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忽略孕期的皮膚變化

不要忽略孕期的皮膚變化

從受精卵著床的那一剎那開始,孕婦體內的荷爾蒙就會產生劇烈的變化,造成皮膚上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問題。

這些皮膚上的變化,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懷孕時,皮膚正常的生理變化,這是多數孕婦都會發現或感覺到的,大多在產後會恢復正常,因此不需要特別的治療。

第二類是孕婦常見的皮膚病變,這些問題就要請准媽媽們儘快向皮膚科醫生請教,以免延誤病情。造成自己生理及心理上的負擔。下面我們介紹第二類皮膚變化的特點和性質。

1、妊娠紋

這是孕婦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其實妊娠紋是疤痕的一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懷孕時,腎上腺分泌的類皮質糖(一種荷爾蒙)產量會增加。使表皮細胞及掌管胎兒纖維合成的纖維母細胞活性降低,以至細細小小的纖維,出現斷裂。

二是懷孕中後期,胎兒生長速度加快,媽媽的肚皮來不及撐開,或是體重短時間內增加太快等,都會造成皮膚真皮內的纖維斷裂。常見是在肚皮下、胯下、大腿、臀部、出現紅色、微微凸起、皮膚表面看起來皺皺的細長型痕迹。慢慢地顏色會由紅轉為紫色,而產後再轉為白色、凹陷的疤痕。

妊娠紋一旦產生,將終生存在並無任何外用藥物可以將之完全消除。避免體重突增、適當的運動與按摩,才是避免妊娠紋產生最有效的方法。

2、小贅肉

准媽媽懷孕的後半期,除了發現自己皮膚變黑外,常會在洗澡、洗臉時,無意間在臉上、脖子、腋下或乳房下,摸到一顆一顆、突起來的小贅肉。這種大小約0.1-0.5公分之間,肉色或棕黑色,常常帶有一個細長的柄的小東西,是一種皮膚的良性瘤,學名叫「軟性纖維瘤」。這對健康沒有妨礙,但如果覺得有礙觀瞻,或因磨擦而覺得不舒服,那麼也最好請教醫生。

3、青春痘

懷孕時,受荷爾蒙的影響,皮膚的皮脂腺分泌量會增加,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多數孕婦只會覺得臉變油、鼻子變大。但在少數母親的臉上,甚至前胸、後背、卻會因為毛孔阻塞、細菌增生而產生惱人的青春痘。

下面為長痘痘的准媽媽,提出七點建議:

(1)、保持臉部及全身的清潔。使用適合自己膚質的清潔劑洗臉。洗臉時,輕輕按摩患處,以利毛孔暢通。

(2)、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高熱量及辛辣食物。懷孕當中,青春痘長得厲害的媽媽,坐月子時不要吃油膩的食物。

(3)、不當的外用品會引發青春痘,或是讓青春痘更加惡化。常可見到准媽媽們為了掩飾臉上的青春痘,擦了好厚好厚的粉底,一層又一層的蓋斑膏。其實,這麼做,只會讓毛孔阻塞更嚴重,而對青春痘沒半點好處。

(4)、保持心情愉快、睡眠充足。越緊張,越煩惱,青春痘長得越多。

(5)、不要擠捏青春痘,以免手上的細菌造成二次感染,或是留下永久性的凹洞。

(6)、自己不懂,一定不能盲目的去亂用藥物,護膚品,化妝品,一定要有專業的指導下去使用。

(7)、配合醫生的建議按時治療,才能得到適當的控制。

4、妊娠性皮癢症

「癢」是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有時比痛更讓人難以忍受。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每五個孕婦當中就有一個曾經有過「癢」的感覺,而其中大多數患者,在皮膚上是可以找到病變的,如疥瘡、濕疹、尋麻疹、藥物疹,或下面提到的妊娠性多形性皮癢症及妊娠性癢性結節等。

「妊娠性騷癢」的孕婦,尤其肚皮會最癢,但是除了皮膚上一條條的抓痕外,看不到特別的疹子,發生率在0.2%-2.4%之間,常在懷孕的最後三個月發生。產後,這種癢感會很快消失,只有少數媽媽會持續到產後幾個星期。比較討厭的是,在產後口服避孕藥時,此病可能會複發。妊娠性皮膚瘙癢,可能與動情激素、黃體激素濃度升高,造成膽汁鬱積有關。少數孕婦還會與肝功能異常,甚至出現眼白、皮膚變黃等輕微黃疸現象,這些都可在產後恢復正常。

5、妊娠性多形性皮癢

發生率在1/240,臨床上可以看到在腹部(尤其沿著妊娠紋),手臂及大腿出現一些紅色的丘疹、斑塊、和像蚊子叮了的膨疹,形狀大小不一,有的還會出現水泡或靶心狀病灶。有些准媽媽在懷孕的最後三個月發病,而且多為第一次懷孕。

由於這種「癢」會影響孕婦的日常生活及睡眠,因此一定要找皮膚科醫生幫助解決。此病真正的原因還無定論,但有學者認為,這與懷孕後期胎兒快速長大造成媽媽肚皮張力過大有關,也因此懷雙胞胎或多胞胎的媽媽較易發生此病。很多孕婦來到門診,身上抓得血跡斑斑,睡眠更是無法保證,但是她們首先擔心的還是「我這樣會不會影響到小孩?」根據統計,這種病不但會影響到您的小寶貝,而且他的體重很有可能比一般嬰兒重一些。

6、妊娠性癢性結節

發生率為1/300,發病時間約在懷孕25-35周之間,會持續整個孕程,甚至到產後一段時間。肚皮以及四肢的外側,可看到許多因為劇癢會抓破的丘疹及硬硬的小結節。這種病不會影響到胎兒,但如果下一次懷孕很可能會複發。

7、磨疹及並發白色念珠菌感染

孕婦由於體重增加,在皮膚容易相互磨擦的部位,如大腿內側、乳房下方、腋下及肛門周圍等處,會出現一整片紅紅亮亮、痛痛痒痒的斑塊。

此時,如果不及時求診做適當的治療,往往會患上白色念珠菌感染,在紅色斑塊的邊緣會出現一些小小的紅色丘疹或白色膿泡,不僅癢得厲害,如果病灶範圍擴大,有時還會蔓延到陰道,造成分泌物增加。

母親的產道如果受到念珠菌感染,那麼新生兒出生時,就會因為對此菌沒有抵抗力而受到嚴重的感染,嬰兒會在出生一周後於口腔及身上出現紅疹及膿泡。因此,孕婦對此病絕不可掉以輕心。

8、黴菌感染

懷孕時,身體的抵抗力變差,再加上易出汗、易出油,因此造成黴菌感染的機會大增。常見的黴菌病,除了剛剛提到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外,還包括腳氣、灰趾甲、股癬、體癬等。這些病,除了灰趾甲外,大多可通過外用藥得到控制,所以發現病情要及早檢查和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腳氣不一定會癢,有些人只是腳底或腳縫不斷地脫皮,並沒有水泡,就以為不是腳氣而被忽視,而發展嚴重時,黴菌會毫不客氣地入侵你的趾甲。

喜歡護膚,養生,喜歡情感日誌,美食,教育孩子孕媽知識等相關知識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 的精彩文章:

3歲女童獨自在家 渾身皮膚變炭黑 結果卻出人意料!
搞笑段子,你皮膚那麼好,還用護舒寶啊
這名皮膚水嫩的萌妹子很美,但卻沒人願意做她男朋友
LOL熊貓提莫這款皮膚要變成絕版了?官方宣布即將下架
皮膚長紅痣是健康警訊?有這些癥狀,當心肝功能出問題

TAG:皮膚 |

您可能感興趣

孕期變大的不僅僅是肚子,這些細微的變化更需要孕媽關注到
女性如何理性的面對更年期?這些身體變化不能忽視!
肝癌早期,有些皮膚癥狀的變化,你發現了嗎
哪些癌症信號不能忽略?一定要注意身體這些變化
孕初期沒感覺?孕期這些細微的變化不注意,胎兒很容易跟你拜拜
為什麼要變革?因為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皮膚變化看肝臟的健康狀況,靠不靠譜?
孕期孕媽的這3種「變化」,可能是身體該「補水」了,孕媽別忽視
減肥期間,如果你的身體發生這些變化,恭喜,你可能在慢慢變瘦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變化」也在變化!
懷孕了,身體會有4個明顯變化,不要忽略了
適合孕期腹部膨隆的變化,又不會勒到腰部的孕婦褲!
警惕!皮膚髮生這些變化,很可能提示內臟有癌
不是世界沒變化,是你沒變化
當身體出現這些變化的時候,說明糖尿病要惡化了
兩個物體,保持質量不變,距離不變,之間的萬有引力會變化嗎?
懷孕期間變大的不僅僅是肚子,還有這些細微變化,孕媽注意到了嗎
糖尿病患者,不想糖尿病「惡化」,身體這些變化要留意!
只要堅持跑步,身體就會有一些好的變化!那這些變化是什麼呢
了解血壓變化規律,季節變化性和全天波動性,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