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樣的膳食結構更有益於中國人?聽營養專家說個性化營養

什麼樣的膳食結構更有益於中國人?聽營養專家說個性化營養

防晒指數為15的防晒霜幾乎能完全阻斷維生素D在皮膚中的合成。

在坊間,有關營養的話題幾乎每天都會在餐桌被提及。究竟應該怎麼吃才有營養?那些主要根據西方人的研究制定的標準和推薦,真的適用中國人嗎?今天,中國營養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前夕,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公眾科學日活動中,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專訪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特聘研究員林旭,她同時也是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基礎營養分會主任委員。

作為50後的林旭研究員雖然工作繁忙,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身材還特別挺拔,神采奕奕。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吧,有些觀點可能會顛覆你以往的認知。

維生素D不是晒晒就有的,胖子更缺

維生素D缺乏是一個全球普遍關注的營養問題,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的維生素D研究起步較晚,迄今仍缺乏全國性的數據。在前期的京滬中老年人群隊列研究中,他們發現維生素D缺乏在中老年社區人群高達94%,能顯著增加代謝綜合征風險,並在肥胖人群中與胰島素抵抗呈顯著負相關。同時他們還發現維生素D缺乏能增加中老年人群的肌肉丟失相關。

然而,目前根據西方國家數據制定的我國維生素D的參考攝入量及臨床診斷標準能否適合中國人國人仍不清楚。在中科院的資助下,他們首次在亞洲人群中開展了兩項隨機雙盲維生素D干預研究,研究劑量效應,副作用和遺傳和年齡肥胖等因素對干預有效性的影響程度。他們發現即使按照我國推薦干預攝入量的5倍(可耐受最高攝入量)進行維生素D干預20周後,仍有25%的研究對象缺乏維生素D。

人體80-90%維生素D是經皮膚合成中獲得的,但並不是晒晒就有的那麼簡單。我國有3億多人居住在北緯37度的高緯度地區,居民冬天就算曬太陽仍無法通過皮膚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 。此外,傳統的崇尚「美白」的文化,經常採用防晒措施阻斷了皮下維生素D的合成,例如,防晒指數為15的防晒霜幾乎能完全阻斷維生素D在皮膚中的合成。而在膳食方面,我國居民日常膳食中缺乏富含維生素D如金槍魚、鱈魚等深海魚類,而且不像美國等西方國家那樣有維生素D強化牛奶等食物;加之現代人接觸陽光和戶外活動的機會大大減少;因而諸多因素都有可能增加中國居民維生素D缺乏的風險。與此同時,在他們最近的干預研究中發現在評估維生素D的生物利用率時,由於中國人的維生素D結合蛋白的單體型的分布頻率和親和力均與白人和黑人均存在顯著差異,因而需要採用有別於白人常用的檢測方法。除了種族間的差異,在他們最近的干預研究中,他們還發現個體遺傳因素對干預效能的影響大於非遺傳因素如干預前的維生素D缺乏程度、性別和肥胖程度。發現超重和肥胖個體需要補充更多的維生素D才能達到正常體重個體同樣的血液濃度。這也提示了個體化營養的必要性。

「好脂肪」和「壞脂肪」,全穀物和精製碳水化合物

在2015年發布的《美國膳食指南的科學報告》(報告)中建議解除每日膽固醇攝入量300毫克的限制、取消了脂肪佔總膳食攝入的能量比例引起廣泛的關注。曾經過於簡單化的飲食指南,造成了「脂肪都是壞的」等誤導性效應,而所謂「低脂」食物時,往往添加不健康的糖和精製澱粉來替代食物中的脂肪。然而國際多個大型隨機干預試驗和大規模長期人群的追蹤研究數據,證實了來自堅果和橄欖油的健康脂肪對人體健康有益,並發現了添加糖尤其是含糖飲料以及工業源反式脂肪的損害作用。因此,最新版的《報告》倡導攝取植物源的」好脂肪」,降低反式脂肪並避免以高糖低脂食物來替代飽和脂肪,並在限制總卡路里攝入和主要來自動物脂肪飽和脂肪酸的同時,取消了膳食脂肪攝入比例和對膳食膽固醇攝入的限制。雖然大量攝入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對健康有害,但全穀物等碳水化合物如卻對健康有益。

美國健康膳食建議的變更對於中國居民有怎樣的借鑒意義呢?近年來,中國經歷了快速的營養轉變,即動物性食物、膳食脂肪和精加工穀物的攝入顯著增加。中國居民日常所需能量的30%來自大米,而近年來的大米加工愈發精細化。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我們一直提倡的高碳水化合物/低脂的膳食結構,反倒會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例如,在上海女性健康研究追蹤,74%的血糖負荷源於大米,而隨著大米攝入量的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也顯著升高。在多個國家的薈萃分析中也發現,上海女性的發病風險最高可達55%,比其他種族都要高。而在林旭組研究在京滬中老年居民隊列追蹤研究中運用代謝組學研究方法發現隨著居民膳食碳水化合物/脂肪比例的升高,體內脂質合成通路產生的脂肪酸含量顯著增加;這類脂肪酸能顯著增加6年後的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而低碳高脂膳食干預與高碳低脂+限制能量組在具有相似減少體重的作用,而且只有低碳高脂膳食干預能顯著地改善血脂異常而且也能抑制體內脂質合成通路產生的脂肪酸的水平。此外他們也發現糙米干預能顯著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血壓異常,而亞麻子、核桃干預則能顯著逆轉代謝綜合征患者的向心性肥胖等代謝風險因子。

與此同時,林旭研究員的團隊通過與國際基因聯盟(CHARGE) 的合作開展的飽和、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全基因組研究中也發現在中西方人群中有多個與脂肪酸代謝相關基因結構存在顯著的差異。而在反式脂肪酸等的膳食來源、人群分布特徵以及與疾病風險關係方面中西方人群也存在差異。例如,美國的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有80%加工來源(氫化植物油),20%自然來源(牛羊肉和奶製品)。加工來源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和糖尿病風險。而京滬人群的膳食中反式脂肪酸主要源於奶製品,並能降低6年後的代謝綜合征和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此外他們還發現個體之間在遺傳背景方面的差異,如FADS1 基因的相關變異位點對血脂的不良影響只有在多不飽和脂肪酸如18:2n-6 或18:3n-3 含量較低時才顯現,即這些個體需要攝入更多的好脂肪才能抵消基因的壞影響。

合理膳食效果等同於降血壓葯

是不是內心有點小小的絕望?畢竟基因是與生俱來難以改變的。不過,林旭研究員介紹,不同的環境暴露、不同的膳食會改變表觀遺傳和基因的表達等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和健康。

例如我國的「大慶研究」,與芬蘭的「糖尿病預防研究」和美國的「糖尿病預防項目」研究一起,被國際上譽為「糖尿病預防的里程碑」。大慶研究是全球首個而且是隨訪最久的糖尿病預防的隨機臨床試驗。該研究通過對2型糖尿病高危個體進行了6年的生活方式干預和20餘年的隨訪發現:對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如果不干預,在20年中有92%的人患上糖尿病,但在接受了6年的生活方式干預後,其20年後可降低糖尿病發生率43%,甚至比抗糖尿病一線藥物二甲雙胍更有效(僅降低了31%),首次證實了糖尿病是可以通過健康生活方式來預防。

而由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資助的多中心隨機對照干預研究證實,富含蔬菜、水果、全穀類以及低脂乳品的膳食方法阻止高血壓飲食,是目前唯一正式納入美國最新高血壓教育計劃手冊的飲食療法,已與運動一起成為了高血壓的一線治療方式——堅持食用2周後能降低8-10%的血壓,其效果等同於降血壓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也連續5年將這一飲食作為1812年至2012年的200年中取得的重要醫學進步之一。

林旭研究員說,生命科學進入了後基因組時代,以促進健康、防治疾病為核心目標的「營養與健康醫學」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合理的營養不僅為人類的生長發育和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是國際公認減少肥胖、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腫瘤等相關風險因素最為有效和節約的方法之一。

大型營養隊列和干預研究非常缺乏

「量體裁衣」對於營養攝入來說同樣適用。林旭研究員說,作為每日平均膳食營養素攝入量的參考值在理論上可以滿足97-98%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的健康個體需要量。但這些膳食推薦模式都基於假設這是一個均一分布的正常人群的基礎上。

個體化營養,正是指依據人群不同特徵(性別、年齡、民族)、特殊人群(孕婦、兒童和老人)的遺傳基因、代謝表型和生理周期為其提供最優化的營養組合。因而,「營養基因組學」和個體化營養被《自然》雜誌列為國際營養科學發展前沿。美國營養學會也將「個體化營養」研究作為六項亟需投入大量經費並將會產生巨大社會效益優先發展的領域之首。

目前在大隊列中運用多組學大數據的精準營養研究仍在起步階段,現有的多組學隊列研究主要的研究局限於歐美人群,由於中西方人群在遺傳背景、膳食結構和生活方式、代謝表型,以及疾病易感性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我國亟需通過在大型流行病學隊列和干預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多組學的方法深入地了解中國人群和亞人群的營養需求;解析形成群體/個體間與營養代謝應答多樣性和疾病易感性差異相關的生理學基礎,從而為實現「營養個體化」和「精確」的營養推薦和營養干預方案的制定提供循證依據。

不過,目前除了與國外合作開展如葉酸預防出生缺陷和補充葉酸防治腦卒中和低鹽預防高血壓等研究外,由於缺乏長期的投入,我國目前大型營養流行病學隊列追蹤和干預研究寥寥無幾。循證醫學體系中,多中心隨機對照營養和生活方式干預研究能夠提供最高等級的證據,我國目前恰恰最為缺乏這類研究數據。

據介紹,林旭研究員團隊正努力建立萬人紅細胞脂肪酸譜和離子譜資料庫。該項目通過與牛津大學的合作,源於「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是由牛津大學和中國CDC等單位合作的超大型心血管病隊列,該研究對全國51萬居住在10個省區的35-74歲的城鄉居民進行了追蹤。

營養是一首交響樂

林旭研究員一直難忘,她的導師、康奈爾大學考林·坎貝爾教授說過一句話——營養是一首交響樂,其對人體的健康取決於每個音符,是一個健康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合力的結果。

作為一名營養學家,林旭研究員還分享了一些營養之道。第一、攝取多種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和水果,全穀物如全麥麵包,少吃精米精面和不喝含糖飲料。第二、適當吃一些堅果。比如亞麻籽、核桃等。分析發現,亞麻子木酚素能顯著改善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炎性水平;亞麻子、核桃的干預可以顯著降低代謝綜合征患者的向心性肥胖。有的人喜歡吃飽飯後再吃上一點堅果,這是在做「加法」了。正確的吃法應該是用堅果來替代其碳水化合物和紅肉等,這樣總能量不變。第三、堅持運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比「維生素C」還重要的營養物質,你會吃嗎?
營養美味的海鮮 原來做成火鍋也好吃
長在朽木里的「蓮花」,不僅營養豐富,還有很強的抗癌作用
黑絲女僕裝日本最清純Coser伊織萌微博曬自拍 又要補營養了
菌菇燒賣,營養均勻又美味

TAG:營養 |

您可能感興趣

牛奶和奶粉哪個更有營養?聽聽營養專家是怎麼說的!
營養餐這樣做,美味又營養!
營養愈多愈好?還能抗癌?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營養專家告訴你保護心臟最有效的食物
紅棗的四種營養搭配 這樣吃營養健康有保障
營養不良不是瘦人的專利,胖人也會營養不良?
更年期女性怎麼吃才營養?營養學家這樣講!
胡蘿蔔怎麼吃最有營養?專家:生吃營養好!
這些食物連營養專家和食物專家都不會吃,你有中招嗎?
飲食結構不對,練也白費——健身人群營養需求
大豆有哪些營養成分?大豆怎樣吃最有營養?
哪些飲食習慣會造成男性營養失衡?
夏天隨便吃5種食物會讓人中毒,有你愛吃的嗎?聽營養專家解讀
豆腐怎麼做有營養 豆腐的營養有哪些
經常食用花椒,身體會有這五個驚人的變化,營養學專家都認可!
香菇的營養價值、食療功效及保健作用,怎麼吃香菇最有營養?
營養專家說:人天生不是肉食動物
什麼樣的早餐最健康?營養專家:反正不是你常吃的這4種
肥豬肉入選世界十大最有營養食物!這樣吃才有益健康
健身的入門者營養餐食,補充好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