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制綠葉菜加鹼不發黃
文/冰禪
綠色蔬菜經過烹調,往往會變成黃色,失去原有的鮮艷。如果在烹調中加入一點小蘇打或食用鹼,蔬菜原有的綠色不但不會褪去,反而更顯得碧綠、透明。比如,調韭菜餡時,放幾滴蘇打水,會使韭菜餡碧綠,做成包子久蒸也不會變黃。
烹鯉魚巧去酸筋除土腥
文/張遠傑
鯉魚的土腥味較重,在烹調前若能除掉魚體的兩條酸筋,便可大大地降低土腥味。其方法是在魚腮後和接近肛門處分別直切一刀,深至魚的脊骨,然後用刀拍一下魚肉,酸筋就露出了頭,用一手捏住一條酸筋,另一手拍魚身,即可慢慢將它拉出。
以同樣的方法來去掉另一條酸筋,這樣鯉魚做出來土腥味就不那麼重了。
宋代人是這樣煎豆腐的
文/陳榮安
煎豆腐看似平常,但在歷史上的佳肴,則是赫赫有名的「東坡豆腐」。其燒法記載於宋代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一書中:「豆腐、蔥、油煎,用研榧子(榧音fěi,香榧,植物名,也叫野杉,果實叫榧子)一二十枚和醬料同煮。又方:純以酒煮,俱有益也。」
這裡邊介紹了兩種烹飪方法。第一種方法中的蔥,大蔥、小蔥皆可用,滋味也不同。如果是用大蔥,其味平、甘而性溫,氣香濃郁醇厚,有解腥及殺菌的作用。要是改用小蔥,宜取蔥白部分,味脆且有潤感,能收和事(蔥也叫和事草)之功,具袪風發汗、解毒消腫之效。其中提到的榧子,又叫赤果,以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所產最佳。
第二種方法是說,豆腐完全用酒煎,不光營養豐富,而且別有滋味。
事實上,所謂東坡豆腐為蘇軾所創,或有假借偽托之嫌。不過蘇軾與豆腐倒是挺有淵源的,他曾寫出「煮豆作乳脂為酥」的詩句,還喜歡吃蜜漬豆腐。而用榧子一起煎出來的豆腐偏甜,至少應是合其脾胃的。


※有心臟病還能做疝氣手術嗎?
※18年,他把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了40%
※小兒野生蘑菇中毒如何急救?
※除濕清熱食薏米
※坐月子的是是非非你辨別對了嗎
TAG:保健時報 |
※光吃綠葉菜也不健康,吃菜就得講究個「五顏六色」
※不起眼的紅薯葉才是真正的綠葉菜之王
※綠葉菜放久變黃,會亞硝酸鹽超標嗎?營養師告訴你這種蔬菜怎麼吃
※去除綠葉菜殘留農藥的清洗方法,這樣炒綠葉菜,口感清甜不苦不老!
※吃綠葉菜也可補鈣?鈣含量不輸牛奶
※上班帶飯不宜帶綠葉菜
※只有綠葉菜才是蔬菜?吃蔬菜要重「色」
※綠葉菜上藍色綠色顆粒,到底是什麼?吃這樣的蔬菜會不會危害健康
※得了脂肪肝咋辦?每天拿紫甘藍、番茄和綠葉菜涼拌菜,對肝臟很好
※綠葉菜讓你遠離糖尿病
※多吃綠葉菜,少得脂肪肝
※協和於康:光吃綠葉菜也不健康,蔬菜秘籍在此!
※春天最適合用來包餃子的3種「綠葉菜」,又香又營養,拿肉都不換
※媽媽最愛孩子吃的綠葉菜是它,明亮雙眼,促進身體發育
※常吃綠葉菜降血壓,教你3種綠葉菜的吃法。養生從三餐開始!
※春天最適合用來包餃子的4個「綠葉菜」,噴香有營養,拿肉都不換
※這樣給孩子吃綠葉菜,補鈣效果不比牛奶差!
※這種伊朗來的蔬菜,一吃就麻嘴,卻被稱為「綠葉菜之王」
※吃綠葉菜也可補鈣?專家:鈣含量不輸牛奶
※營養界的「綠葉菜王」!農曆九月食芥藍,潤秋燥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