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帶頭講好思政課」
■聚焦高校思政教育
本報訊(記者 魯磊)「奧巴馬最欽佩中國的兩件事是什麼?一件是中國高鐵,一件是數學教育!」這是西南交通大學一堂形勢與政策課上的情景,站在講台上授課的是校長徐飛。這間可容納180人的階梯教室,早就被前來聽課的學生坐得滿滿當當,沒有座位,有的學生就索性坐在了過道里、台階上。
近日,從黨委書記到校長、副校長,西南交通大學校領導班子一齊走上思政課講台,為學生授課。
如何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講到學生心裡去?在徐飛的課堂上,從雄安新區的千年大計引出國家創新力度,從宇宙時空的多層維度引出「五有交大人」的協同培養……旁徵博引,信手拈來。
在副校長蒲雲的課堂上,他時不時走下講台與學生交流,從國際戰略較量到中外合作辦學的艱苦談判,從全面深化改革到中國「互聯網+」走在世界前列,用豐富的案例和翔實的數據講述對「中國創造」的深刻認知。
在學校總會計師張兵的課堂上,除了讓學生大呼「過癮」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有洋洋洒洒寫滿黑板的粉筆字。不管是拯救美國經濟的「拉弗曲線」,還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三期疊加」和「L型走勢」,張兵總能用簡明的話語將複雜的經濟學理論與中國發展實際講得明明白白。
這樣的課堂,怎能不收穫超高的抬頭率!說起聽課感受,意猶未盡的學生告訴記者:「校領導的講課風格和我想像中不太一樣,非常有親和力,信息量也超大,鼓勵我們去思考。」
一開始,有學生髮出疑問:「校領導平時那麼忙,能上好思政課嗎?」
記者翻開學校黨委書記王順洪的講稿,上面布滿了字斟句酌的修改痕迹;直到上課的當日清晨,徐飛還在認真校對PPT課件;主管教學的副校長馮曉雲,更是一口氣寫了170多頁的PPT,準備長期為本科生上思政課……
事實上,校領導、教授堅持到教學一線授課,一直是西南交大的傳統。2014年,該校打破傳統學科界限,打造「混合課堂」,鼓勵專家、教授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長,開發新生通識課程和優質示範課程,思政課程是「混合課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徐飛看來,「校領導上思政課」要制度化、經常化、常態化,推動思政課教學,讓學生對思政課「真信、真學、真懂、真用」。
「我無比享受、珍惜這個過程。」王順洪說,「平時與學生面對面的機會不多,恨不得把平日的積累、心裡的話都傾囊相授。即便是當了書記、校長,也要回歸課堂,回歸教書育人的初心。」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30日第1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思想政治領域沒有真空,辦好新時代思政課關鍵要在哪些方面著力?
※思政課不僅要有「課」,還要有「程」
※校長要做思政課建設的帶頭人
※岳松:趣味思政課,叫好又叫座
※講好思政課,要讀萬卷書,更應行萬里路
※以「四個著力」辦好思政課
※思政課,也要系統集成
※思政課要上出「文化味」
※思政工作者要做到「六善」
※思政課教師要做有深廣情懷的人
※教育要聞:思政課可以有趣又有料
※挑起「思政擔」 上出「思政味」
※大學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
※一節課就圈粉,這個老師把思政課上成了網紅課
※辦好思政課家長不能缺位
※讓專業課上出「思政味」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
※田芝健:理直氣壯開好講好思政課的根本實踐維度
※一堂特殊而難忘的思政課
※強化使命擔當 辦好思政理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