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動氣傷身發火傷肝 養生心得你了解嗎?

動氣傷身發火傷肝 養生心得你了解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人動不動就愛生氣,發火,哪怕是一些小小的事情也足能讓其大發雷霆。殊不知,正在這生氣發火的一舉一動間,也為你的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

中醫認為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變化,其中怒、喜、思、憂、恐為中醫上所說的「五志」,五志與五臟有著密切的聯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故對那些輕易就愛生氣發火發怒的人來說最容易傷肝。所以不要小看自己情志的的微妙變化,它會直接關乎著你自身的健康狀態。

在中醫上講的「五志」中,其中「怒」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情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現的氣憤不平、怒氣勃發的現象。怒證則是指由於過度發怒使人體氣機失常而出現的以胸脅悶痛為主要表現的證侯。

怒證的臨床表現

煩躁多怒,胸脅脹悶,頭脹頭痛,面紅目赤,眩暈,或腹脹、泄瀉,甚至嘔血、發狂、昏厥,舌紅苔黃,脈弦勁有力。

證候分析

中醫講,肝氣宜條達舒暢,肝柔則血和,肝鬱則氣逆。當人犯怒時,破壞了正常舒暢的心理環境,肝失條達,肝氣就會橫逆。故當生氣後,人們常感到脅痛或兩肋下發悶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飯、腹痛;甚至出現吐血、頭暈目眩、昏仆倒地等危症。中醫術語稱其為「肝氣橫逆,克犯脾土」。現代醫學也認為:人處在極度精神緊張的情況下,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或形成消化性潰瘍;亦有因血壓升高而誘發冠心病導致猝死的。三國時代的周瑜因生氣吐血而亡,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偶然發生。

調養良好情志的方法

人活一世,喜怒哀樂的情志變化始終貫穿於生活之中,任何人都無法避免。調養好自己情志上的方法就是遇事不要著急,要鎮定自如,冷靜的去面對並解決事情,對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不要放在心上,終日自尋苦惱,培養起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此外對於世間事物要淡泊寧靜,知足常樂,把人生憂喜、榮辱、勞苦、得失視為過眼煙雲。萬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內守,人則長壽。

養肝護肝中醫有妙方

中醫認為怒則傷肝,情緒起伏過大,很容易影響到肝,在日常生活中養好肝、護好肝也是重中之重。

1、用中藥護肝

中醫認為肝不可補,一補即上火,但是補脾、補腎即可養肝。對於脾虛的人,服用人蔘健脾丸、人蔘皂苷rh2、薏米、山藥、芡實熬粥。對於腎虛的人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用枸杞子、天麻燉雞。對於肝火大的人可服用丹梔逍遙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護肝。

2、順勢而為養好肝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也就是說春季是養肝護肝的大好時節。趁勢養肝,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達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首先要注意調養情志,中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氣鬱結難受時,可以嘗試「噓肝法」:面對常青綠色樹木,口發「噓」的聲音,緩緩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惡氣,一直到心情好轉為止。經常伏案工作的白領一族,可以在自己的電腦旁邊擺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蘆薈等,可以養眼舒肝;其次是養好肝血,要保證早睡覺(最晚是23時),保證充足的睡眠。

3、按摩太沖、太溪穴疏通肝腎經絡

太沖穴位在肝經,取穴位置在腳大拇指與第二趾骨結合處,腎經的太溪穴,在腳內踝後側1寸的凹陷處,各按壓3~5分鐘,同時保肝固腎。此外,也可在右側肝臟位置輕輕推揉,肝臟四周有許多肝經的穴道,多刺激會保持氣血舒暢。此外也可多做運動,包括游泳、氣功、導引及伸展運動,全身都能動的舒展動作最適合喜歡舒張的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喝茶養生?還是傷身?這些你必須了解!
「倒春寒」太可怕,多吃點養生菜,保護心腦血管疾病不再發!
腎氣不足會讓身體垮掉嗎?腎氣不足如何養生?
慢性病 最「怕」 愛運動,愛養生的你!
驚蟄養生,讓身體慢慢「復甦」!
胃病如何養生?胃與心情也有關係嗎?
為什麼說辣食傷胃傷肺?怎樣吃辣更合理、更養生?
熬夜玩遊戲傷身傷腎?你可能需要這套養生指南
養生必看,經常吃一點,不用害怕肝病來找你,幫你排出肝毒更養肝!
春季養生3大忌,傷脾傷胃又傷肝!
足療能祛病健身!足療時如果做錯一件事,不養生反傷身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養生先養胃,做好一件事,健康養胃沒問題
為什麼「身心」都要健康?調和身心能養生嗎?
這樣養生會帶來可怕的後果!從頭到腳很傷身!
脾胃好,身體才好,養生從脾胃著手
枸杞既是養生良品,為何又會吃錯傷身?
患上冠心病,還去拔火罐?醫生:真是為了養生不要命!
假裝在養生,你了解自己嗎?
健康養生學:什麼誘發頸椎病,誘發頸椎病的壞習慣有哪些?
手臂贅肉多導致疼痛 如何養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