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了解節氣


點擊上方「藍色文字」


即可關注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編者按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的第8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2個節氣,按農曆,它稱「四月中氣」,是四月的標誌(即:有小滿的月一定是四月)。按公曆,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


小滿


滿而不損/盈/溢也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節氣文人畫《小滿》 朱樵


古書稱:「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北方(特別是中原一帶)冬小麥等夏熟作物子粒開始飽滿,但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滿」。農諺有「小滿小滿,麥粒漸滿」的說法。


不過二十四節氣里只有「小滿」,沒有「大滿」,因為半個月後麥粒大滿,就要開鐮收割了,那個節氣叫「芒種」,因此民間又有「小滿不滿,芒種開鐮」的諺語。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在南方地區,小滿還有「小滿小滿,江河漸滿」的說法,反映了這時南方降雨增多的氣候特點。


確實,從小滿開始,全國各地漸次進入夏季,雨量越來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漸上漲。當然,北方這時還沒有真正進入雨季,小麥剛進入乳熟階段,有時會受到乾熱風的侵害。


小滿


物候與花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小滿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這是說小滿節氣中,苦菜已經枝繁葉茂,而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此時麥子開始成熟。舊時有在小滿吃苦菜和嘗新麥的習俗,吃「苦」嘗「新」,一些植物枯死了,一些植物成熟了,枯榮有度。小滿時節,總是那麼充滿禪意。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小滿


(Lesser Fullness)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節氣文人畫《小滿》 朱樵

圖片來源:《二十四節氣國畫圖冊》


花信,本節氣無花信。按自小寒至穀雨,一百二十日,八個節氣,我國古代以每五日為一候,計二十四候,人們在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應一種花信,稱之為「二十四番花信」。


小滿


相關習俗


小滿是個物候類節氣。二十四節氣大都可以顧名思義,但是小滿卻有些令人費解。事實上,小滿是指麥類等夏熟作物灌漿乳熟,子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比如農諺有言:「小滿不滿,麥有一險。」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另外,小滿亦可指水田的水已盈滿。這主要體現在南方地區的農諺里,比如「小滿不滿,干斷田坎」,比如「小滿不滿,芒種不管」。用「滿」來形容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前後,大多數地方平均氣溫高於22攝氏度,農業生產的夏收、夏種、夏管的工作從此時展開,農事活動進入繁忙的季節。因此,小滿是收穫的前奏,也是炎熱夏季的開始,更是青黃不接的時節。相關民俗都與之相關。


動三車:祝水源涌旺

過去,以水車車水進行灌溉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這裡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此時,農田裡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不能斷水,農民忙著踏水車翻水。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古人相信萬物有靈,水車也有靈。這時的民俗主要是祭車神。傳說車神為一條白龍,小滿時節,農家在車水前於水車的車基上放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表明了農民對水利灌溉的重視。


另外,在浙江海寧,小滿時節,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要舉行「搶水」儀式。這個儀式,多由年長執事者約集各戶,確定日期,安排準備,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動,燃起火把。待執事者以鼓鑼為號,群起以擊器相和,踏上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那麼,為什麼還要動油車和絲車呢?


小滿也是油菜籽成熟的時節,人們將油菜籽收割回來,送至油坊,啟動油車榨油,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是為動油車。


至於動絲車,是指小滿前後,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絲。

祭蠶神:願天佑養蠶


據清代蘇州人顧祿的《清嘉錄》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可見,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等待著收穫的日子快快到來。


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絲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蠶很嬌貴,很難養活。氣溫、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長。由於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農曆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祭祀蠶神。


小滿節時值初夏,蠶繭結成,正待採摘繅絲,栽桑養蠶是江南農村的傳統副業,家蠶全身都是寶,是鄉民的家食之源,人們對它充滿期待和感激。於是這個節日便洋溢著濃郁的絲綢民俗風情。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另外,在祈蠶節期間有涼炒麵的習俗,將四月麥磨成粉,炒熟,待冷卻後和糖拌而食之,稱涼炒麵。其味香、甜,其面韌、軟。此外民間各地還有斗蠶、畫蠶等民俗活動。

吃苦菜:救青黃不接


小滿時節,麥類、穀物等農作物子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恰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而田間地頭的野菜正蓬勃生長,採食野菜來度過饑荒,自是順理成章之事。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所謂「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唐風·采苓》有言:「采苦采苦,首陽之下。」據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饑。


苦苦菜被譽為「紅軍菜」「長征菜」。「苦苦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場,英勇殺敵打勝仗。」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苦苦菜遍布全國,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陝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中國著名烹飪學者聶鳳喬先生,1958年在寧夏發現了開黃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葉片大,莖稈脆,苦中帶甜。


苦苦菜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鹼、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綱目》載:「(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慾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腌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有的人還將苦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麵,各具風味。


以前吃苦菜是為了充饑,如今小滿時節吃苦菜,卻是為了嘗個新鮮,清除體內油膩。烹飪方法有清炒、涼拌、炒肉、腌制、做湯、做餡種種。有童謠云:「甜苦菜、麻苦菜,孫子鏟來爺爺賣,賣給城裡的老奶奶。老奶奶,笑獃獃,說它好吃是好菜。」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農曆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等


圖片來源:部分源於網路


民俗學論壇


微信號:folklore-forum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投稿 | 合作 | 交流 | 聯繫


folklore_forum@126.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蕭放】歲時節日
論民間故事的「改寫」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話語系統
馬鞍托起游牧文明
生態民俗鏈和北方民間信仰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小滿小滿,幸福滿滿
小滿小滿,幸福美滿
小滿小滿,穀粒漸滿,江南落雨,入夏當時
小滿,小得盈滿
小滿|月滿則缺,水滿則溢,小滿甚好
小滿:小得盈滿
小滿-將滿未滿
小滿時節,鴻運到,福氣滿滿,財富擠滿小金庫的3大生肖
小滿,茶不滿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小滿,麥粒漸滿
小滿即圓滿,人生最妙在小滿!
今日小滿:人生不求太滿,小滿即是圓滿
今日小滿,小得盈滿
小滿:人生小滿亦足矣
今日小滿,快樂滿滿,幸福美滿!
小滿:小確幸里的大美滿
《周易》說小滿:人生不求太滿,小滿即是圓滿
小滿養生,元氣滿滿
諺語結合實際漫談,小滿大滿江河滿
今日小滿 將滿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