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培養影響一生的習慣——慷慨

培養影響一生的習慣——慷慨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2017年的5月25日,星期四;

細心的朋友應該都注意到了,

打今兒起,咱們這個微信公眾號欄目改名字啦:

陳說人生

專欄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顧名思義,

這個欄目旨在陳述、表達——

如何可以把人生過得更好的乾貨和觀點。

明天清晨7點整,

通過10分鐘的語音說話+圖文的形式,

把我這些年來,學習到的,總結出來的——

如何擁有幸福人生的乾貨分享給大家……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內容是慷慨。

自私也是我們應該克服的壞習慣之一,

而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習慣慷慨、大方。

當某事成為習慣時,如果不去做它,

我們就會想念。

我們應該養成慷慨這樣強有力的習慣,

因為這樣做就等於抓住了為他人做事的機會。

我們能夠也應該慷慨,

這意味著我們選擇去做的會比我們應該做的更多,

並且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永遠不要成為那種該做多少就只做多少,

而且還嘮嘮叨叨、抱怨不休的人。

如果有人為我做了某件事,

但我發現他並非真正樂意,

只是迫於某種無奈的理由,

我將不會對此感到愉悅開心。

每個人其實都一樣,

因為這實際上破壞了整件事情。

我倒還願意他們根本沒有為我做這件事情。

實話實說,

我們很多人的上一代或者上上一代人,

就很少有慷慨的人。

很多從匱乏年代走過來的人,

會將他們的潛意識通過生活細節或無意識的言語,

傳遞給下一代下下一代;

他們錯誤的認為,

沒有人會真正地關心別人,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他們只是不方便說出來而已。

我確信,

如果自私的人為別人做了什麼事情,

他總會索取回報。

但事實上,

那種付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付出。

當人們用索取的態度付出的時候,

他們實際上是在作交換。

付出應該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這意味著付出要不求回報。

我相信,如果並非樂意,

我們是無法真正做到慷慨的。

貪婪是當今社會的一大毒瘤。

我相信,這個問題古已有之,

但如今,

物質的極大豐富使得貪婪問題越發嚴重。

不管已經擁有多少,

貪婪讓人永不滿足,

就算滿足了,也不會滿足太久。

貪婪之人無法享受擁有的快樂,

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真正滿足過。

這就像一個人需要不停的吃,

但感官上永遠是飢餓的感覺;

您想想看,這該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

自私和貪婪是一種惡習,

這不是屬於他物質是否豐盛的問題。

而是行為習慣和認知水平的問題。

物慾本身並無過錯。

我們擁有與生俱來的能力,

可以創造美好及有用之物。

但是,我們應用正確的態度來享用,

而這種態度應該是感恩、滿足和樂善好施。

我們必須戰勝貪婪,

而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培養慷慨的習慣。

我們不應與貪婪之人為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們很容易受到周圍人,

尤其是同我們有密切關係的人的影響。

誰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擇這樣的人為友。

慷慨要有意為之,

沒有慷慨習慣的人,

必須要強迫自己慷慨一段時間。

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

一旦你慷慨了一段時間,

你就會習以為常。

下定決心讓別人更加幸福,

並且開始尋找這樣的機會吧。

如果你聽說有人需要幫助,

那就去幫助他。

不要認為你必須擁有很多錢才能慷慨。

不管你是富有還是貧窮,

你都可以慷慨。

如果你能和別人無私地分享,

那你就是一個慷慨的人。

你可以和別人分享一頓飯,

助人一臂之力,

好客地邀請別人來你家,

或把真正的友誼當成給予對方的珍貴禮物。

這時,給予成了習慣,

成了性格的一部分。

他們不用別人勸說去給予,

他們也不介意給予,

更不會暗自希望自己不必去給予,

實際上,他們熱愛給予,

並時時留心尋找機會去給予。

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我們停下來,審視一下現實,

看一看真相如何。

你是一個慷慨的人嗎?

你是盡自己全力千方百計地給予,

還是畏首畏尾,

努力保證自己優先得到了照顧?

如果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位給予者,

也不要有負罪感,

而是應該馬上開始培養慷慨的習慣。

培養這樣一個意義非凡的習慣有哪些步驟?

我的建議是:你先制訂一個計劃。

每天,想想那些你可以幫助的人以及怎麼幫助。

為別人想得越多,

你專註於自己和自己問題的時間就越少。

這些年的經歷讓我發現,

為自己想得越少就會越快樂。

想想今天你將和誰在一起,

然後再想想他們需要什麼。

也許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些鼓勵而已;

也許他們想吐吐槽,

你只要聽著就可以幫助他們;

也許他們最近手頭緊,

你可以給些雜貨店的購物券或一張加油卡。

也許有人期望你給他無盡的財富,

那樣他就可以什麼都不做,放縱享受;

那麼,你可以幫助他學習一些謀生的技能,

或者幫助他從幻覺中來到真實的人生。

你必須真心實意的這麼做。

如果有心,幫助別人的方法有千千萬。

如果你不知道他人需要什麼,

那就開始傾聽,不用多久,

你就會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麼。

有人可能會說「我最近失望透頂」,

這就是你鼓勵他的機會。

或者,他們會在聊天中談到

「我真的很想要些新衣服,

但是我等一段時間」,

這樣,你就可以考慮給他們買一套新衣服。

如果他們的身材和你差不多,

你也可以將自己的衣服贈予他們。

因此,要學會聆聽。

另外,我們也可以清點一下自己的東西,

看看哪些是根本不用的,

可以把它們送給別人。

有些人總是把自己的東西看得很緊,

但又從來不用;

而我的信條是:

要麼用,要麼扔。

之前,我說過斷舍離這個概念,

大家有興趣的話,

可以去以前的文章當中去找。

我們所幫助的人未必一定是認識的人。

如果我們決心要做一個慷慨的人,

那麼我們幫助的多半會是陌生人。

慷慨不僅僅意味著給予金錢、物品,

它還意味著善待自己及他人。

慷慨的人會耐心對待他人的弱點,

不記仇、不惱怒,

他們總是相信別人最好的一面。

他們聆聽他人的傷痛,努力安慰,

或者表露關心。

他們鼓勵別人,幫人振作,

啟發開導。

他們儘力表揚別人做得正確的事情,

努力迴避談及別人做得不對的地方。

如果讓我二選一的話,

我情願選擇能如此對待我的人,

而不是請我吃免費午餐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都是習慣的奴隸,

但壞習慣是可以被克服並被好習慣取代的。

我相信,如果我們專註於養成好習慣,

那麼壞習慣在我們的生活中將會無用武之地。

我們可以養成慷慨的習慣,

不斷幫助別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長此以往,

我們曾有的那些壞習慣將無處容身。

萬萬不要去學習自私,

因為我們生來就會。

萬幸的是,

我們有能力改掉這個壞習慣,

這是個非常好的消息,對吧!

我們將從自私中解放自己。

我們不再總想著

「我怎麼辦呢?」

我們也不用總擔心自己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因為當我們忙於滿足別人的需求的時候,

我們個人的人生價值就會越來越高, 越來越高……

最後,將達到一個此生無憾的全新高度。

我相信,很多朋友是能聽懂我的意思的。

如果你對我們的內容有什麼好想法和建議,

歡迎你在我們頁面下方,點擊寫留言,

分享給我們。

2017,我們一起,說到做到。

各位親愛的朋友,明天見。

此致敬禮

您最真誠的朋友陳楚

2017年5月25日

我們每天都在努力

全力創作好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吉茗 的精彩文章:

TAG:陳吉茗 |

您可能感興趣

影響你一生的好習慣!
養生就是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習慣養成 好習慣可影響一生!
培養這五類好習慣,會改變孩子一生
受益一生的運動習慣怎樣才能培養出來?
習慣影響一生,媽媽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養生是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衛生習慣不好,該如何培養呢?衛生習慣不好容易生病
生活習慣直接影響痘痘的生長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半
閉目養生的習慣么?
最受用的幾個養生習慣,養生沒有想像的複雜
這4個不良生活習慣會影響好孕!
健康生活一定離不開這些生活好習慣
這個受益一生的好習慣,一定要逼孩子養成
父母這個可怕的習慣,影響孩子一生
把堅持,培養成生活習慣
一個好習慣能改變你一生
健康養生之食療的重要性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癌症預防,良好的生活習慣你培養了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