又變回去?這位寶媽的回答夠扎心
※如果知道憋回去的屁去了哪裡,你恐怕再也不想憋了…
※「你就是這樣養大的,不也挺好!」,再聽到就這樣懟回去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碰到說健身沒有用的人,應該怎麼樣懟回去?
※「憋」回去的大便都去哪了?很多人都想像不到,看專家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