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憶會寧柴家門

追憶會寧柴家門

西 雁 傳 媒 報2017年第140期總第1198期

追憶·柴門(五)

作者:風雲水手

一個寒冷的冬天在煎熬中總算是結束了,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周得意在周六。對於每一個住校生來說每個周六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解放的日子,每當中午下課鈴聲響起我絕對是第一個衝出教室門,等鈴聲響完校園裡已經找不到我了,出了校門飯也不吃蹬個自行車展了……

個子小,腿腿短,老環球牌自行車騎上瞪了右邊夠不著左邊,蹬了左邊夠不著右邊,一蹬兩不蹬磨的溝溝疼,索性還是腿升到三角叉里蹬。

左手扶車把,右手握大架,三角叉里蹬一蹬,這是我最初學自行車的姿勢,也是一直以來最得勁的騎車方式。但每次騎在路上想到被我碰斷了的大梁心裡多少還是有點不踏實……

這份擔心還得從小學四年級那年夏天的一個周六說起,剛學會車子的兩天心裡喜歡的要命,是一個周六大太陽的天氣,中午放學吃完飯,我偷了家裡的老環球牌自行車,以這種拿手的騎車姿勢在后座上帶了弟弟上了梁頂的四馬路,一路同行的還有鄰居夥伴喜兵帶著他弟喜強,一路狂奔,沿山而下,一直殺到遼坡山根底,那速度與激情盡在不言中,那感覺勝過駕駛一輛敞篷法拉利!在山底碰見了周末放學歸來的歲爸,他也騎自行車回來,於是我們調頭又往回走,天上沒有一絲雲彩,地上沒有一絲風。大太陽直射著我的頭頂,地上的影子成圓陀陀狀,蜿蜒的山路讓我的推車姿勢顯得有些撅爬屁眼,頑皮的汗珠子從鬢間流下來,留下一道道狗甲印印。走下坡路很容易,但要爬上去得費周折,走了一個多小時還么爬到山頂,走著走著弟弟的話越來越少了,他的小臉蛋也熱的通紅,小手扶在後貨架上讓我的車子越來越沉,我努力的追隨著前人的腳步,他們也時不時的停下等我們。弟弟問我:「哥哥我們啥時候就到家了?」我回答:「趟炕上緩人的時候」他又問我:「啥時候我們才能趟炕上緩人啊?」我摸摸他的腦袋回答:「到家的時候」弟弟再沒有說話。好不容易上了廟裡豁峴,讓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我把弟弟扶上后座,可以斷斷續續的騎一段。

終於到了後灣梁頂,到跟四馬路說拜拜回家的時候了,分路是一段四十度陡坡坡下是三十度右轉彎,歲爸帶頭下坡,喜兵帶著喜強,弟弟猴子一樣爬上后座,車輛起步不蹬兩圈總是嫌提速太慢,下坡起步猛蹬兩圈提速效果勝過2.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加6AT變速箱,激情速度瞬間飆升,一下飆到讓人恐慌的程度,趕緊拉閘減速,可是突然沒閘了,右手握的車大梁夠不著手把,制動系統都在左手上,這是特殊的騎車姿勢帶來的先天性缺陷。嚴重超速加30度的轉彎如果不加點漂移技術天大的把式都轉不過彎,可惜我的漂移技術還欠火候,三剎兩不剎連人帶車都鑽到牆裡面了,一股土霧騰空而起,這可把歲爸嚇傻了。我轉身看了一眼弟弟,只見他已經起來了站在我身後,我腳霸骨上划了一道渠渠,還么顧上疼趕緊先看車子好著么。歲爸從牆裡面把車子拉了出來,只見前臉變形嚴重,車把彎了,車圈扁了,車大架在真皮坐椅下方處齊齊個斷了,血流到了鞋碗里粘乎乎的,我低頭一看是腳霸骨上的渠渠在齜牙流血,一把綿綿土壓了上去,血暫時止住了!歲爸用力掰了一下捲住了的車頭,踉踉蹌蹌推回去抬到屋裡按原來的樣子擺放好車子,用黑膠帶「接」住了摔斷的車大梁,一件爛衣裳按原樣搭到車座上表示這輛車我今天從來沒碰過,絕對沒碰過……

追憶·柴門(六)

作者:風雲水手

一段年少無知的自駕事故回憶片段結束,好在當時父親沒發現,也或許是故意裝作沒發現沒有找我的麻煩,繼續把鏡頭切到周六回家的途中。

住校生的隊伍很龐大,每個班基本有三分之一是住校生。小西,陽坡,雞酉,堡花,凡國,王廟,孫弆等各村的都有。每周六的康家屲山上都要過一次「隊伍」,一展四馬路的人氣,據說這條四馬路是我出生那年祖宗們純人工打造的,當時最先進的機械就是推車,其工程量無不慨嘆!

回家不積極思想有問題,我始終走在回家隊伍的前列。 老環球牌車子上次的事故過後前輪圈扁了一直沒有得到根治。稍微騎快點可以明顯感覺到前輪各呆各呆著,如果拉前閘會冷不丁抱死,還么反應過來已經人仰車翻,好處是依我的騎車姿勢,前閘就是個擺設,任前面閘皮全無咱照騎不誤。雞大腿處的護泥瓦也是嚴重的無法修復性鬆動,邦黨邦黨的聲音會讓你老遠聽見是我來了,唯有的一個真皮座椅依然黑的發亮可惜個子是硬傷座不上去!

住校生的周末基本都是囊中羞澀,彈盡糧絕,回家心切,中午都不吃飯就上了康家屲山,山根底下有家小賣部,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門口一摞被子嚴實的包著一個泡沫箱子,裡面的雪糕五毛錢一個,曾幾次很熱的周六路過那一摞上面狗夾兮兮的被子,我都咽回去嗓子眼多出來的幾滴口水,也不是兜里沒有五毛錢,而是掀開那個泡沫箱子的蓋子體現的有點不知父母死活,於是任天氣在大不曾掀過一回箱蓋。

只有在半山腰的崖邊上有幾根不大的榆樹,就像以前荒漠中的客棧,每個人經過都會在那裡歇一下 ,是炎炎烈日讓我們在這裡統一整隊。我將老環球法拉利立在路邊,從上面有個還珠格格圖案的麻顏色書包里掏出來一瓶曬的溫楚楚的水,斜躺在樹蔭里咣了幾口,我一口他一口還么喝過隱就沒了。同學們相互開著無聊的玩笑,我無意間看到車座底下的黑膠帶在風中亂舞,法拉利大梁被碰斷的傷口裸露在燥熱的空氣中……

難兵一樣的隊伍拖著疲憊的步伐晃到了廟李,口如快晒乾的羊皮,圍住了路底哈一戶姓李人家的水窖,這口窖似乎是人家飲羊用的,窖台旁邊放著個大石槽,水裝八分滿,上面飄著一層哈蠅沫子,地上散落著很多羊糞闊闊曬的很乾,踢一腳羊糞闊闊亂滾。水桶和窖繩眼前便見,我吊了一桶上來,用嘴吹了下飄在上面的羊糞和雜撓,裡面的倒節子亂舞,我的嘴在水桶碰扁的邊邊處迎上去,一股甘甜的清泉從嗓子眼緩緩而下,全身清爽,生命再一次得到了延續。由於人多一圈子走下來一桶子還么夠,又吊了一桶但是么喝完,乾旱的季節里這家的驢又少了一頓水喝,剩下的半桶又到了窖里,傳說中把吊上來的水再倒回去就形成了倒節子,但我覺得這種說法有待屬實。不管屬不屬實黃土地上的滴水貴如油,經不起半點浪費。

干羊皮瞬間悶濕了,繼續趕路,上了廟李豁峴,斷斷續續可以騎行,在經過的一個個路口,三三兩兩散去,當一股帶著媽媽的味道的飯香味飄進鼻腔時我也到家了

追憶·柴門(七)

作者:風雲水手

冬天凍腫的腳手在夏季早已得到融化,留下的傷疤像狗伽一樣洗不掉,過幾天要脫一層皮子,好在不痛不癢!

夏天的柴門川被包穀點綴成一片綠洲,馬路兩旁楊柳依依,任風玩弄出各種姿態,左右兩邊的樹梢相互摻合,站在校門口向著窯溝方向望去馬路穿行在一條綠色的隧道當中。晚上出去門外的包穀地邊上尿尿,偶爾上來一輛車,光線很是刺眼,嗖的一聲從我身旁掠過的那一刻我的思緒會追隨著那車遠去的背影被帶向遠方……

周日的返校如上刑場,每次的離開都是一場永別的感覺,肉不疼心疼。母親老早給我裝好了一周的乾糧,饅頭和洋芋,但太陽不落山我不動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在只有洋芋蛋的地方,從此就與洋芋蛋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學校午飯是饅頭下洋芋,晚飯是洋芋下饅頭,最大的花樣就是把洋芋絲絲變個洋芋片片,一年時間一直如此,其他的飯不會做,母親給我裝了兩碗麵粉教我做揪面片子,回去實踐了一頓,面粘到指頭上揪了左手粘右手死活下不到鍋里,於是發現蔫洋芋蛋才是我的最愛,也只有蔫洋芋蛋才能解救我。

老鼠白天地上打洞,晚上房頂壘窩……

夏天又來了新的苦惱,天氣太大,每周的饃饃都要發霉,每周三都是饃饃的更年期都要長霉點點,另外三天基本都是與後來才知道的致癌菌落黃曲霉素作鬥爭。一句「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可以讓一切「病從口入」的理論瞬間失色。

每次我離開家,奶奶都要送我到場門口一直到看不見我了才肯回去,經管她嘴裡不說我很清楚她也很害怕我每次的離開,自從我踏出家門口那一刻開始我和奶奶一起期待著下一個周末的到來。她那額頭一道道深深的皺皺紋里藏著一串串總讓人回味的故事。民國時期的老封建制度害苦了奶奶的一雙小腳,從我記起奶奶一直都是腳疼的厲害,好幾次我故意消失在路的盡頭又倒回去看奶奶轉身回去的背影,只見她右手拿著一根紅柳木拐棍,左手背在腰裡吃力的緩緩的向門前走去,可愛的背影久久在我心裡揮之不去。

返校晚飯過後,住校生三三兩兩夾著書本來到校園晚讀,如果田主任不在晚讀結束後夥伴們還要殺兩場乒乓球才肯離去。

課間十分鐘的男生廁所里甚是熱鬧,這裡是最年輕中國煙民的天堂,校門口小賣部里的紙煙一毛錢一根。課間一根煙,賽過活神仙,沒關係的小弟跟大路上的電杆都靠邊站,關係好點的幾個人抽一根,你一口我一口他一口,有時候一根煙要滿足上十個人的煙癮,彌足珍貴,煙霧瞬間將廁所擠的水泄不通。直到上課鈴聲響了,廁所內瞬間回復了平靜,唯有繚繞的煙霧久久還沒找到散去的窗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雁傳媒 的精彩文章:

會寧公安交警公布端午節6個危險路段
十年拉扯三侄子——會寧「好媳婦」趙霞珍

TAG:西雁傳媒 |

您可能感興趣

追憶我家的狗
追憶我家汪星人
我會記得您——追憶曾祖母
暖春——追憶「老頭」
追憶我的外婆
追憶父親張可廷
王者已逝成追憶,頭腦王者被下架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馬》,卡隆導演獨家追憶,愛的追溯傳遞溫暖
老佛爺的巴黎追悼會:全世界都在追憶
東中不會忘記,追憶東中首批老教師之沈家駿先生!
追憶老師傳槍經過
除了追憶李詠,我們更應該學會從此閉嘴
追憶我們曾經的芳華
孫利俠 往事只能追憶
古今追憶
《楨傑法門學習追憶錄》
百歲漫畫家方成走了,半島記者追憶方老
那群男人回來了!「曉」組織席捲B站引無數玩家追憶
夢幻西遊:又一個被大家忽視的高額獎勵任務——尋夢追憶
金庸追悼會在港低調舉辦,劉德華再追憶,馬雲送輓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