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大學語文受冷落不是「語文」的錯

大學語文受冷落不是「語文」的錯

《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節目的走紅,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為什麼這些節目大受歡迎,而大學語文課卻備受冷落?

針對國內高校大學語文課越來越邊緣化的情況,教育部多次重申要重視大學語文課。許多高校紛紛行動,但無論是將其設立為本科生的必修課,還是一些大學老師將其作為教育科研的大課題,不可否認,在如今的大學課堂里,大學語文課依然處於邊緣地帶。

其實,大學語文的受冷落,可能還得追溯到大學之前的中學語文時代。僵化的教學方法、一元化的答案標準,讓作文和閱讀理解都成了現代版的「八股文」。2016年,廈門一份初三語文試卷引用90後作家王璐琪的作品《那時候有多美》。考試結束後,大批學生湧向王璐琪的微博「求正解」。「麥草的清香到底有哪兩層含義?」「你寫文章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學生輪番追問,「逼」得王璐琪大呼:「不知道,求放過。」

原作者無法解釋作品「中心思想」的尷尬局面屢屢發生,提醒我們反思:中學語文到底在教學生什麼?唯一正確的「標準答案」是否能讓年輕人感受到中文的美好?長期以來刻板的中學語文教育,就像一個拙劣的大廚把一份好食材做得難以下咽,但學生們卻又不得不硬吞下去。經過數年的訓練,學生們難免會形成思維定式:語文課不好玩、沒意思。

如果僅僅是不感興趣,大學語文還不至於淪落到備受冷落的境地。長期以來,語文還頂著「沒用」的鍋。中文誰不會啊?一出生就開始學了啊,我現在說得可溜了,還需要再學大學語文?與此相似,中文系的學生也一直被好奇:你們都學些什麼啊?

其實,語文大體上分語言和文學兩個方向,分別代表了語文的人文屬性和應用屬性。從人文屬性來說,語文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感受到母語的美好和精妙。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藝術想像能力和思維表達能力;更進一步地,通過文學表達出的思想、觀念和情感,進入民族的靈魂深處,感受本民族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質。

從應用屬性來說,語文當然應該教會學生說話和寫字(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不要以為因為漢語是母語、所以語文表達就不是問題了。事實上,近年來很多公司都抱怨:招到一個能流暢、準確表達的大學生實在太難了——說話和寫作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喬姆斯基說:「語言的能力是人的思維的基本能力。」通過語文學習,可以理清邏輯,學會公共說理的基本素養。這些,都是一個現代人非常重要的能力。

但是,當學生身處巨大的階梯教室,老師連後排學生的臉都看不清時,語文還怎麼傳情達意?當一學期的大學語文課匆匆而過,老師用跟中學類似的方式一張考卷定分數,語文又怎樣能充分展現自己的魅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與之相對的是大學裡的英文教育,課時遠遠多於大學語文,而且大多是小班教學,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大得多。

所以,大學語文課不受歡迎,不要把鍋甩到「語文」身上去,實在是我們沒有好好地對待這門課啊。《中國詩詞大會》等語言文化類節目的意外走紅,也再次提醒:我們對於母語的愛,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熱烈很多。只要改變機械化的教育方法,真正重視起這門課來,大學語文完全可以魅力四射,並且發揮更大的作用。(作者土土絨,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24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探索學習者全面成長之道
協同教研:山區微型學校教研發展新方向
「高職本科」教育貴在靈魂轉型
《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專家解讀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語文 學語文 教語文
把語文還給語文
語文文學常識,語文老師都說好!
「讀」語文,「品」語文
傻的,並不是語文
新語文和大語文究竟有何區別?
如何學好語文
為什麼要學語文
何謂語文學習、語言學習?
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讓你對語文更加充滿興趣!
「語文教學」於永正:怎樣上好語文課
為什麼要學好語文?
B站這部新番,語文不好都不好意思看,彈幕里儘是文學大師
為什麼補習英語、數學,你卻看不上語文!
語文怎麼教?——淺談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積極性的幾點思考
學語文就該大聲朗讀課文,有這9大好處!附朗讀方法
淺談如何學習語文
想學好語文,請大量閱讀
如何學好語文?
學生語文成績不好的五大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