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雨水煎茶勝甘泉、中國藝術家更需馳騁浪漫主義情懷、理蘚記

雨水煎茶勝甘泉、中國藝術家更需馳騁浪漫主義情懷、理蘚記

【文 摘】

雨水煎茶勝甘泉

讀明清小說,常會碰到用雨水烹茶的細節,《儒林外史》中就隨手一筆寫道:「房中間放著一個大銅火盆,燒著通紅的炭,頓著銅銚,煨著雨水。聘娘用縴手在錫瓶內撮出銀針茶來,安放在宜興壺裡,沖了水,遞與四老爺。」

明清時期,長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區經濟最為發達,帶動了文化的繁榮,所以重要的文學作品往往出於這一地區的文人之手,因此也就自然地反映了該地的生活習俗。江南湖河遍布,水系發達,但一些重要城市如蘇州、杭州、南京等,地下水的水質並不好,以井水烹茶,滋味不佳。但是,這一地帶四季多雨,人們發現,用雨水來烹茶,口感頗為細潤,於是便產生了普遍收集雨水作為品茶專用水的風俗。

清代名醫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就介紹,雨水與雪一樣,古人贊為「天泉」,意思是從天上降下的泉水,相比山泉、井水,含雜質少,因此質量最輕,味道也最淡,故而杭州人會把煎茶之雨水叫作「淡水」。

王士雄的母親是一位珍重茶事的傳統閨秀,對水的要求很嚴格,十分擅長收集與貯存雨水,母親的熏陶讓他也熟悉了杭州人的相關方法。據他講,杭州居民把屋頂泄水與雨水的收集巧妙結合在了一起,因為城中富庶,住宅都為瓦頂,人們在屋檐前接裝一條竹、木、磚乃至銅、錫制的長槽,叫做「承溜」,承溜的端頭之下安置一隻集水大缸,這樣,讓從屋瓦泄下的雨水匯入承溜,再落進缸內。如此方法的缺點是屋瓦之間容易積留污穢,需要人們不時登上房頂加以清掃。

據清代食譜《調鼎集》所記,金陵(今南京)人的策略更為講究,更能保證雨水的潔凈:當行將降雨之時,在天井當中張撐起一片巨大的、用五倍子染過的青布,這塊青布四角撐高,中央綁一塊石頭,形成下垂的尖角,尖角之下則陳放水缸。一旦開始落雨,便會有雨水沿青布匯向下垂的尖角處,並滴落缸中。

明代文人熊明遇《羅岕茶疏》也寫道:「以布盛秋雨、梅雨,淀而封諸瓮中,愈久愈妙。」由此可知,張撐起凈布集雨水的方法早在明代就已經流行,而且並非金陵人獨擅的訣竅,很多地方都掌握了這一方法。

天晴後,缸內雨水要靜置一段時間,令其澄清,然後舀取清水,轉移到其他的貯水缸內,缸底混有雜質的小部分水則淘洗掉。隨之還有整套的長期貯存方法,比如水缸要腹大口小,上面以小盆密封,放在通風但不受日晒的場所,置於磚地之上,或者半埋在土中。存水的初期,還要三四次放入燒紅的炭,用這種方法杜絕水缸內孳生蟲子。

按那時的觀念,雨水經過半年以上的封存,煎茶的滋味最好。特別愛好藏貯雨水的人家被稱為「藏水之家」,這種人家年年細心收集雨水,藏品甚至存放七八年之久。

神奇的是,當時善於茗事的高人都有著超級靈敏的舌尖,就像今天的品酒師鑒別紅酒年份一樣,一口茶下去,便能立刻分辨出所用雨水的具體年份,是一年、兩年……還是七年、八年的雨水,絲毫不差!《紅樓夢》中,妙玉請釵、黛吃茶,黛玉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么?」正是彼時江南風氣的體現。

在明清人的觀念里,不同季節的雨水,口感與營養成分也不一樣,而且居然還會發生喜好的轉變。熊明遇認為,「秋雨冽而白,梅雨白而醇」,秋天的雨水勝過梅雨季節的雨水。然而,到清代後期,蘇州一帶卻推崇梅雨時節的雨水,稱為「梅水」,據說是「甘滑勝山泉,嗜茶者所珍也」(清顧祿《清嘉錄》)。

王士雄聲稱,杭州人之所以「人文秀美,甲於天下」,就是因為長年飲用雨水的緣故!然而,在我們今天看來,久存的雨水不利健康,所以很難理解古代茶人的境界呀。

(摘自2017年2月28日《長江日報》 孟暉 文)

中國藝術家更需馳騁浪漫主義情懷

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是當代中外美術交流互鑒、比較研究的平台。我參與了幾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策劃工作,發現中國藝術家的作品與外國藝術家的作品相比,存在一個明顯的差異,那就是中國作品寫實性更為純熟,但想像力相對來說不夠豐富。

例如,第五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是「未來與現實」,中國作品是「現實大於未來」;第六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是「記憶與夢想」,中國作品是「記憶多於夢想」。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更多地關注現實與記憶,更傾向現實主義,更富有生活氣息;外國藝術家的作品更多地關注未來與夢想,更傾向超現實主義,更富有浪漫想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側重關注現實的作品與側重關注未來的作品孰優孰劣。不過,儘管現在不少外國藝術家的寫實技法不如我們中國藝術家熟練,但他們的藝術想像力卻遠遠比我們豐富而奇特。

中國文學藝術不乏浪漫主義的傳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難道中國藝術家缺乏想像力嗎?

我認為,可能是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比較務實,儒家正統思想歷來重視現實人生,排斥「怪力亂神」,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文化藝術傳統和民族審美習慣。以前曾有人把中國文學史和中國美術史的主流概括為「現實主義」,雖然未免失諸教條化和簡單化,恐怕也不無道理。浪漫主義的傳統,如《山海經》的神話傳說,莊子的《逍遙遊》,屈原的《離騷》,李白、李賀的詩歌,蘇軾的詞,湯顯祖的「臨川四夢」,《西遊記》《聊齋志異》的故事,以及戰國的帛畫,東漢的神獸,敦煌、雲岡的佛教壁畫和雕刻,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梁楷的《潑墨仙人圖》等等。這些浪漫主義傳統,又激發了現代和當代中國藝術家的浪漫想像,諸如徐悲鴻、傅抱石、李少文的《九歌》,張光宇的《西遊漫記》,張仃的《哪吒鬧海》,馮遠的《屈原與楚辭》等作品。但這些富有浪漫想像的藝術作品,畢竟數量很少。

浪漫主義更能揭示現實的本質

我們現在缺少浪漫想像的藝術作品,或許與我們長期推行的寫實主義美術教育和創作方法有關。然而,如果我們藝術家的作品清一色都是現實主義的寫實風格,缺乏浪漫主義的豐富想像和超現實主義的夢幻色彩,則難免千篇一律、單調乏味。

在文學藝術創作領域,浪漫主義、超現實主義往往比現實主義更能夠揭示現實的本質,揭示人精神世界的真實。我認為,當代中國美術改革開放的程度應該繼續擴大、加深,當代中國藝術家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在繼承中國文化藝術傳統包括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礎上,從深刻表現當代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目的出發,深入發掘和利用中國文學藝術的浪漫主義傳統資源,借鑒和汲取國外(古代埃及、印度、希臘、墨西哥等國和現代東西方各國)的象徵主義、浪漫主義、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元素,充分發揮藝術想像力,創造更加風格多樣、神奇瑰麗的藝術作品。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的藝術家更需要馳騁浪漫主義的情懷。

(摘自2017年3月20日《中國美術報》 凸齋 文)

理蘚記

因為記憶里,老家院子青磚鋪地,又有偌大一棵泡桐遮蔭,就算夏日炎炎,屋檐之上、磚縫之間皆有苔蘚的影子。

所以,喜歡苔蘚已久。

偶爾看到恩斯特·海克爾手繪的一幅苔蘚畫圖,這才知曉苔蘚各式各樣豐富異常,竟多達兩萬三千餘種,儼然在地球上的一個外星世界,靜默溫潤少為人知。

白雲親捨得院子里也有許多苔蘚,初春看其尚未返青,乾枯成土色。

突然心血來潮,想親自養一些,以便近觀。

於是將泥土和好,填塞在青花小盆中,用手抹勻做底,再將小心截來的老蘚皮一塊塊拼鋪仔細,每日噴水滋潤。不曾想,它竟然一天一個模樣,捧在眼前愛不釋手。尤其晨光中,枝葉如翠,水珠晶瑩。

苔蘚屬於高等植物里最低級的一類,人自然是萬物之長的高級動物,依進化論而言,之間的差別宛如天地。

親自栽種的苔蘚凝視久了不禁自問:苔蘚低級在哪裡?我們又高級在何處?

同是來自亘古洪荒的宇宙精華,苔蘚一直伏貼在地仰望一切,我們又多久沒有踏實於地,仰天敬畏了?

人之心智成長正如心中生苔,如不將其歸在實處,且疏於呵護滋潤,必將枯槁無色雜亂無章;人之交好相處亦如手捧青苔,若無所敬畏,不知視蘚如己或視己如蘚,各自縱有千般美好,輕描淡寫等同為零。

這易得易養的苔蘚竟教我知道:踏實、敬畏和珍惜!

突然的念頭,打算在枯死的老椿上植些青苔。栽種並不是件難事,但與之同生的還有一份滿心的期待,每天清晨總不忘與它打個招呼。

這抹青苔在枯枝上氤氳漸綠,而我的思緒每天也都在它身上遊盪。

本想借鑒黑田孝高的《水五則》,詳述一下青苔的品性。但最終還是作罷。

簡練淳樸的明式傢具可謂一個巔峰,清代為求新奇,極盡能事的竭力雕飾,繁縟奢靡的生出俗態。我又何必硬玩弄些文字技巧,強加意願於青苔之上?

越是簡單純凈的東西,越易令人多思。思量的越是深遠嫻熟,反而開始越盼初心!

理蘚如此,生活亦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清喉利咽必喝七種涼茶
喜歡喝茶的人,到底圖什麼?
茶道之禮,適者為好
風華悠悠,一盞清茶几度秋!
夏天喝什麼茶最好?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陝北甘泉雨岔的蛇河灣大峽谷,凝固的巨浪
陝北神奇的丹霞 甘泉雨岔大峽谷
鷺水風濤夜 北望思故人——憶林甘泉先生
甘泉古純古樹白茶—悠然自樂
帶您觀光 與您同樂——甘泉大峽谷
延安甘泉:冬遊雨岔大峽谷印記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西甘泉雨岔大峽谷
舌尖上的甘泉——甘泉油餄餎
陝西延安甘泉峽谷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甘泉古純紅茶—可以存放的古樹紅茶
小王子說:沙漠的美,源自它之中隱藏著的甘泉
真實美景:陝北甘泉峽谷
中國西沙群島—甘泉島
「甘泉學霸養成記」系列報道——老哥求穩
延安市甘泉縣:市政工程惹民怨,責任主體被懸空?
甘泉古純生普系列——古樹冰島
「包粽子、賽龍舟……」三幼寶貝興緻高——甘泉縣第三幼兒園「端午節」系列主題活動
體健壽長:戊己如生、四柱未申中、三四同行、必出甘泉肥壽
甘泉古純生普系列—普洱茶王老班章
湛甘泉給撫州知府曾汝檀回信之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