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瑜伽菩薩戒本》淺釋總說對治方法

《瑜伽菩薩戒本》淺釋總說對治方法

歡迎留言,轉發,互動是最好的溝通和傳播方式

五、總說對治方法

「道理我明白,但我就是做不到。」有很多人會這麼說。其實,他還是不明白道理,並因現行煩惱的猛利,致使被煩惱所戰勝。所以在遇緣對境而煩惱現行時,要想智慧能發揮作用,就要靠觀照的力量,要靠平時的累積,當正念的力量強大到足以主導整個環境時,即是心能轉境,則同如來,就不會有做不到的事情。在此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總說對治方法,希望在平時實踐中能運用起來。

1、善巧學習菩薩戒的開遮持犯。

面對境界時,能正確判斷出境界的如法和非法,並做出正確的決定,付諸如法的行為。這就需要明白菩薩戒的開遮持犯,需要通過善巧學習而熟練掌握。

開,是指開緣,屬於允許的範疇,某些行為雖然屬於犯戒行為,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允許為之。比如,在利益眾生的情況下,可以說妄語。

遮,是指遮止,不允許,屬於禁止的範疇。

持,是指持戒,如戒法所說而行。

犯,是指犯戒,菩薩實施的行為違犯了戒法。

戒律的開遮持犯,內容很廣泛而深刻,體現出佛陀制戒的善巧。菩薩若能善巧學習,也體現出菩薩行持的善巧。菩薩行者只有深入學習,掌握菩薩戒的開遮持犯,善巧行持,菩薩戒才顯得活潑自在。

2、恆常安住正念正知。

平時常常練習正念正知,並安住在正念正知當中。

《瑜伽師地論》云:「言正念者,不忘教授故。言正知者,能不毀犯所毀犯故。」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云:「復有二法,謂具念、正知者。具念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善法,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謂具念。正知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善法,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睿,覺,明,慧,行,毗缽舍那。是謂正知。」

何謂正念?於苦思維苦,於集思維集,於道思維道,於滅思維滅,即不忘失、不遺漏所緣境,對於所緣境銘記不忘。何謂正知?能以智慧抉擇所緣境,並以智慧行持,因此能夠行持善法,不造惡業。

正念、正知的境界有高低之分,聖者的境界,是能恆常安住於諸法實相中,正知諸法實相。凡夫菩薩在修行過程中,通過聖教的教導,抉擇所緣,經常練習安住於所緣中。比如決定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則應時時將心念安住在聖號上,如果產生昏沉或掉舉時,再將心念拉回來,通過反覆練習,相續安住的時間必然能拉長。

正知,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反覆練習,把心安住於當下的事情。例如每天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大小便利等,都練習如實覺知每一個當下。

如《瑜伽師地論》所說:「云何名為正知而住?謂如有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啖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3、精勤修學能對治猛利煩惱。

前面已經提及,精進能疾成佛道。在此,通過精進修學,令善法的力量增長,保持穩固,甚至產生決定性的作用,由此才能對治猛利煩惱。可見,精勤修學在整個修道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4、有慚有愧,恭敬諸佛善知識,尊重所學。

在《百法明門論》的十一種善心所中,其中有慚、愧兩種善心所。在七聖財中,慚與愧各占其一,能令行者獲得聖果故。在其他經論中也強調,慚愧二法是白法。

《增壹阿含經·慚愧品》中,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妙法擁護世間。云何為二法?所謂有慚、有愧也。諸比丘!若無此二法,世間則不別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識、尊長、大小,便當與豬、雞、狗、牛、羊六畜之類而同一等。以其世間有此二法擁護,世間則別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長、大小,亦不與六畜共同。是故,諸比丘!當習有慚、有愧。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可見,世間因為有慚愧妙法,人類才懂得尊師重道,才懂得履行孝道,才懂得履行責任,否則的話,與畜生無別。

出世間因為有慚愧,行者才懂得修學聖法,懂得去恭敬尊重諸佛,恭敬尊重諸善知識,懂得尊重自己所學,並且尊重他人所學。針對無邊眾生的不同根機和煩惱,諸佛施設了無量的法門。法門無高下,契機為最高。菩薩行者廣學無量的法門,最能忍可諸法的密意,因此,絕對不應該以自己所學的法門去否定其他的法門。

以上四種方法,都是在行持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希望所有見聞者,皆能謹記奉行。

編輯製作:洪惠英

明天繼續關註:〔18〕47戒是對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的實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釋乘一 的精彩文章:

TAG:釋乘一 |

您可能感興趣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8)二緣舍諸菩薩凈戒律儀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7)明舍菩薩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如應授戒
佛陀:何謂以方便力說法的菩薩(圖)—道德真源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1)
法照大師感應到文殊菩薩教念佛方法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5)四、謗亂正法戒
你若真修,我必護法——韋陀菩薩聖誕日,憶念菩薩護法恩德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3)二、慳惜財法戒
純智法師:《菩薩優婆塞戒經》怎麼由來的
佛陀:觀世音菩薩隨類化身說法(圖)——道德真源
《瑜伽師地論》:菩薩要怎麼樣來學習正確的四依法(下)
修正法師:《緬懷沈公仁岩老菩薩》
南懷瑾為《楞嚴經》劃重點:文殊菩薩談修行與方便法門!
試述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修證方法
《瑜伽師地論》:菩薩要怎麼樣來學習正確的四依法(上)
凈宗四祖法照大師感文殊菩薩示現,傳授念佛方法
《菩薩》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釋義(寶靜法師講述、配字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