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

一、李邕與《麓山寺碑》

李邕(675—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今屬江蘇)人,著名《文選》學家李善主子。初為左拾遺,後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為人秉性剛直,極富政聲。為文長於碑頌,而復多自書,杜甫謂之「碑版照四裔」。古稀之年為奸相李林甫害死。傳世書作有《李思訓碑》、《麓山寺碑》、(李秀碑)、(盧正道碑》、《東林寺碑》、〈葉有道碑》等多種。

李邕與唐代大多數書家一樣,其學習書法也是從王羲之入手的。但他能「入」能「出」,在王字的基礎上有所創造。宋代《宣和書譜》云:「邕精於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學右軍行法,頓挫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李邕是以行書入碑的積極擁護者,他所「擺脫」的「舊習」,正是王體行書不適應碑版的那些局限。

《麓山寺碑》又稱《嶽麓寺碑》。縱觀此碑,筆力雄健,字勢俊麗。此碑歷來評價很高,宋黃庭堅評其書云:「字勢豪逸,真復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復生,不過如此。」《庚子銷夏記》云:「《嶽麓寺碑》雖已殘剝,然其鋒穎尚凌厲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書爾爾。」此碑之所以為藝林所重,乃因其筆力蒼健渾厚,方折勁挺,有骨力洞達、氣勢開拓、化柔為剛之美。此碑看似駕輕就熟,天真爛漫,實乃神妙變幻,難測端倪,在流暢中寓縝密,和諧中得自然。該碑用筆取自然之法,流暢自如,瘦勁遒麗,一改二王的圓潤蘊藉,既剛勁又妍美,風神外露,氣勢奪人;結字取勢頎長,奇宕欹側,左低右高,似斜反正,斜而不倒,恰到妙處。《麓山寺碑》表現出一種豪放、奔突、明快乃至荒率的審美情趣,不計工拙,不經意而出新,毫不掩飾其真情實感。杜甫曾有詩讚李邕書法曰:「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制。」信不虛言!總之,李邕的字彙合了魏碑體正楷與 王羲之體行書的長處,比較圓滿地解決了「行書入碑」的課題。同時該碑是「體兼行、楷」的代表作,因此選用它作為學習行書的入門初階是再好不過的了。

二、臨寫《麓山寺碑》應注意的幾點

1.在臨寫時既要動手,更要動腦。在臨寫中,只動手不動腦,只顧生硬描摹.既不考慮這些點畫形態的來由,也不想想甲字與乙字的關係,這是一種收效最差的做法。因此I臨寫時,先應對帖中之字進行綜合的分析比較,將其結體用筆的法度與規律梳理出來,以獲得臨摹的自由和主動。其次要用心弄明白書家用筆的原理、方法和技巧。範本中同一個點畫在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字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形態,這些不同的形態究竟是通過怎樣的用筆方式造就出來的?毛筆在起止和運行過程中需作何種動作、何種變化才能形成點畫的某種藝術效果?在臨寫中應該仔細研究、反覆實踐、用心體會,把問題搞

清楚,然後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來。第三要對昕臨寫的字從結體到用筆都應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這個字的點畫為什麼要這麼安排,這一筆的位置變動一下行不行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對所臨寫的碑帖加深印象,加深認識,提高臨寫的主動性,提高書法的鑒賞力。

2.《麓山寺碑》的書體為行楷,故其筆法兼用行書的圓轉流暢和楷書的方整規矩,行法、楷法錯綜出現,產生了時圓時方、時疾時徐、時滑時澀的矛盾變化效果,這對該碑達到既有主體之流美、又有北碑之端莊的境界是個關鍵。臨寫時應注意分清何處是行法,何處是楷法,一一領會,然後再著力找出行法、楷法的分布規律,即抓住書家的「經營之道」。

3.該碑行筆速度較快,線條瘦硬,粗細變化不大,給人以矯健挺拔之感。臨寫時,要看準帖字果斷下筆,不可猶豫拖沓,否則筆畫出現「漲墨」,會損害線條質量。另外不要誇張毛筆的提按動作,要始終用力提著筆,用筆鋒著紙揮灑。

4.開始時應選用鋒穎較好的硬毫筆,取懸腕、懸肘的姿勢為好。

5.臨寫時,必須以中鋒來體現其圓渾、具有厚度感的線質,避免偏鋒帶來的視覺效果上的薄弱。結構上要把握開合變化的規律,並著意掌握重心的處理方式、緊松、粗細、疏密的對應參照以及長線條的穿插使用。

三、《麓山寺碑》基本點畫的臨寫法下面我們來看看點的寫法。

行書的點,最值得注意的是點與點、點與其他筆畫的關係。它們之間或上下關聯,或左右呼應。除少數用連筆、牽絲相通外,絕大多數都是憑藉微妙的俯仰角度、出入鋒芒以「神」相接,構成形斷而神不散的整體。這是我們在臨寫時最需要下功夫揣摩的。

1.瓜子點。先向左上方運鋒起筆,然後向右下鋪毫行筆,最後頓筆向左上回鋒收筆。其狀背弓腹收,要寫得飽滿圓潤,有精神,猶如高峰墜石。如圖——「於」字上點。

2.長點。先逆鋒向左上起筆,筆鋒向右下長拉,漸行漸按,其過程較長,形斜,最後回鋒收筆。如圖二「太」字右點。

3.向下點。先露鋒水平向右落筆,迅即用方折法轉90度向下行筆,如圖三「宇」字首點。這種點

一般只用在一個字頂頭橫畫的正中央,與橫畫相連,形態端嚴。

4.出鋒點。先露鋒斜向落筆,頓後迅即提筆回鋒,向需要呼應的方向帶出牽絲,如圖四「廟」字首點。這種點有俯勢,也有仰勢,形態活潑,用途極廣。

5.橫點。先逆鋒起筆,接著橫向右方鋪毫行筆,最後回鋒收筆,從點的中腹出鋒,如圖五「禪」字左上點。這種點改成平勢,與其他點勢不同,以增加變化。

6.相向點。這兩點左右遙相呼應,左點短而向右上挑出,右點由重漸輕,向左下出鋒,兩點左低而右高,上開下台,頤盼生姿。如圖六「光」字。

7.相背點。這種點常用在字的下部,故其勢需要左右分開,上聚下分,有力托住上部結構。如圖七「樂」字。

8.並列點。這兩點是該帖最具特色的書寫方法。它採用撇畫的書寫方法,使兩點均並列向左下行筆,左點短,右點稍長,但與撇不同的是兩點不出鋒,顯得敦厚、拙樸。如圖八「並」字。

9.三點水。在《麓山寺碑》中,三點水的書寫方法可謂多種多樣,有三點獨立的,也有第二點與第三點相連的,還有三點乾脆寫成一弧豎的,臨寫時要注意掌握。如圖九「諸」字便為一例。

10.兩對點。這種點常用於「雨」字頭中。它原本是四點兩兩相對,但在《麓山寺碑》中卻簡化成兩點,採用相向點的寫法,但又比相向點更輕靈,其左點儘力向左下伸展。如圖十「雲」字。

下面來看看橫的寫法。

《麓山寺碑》中典型的橫畫為方筆魏碑寫法,圭角明顯,除加大了左低右高的斜度外,其用筆與魏碑基本相同,有北碑的厚重感。但是由於該碑是行書,故橫畫的起筆、收筆處常需與上、下筆畫呼應,臨寫時要特別注意。

1.長橫。這種橫畫的書寫方法與魏碑相同,要注意起筆與收筆的圭角。如圖一「有」字。其書寫方法是:先逆鋒向左上起筆,折鋒向右下轉筆,接著提筆向右中鋒行筆,至畫端再回鋒收筆。在書寫時用力要均勻,中間略有起伏,可向下凹或向上凸,以示變化。

2.接上橫。這種橫是為與上一筆畫呼應,逆向搶鋒入筆,如圖二「在」字上橫。寫這種橫畫,一定要注意與上筆的連貫,寫完上筆,馬上連入下筆,其間不能有絲毫遲疑。若稍一擾豫,則搶鋒處便不自然了。

3.上挑橫。這種橫畫的結尼處向上翻挑,以與下一筆呼應,如圖三「乎」字橫畫的結尼處。這種地方,只需在寫完橫畫後頤著筆的移動之勢輕輕帶出即可,切不可著意用力頓挫、翻提。

4.下折橫。這種橫畫的結尼處是回鋒向下帶出牽絲,以與下一筆呼應。如圖四「事」字首橫。它的具體書寫方法是:寫橫畫至末端,因要與下一筆畫相連,故在收筆時略頓後向左下行去,將鋒帶出。

5.相向橫。這種橫畫的書寫,主要是為了使字的結體能生動多變而改換其排列形式。上橫採用下斜,下橫則採取上揚的態勢,使之在衝突中求得和諧。如圖五「未」字兩橫。

6.並列橫。一字中數橫並列,在書寫時要注意它們的長短、粗細、正斜等各種變化,不能寫得一樣,否則就會變成美術字而毫無生氣。如圖六「年」字的橫畫。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豎的寫法。

《麓山寺碑》的豎畫主要有以下幾種:

1.垂霹豎。這是一種常用的豎,如圖一中的「印」字之豎。其具體書寫方法是:逆鋒起筆,然後

中鋒行筆,最後回鋒收筆,狀似垂露,要寫得堅挺、厚實。

2.懸針豎。這是一种放鋒收筆的豎,中鋒一拓直下,狀如懸針,如圖二「仰」字右豎。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逆鋒向左上起筆,再折鋒向右頓筆,接著中鋒向下行筆,筆在運行的過程中慢慢提起,使出鋒尖利。

3.短豎。其用筆與垂露豎相同,只是中間過程縮短,短而更顯有力,如圖三「所」字最後一豎。

4.弧豎。《麓山寺碑》中的豎絕大部分均採用這種寫法。它是魏碑的寫法,即在下截快收筆時由中鋒轉為側鋒,漸漸向右下角斂毫而出,如圖四「師」字長豎。這種豎常常略向左彎,帶點兒弧度,如拉開的弓一樣有股張力,但不能彎軟。

5.斜豎。此豎向左斜,其形似撇,但用力均勻,收筆處回鋒,如圖五「山」字中間一豎。

6.帶鋒豎。行書用筆,常欲流動暢活,因此,在豎畫收筆時,其鋒往往順勢挑出,以便映帶下一筆畫,如圖六「將」字左邊一豎。

7.多豎並列寫法。一字之中如有多豎並列出現時,如不注意調節,最易刻板。因此要注意每豎均要有不同的寫法,且豎與豎之間的關係也要注意變化,如呈相向還是相背之態,等等。如圖七「佛」字。

此外,與橫畫一樣,行書的豎在其起筆或收筆處也可以顯露出呼應上、下筆畫的痕迹,如圖八「修」字左邊兩豎就是非常典型的。

我們接著來看看撇的寫法。

《麓山寺碑》的撇有曲撇、直撇、回鋒撇、重頭撇等多種寫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該碑中的撇,很少是直接提筆出鋒的,而絕大多數則向左上帶起,這樣既可與下一筆畫相呼應,又可與這一撇的主幹部分構成回顧照拂之勢。我們在臨寫時要注意分析、體會,多開動腦筋。

1.斜撇。這種撇畫長而且斜,中鋒行筆,運筆至收筆處不是直接出鋒,而是要回鋒,稍向左上帶出,但不是很明顯,而是要顯得含蓄而矯健。如圖一「會」字。

2.弧撇,如圖二「如」字。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向右上方逆鋒起筆,折鋒向右作頓,調鋒向左下作彎勢行筆,中間的彎度較大,至出鋒處向左作大弧度的出鋒。

3.豎撇。先起筆寫豎,至三分之二處時則向左下提筆運行,最後漸提漸收。此撇應寫得直而不僵,如圖三「丈」字。

4.平撇。其勢較平且短。具體書寫方法是:先向右上逆鋒起筆,再折鋒向右下作頓,最後中鋒用力向左下撇出。此撇常用於字的頂部,輕重應適當,其形較平,有利於字的穩定。如圖四「重」字。

5.回鋒撇。此撇與以上撇畫不同的是,在收筆處不是提筆出鋒,而是回鋒收筆,有一種沉實感,

其運筆是由輕到重。如圖五「不」字。

6.帶鉤撇。這種撇畫與以上撇畫不同的是,在收筆時不是提筆出鋒,而有點像回鋒撇,但比回鋒撇帶出的鋒穎更靠上,這樣與下一筆畫形成牽絲引帶的關係,給人以顧盼生情之感。如圖六「天」字。重頭撇。這種撇畫隸意十足,是《麓山寺碑》筆畫的一大特色。其書寫方法是:先起筆寫撇,至末端時重按後再帶出。如圖七「登」字。

8.並列撇。一字中有數撇並列,應注意其撇畫的長短變化、角度變化、輕重變化等。如圖八「律」字。

我們現在主要看看捺的寫法。

在(麓山寺碑》中,捺的寫法是魏碑寫法,即捺腳長而豐滿、收筆不是提起向右上方「冒尖」,而是斂毫向右下方低垂,顯得含蓄、穩重,不矜不躁,穩壓陣腳。在該碑中,捺的書寫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斜捺,如圖一「人」字。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向左上逆鋒起筆,再向下折鋒,然後調鋒鋪毫,再中鋒向右下由輕漸重,頓後向右捺出,注意不要捺出筆鋒。

2.平捺。此捺筆勢雖平行,但一波三折仍應表達,行筆由輕至重,至捺腳處重按後再提筆平出,最後收筆回鋒。如圖二「追」字。

3.短捺,如圖三「琳」字。其書寫方法同斜捺,只是其形較短,短而省力,有讓左之意,使字之結體放中有收。

4.反捺,也可稱長點,它是為求變化而成。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逆鋒向左上起筆,接著調鋒向下行筆,漸行漸按,最後回鋒收筆。整個捺畫要有一定的弧度。如圖四「史」字。

5.弧捺,如圖五「見」字。該筆本是豎彎鉤,現用一捺表示。其具體書寫方法是:順鋒起筆,接著向右平行,漸行漸按,至捺腳處重按後向右平出,注意出鋒不宜太長太尖。

6.挑畫。挑是自左下斜向右上並出鋒的筆道,如圖六「振」字左挑。其書寫方法是:先逆鋒向左上起筆,接著向右下作頓,然後引筆向右上直行,速度要越來越快,在運行的同時,將筆逐漸上提,令其順勢出鋒。寫這一筆畫時,其斜度的大小和鋒芒之所向,必須與右邊的有關點畫或局部相呼應。

最後我們來看看鉤和折的寫法。《麓山寺碑》中的鉤有的是楷法,而有的是用行書方法來寫的。其形態主要有以下幾種:

1.豎鉤。先作豎,應挺拔有力,至出鉤處應側鋒鋪毫,捻管挑出,出鉤處應尖銳飽滿,見稜見角。如圖一「河」字。

2.豎彎鉤。其具體寫法是:先起筆寫豎,且此豎應先向左順勢轉折,調整到中鋒後再作橫,略頓後出鉤上挑,要有力度。如圖二「元」字。

3.彎鉤。此鉤寫法有點兒同豎鉤,不同的是其起筆處比較彎,要有一定的弧度,出鉤時也是向左

推出,是外方內圓狀。如圖三「子」字。

4.橫鉤。先作橫畫,至末端向右下停頓,然後折鋒向左下鉤出。此鉤應寫得厚重、飽滿。如圖四

「崇」字。

5.卧鉤。先順鋒起筆,而後再行筆向右作弧彎,筆力由輕到重,最後向左上鉤出。此鉤應前斜後平。如圖五「心」字。

6.背拋鉤,如圖六「風」字。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作斜橫,要有一定的弧度,轉折處作提按,然後向內凹直下,再作外彎,最後出鉤上挑。此種鉤弧度大,用筆宜靈活。

7.斜鉤。先逆鋒起筆,再由中鋒由輕至重徐徐地作弧形下行,至出鉤處向上鉤出。此鉤宜寫得遒勁、舒展,弧度不能太大。如圖七「或」字。

在《麓山寺碑》中,折的寫法有以下幾種:

1.方折。這是魏碑寫法,即輕入重按上抵,再右下重頓,調鋒回中,作弧下行。作此畫須留意右下重頓後下行的弧畫要重、渾,否則會使全字失衡。如圖八「回」字。

2.圓折。這種折畫有點兒似鐵路鋼軌轉彎時的形態,行筆無頓挫,不停駐,捻管調鋒直接轉下即可。如圖九「內」字。

3.豎折。先作豎,至轉折處調鋒,提按要輕,再作橫畫。此豎折應一筆完成。如圖十「化」字。

李邕行楷《麓山寺碑》

《麓山寺碑》拓本

《麓山寺碑》亦稱《嶽麓寺碑》,李邕撰文並書,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在湖南長沙嶽麓公園。碑高2.7米,寬1.35米,行楷書28行,滿行56字,共1413字。圓頂上飾有龍紋浮雕,上有陽文篆書「麓山寺碑」四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損缺。碑側刻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正書陰刻題名「元豐庚申元日同廣惠道人來襄陽米黻」字樣,「元豐庚申」即公元1080年。碑現在長沙嶽麓山公園內。

《麓山寺碑》是李邕行楷書的代表作。李邕一生書寫過的眾多碑銘,以麓山寺碑最為精美,該碑筆力凝重雄健,氣勢縱橫,如五嶽之不可撼。運筆博採魏晉及北朝諸家之長,結體縱橫相宜,筆法剛柔並施,章法參差錯落,行雲流水,化柔為剛之美。北宋黃庭堅評其:「字勢豪逸,真復奇崛,所恨功務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復生, 不過如此。」 清孫承澤:「《嶽麓寺碑》雖已殘剝,然其鋒穎尚凌厲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書爾爾。昔俞仲蔚謂此碑勝《雲麾》,必有所見也。北海書宋初人不甚重之,至蘇、米而稍襲其法;又至趙文敏,每作大書,看意以擬之矣。」(《庚子消夏記》)後起書法大師,如蘇、米芾、趙孟頫等都沿襲其法。此碑筆力雄健,如五嶽之不可撼,歷來於《李思訓碑》並稱為李邕的書法傑作。

傳世北宋拓本有故宮博物館藏本、趙聲伯藏本、蘇州博物館藏本。歷代出版《麓山寺碑》碑帖甚多,國家文物出版社1984年曾出版《唐李邕書麓山寺碑》,以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宋拓本為底本。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唐李邕書麓山寺碑釋文

夫天之道也,東仁而首,西義而成,故清泰所居,指於成事者已。地之德也,川浮而動,岳鎮而安,故耆闍所臨,取於安定者已。茲寺大枑,厥旨玄同,是以迴向度門, 於廓右,仰止凈域,列乎岩巔。寶堂岌業於太虛,道樹森梢於曾渚。無風而林壑肅穆,不月而相事澄明。化城未真,梵天猶俗。名稱殆絕,地位嘗高者,不其盛歟!麓山寺者,晉太始四年之所立也。有若法崇禪師者,振錫江左,除結澗陰,嘗與炎漢太宗長沙清廟棟宇接近,雲霧晦冥,赤豹文狸,女蘿薜帶。山祗見於法眼,竇後依於佛光,至請舊居,特為新寺。禪師洎翌日,弘聚謀界眾表之。明詔行矣。水臬有制,丘墟盡平。太康二載,有若法導禪師,莫知何許人也。默受智印,深入證源。不壞外緣,而見心本。無作真性,而注福河。大起前功,重啟靈應。神僧銀色化身丈余,指定全模,標建方面。法物增備,檀供益崇。廣以凌雲之台,疏以布金之地。有若法愍禪師者,江夏人也。空慧雙銓,寂用同轡。慈目相視,凈心相續。綜核萬法,安住一歸。注大道經,究上乘理。永托茲嶺,克終厥生。逮宋元徽中,尚書令湘州刺史王公諱僧虔,右軍之孫也。信尚敬田,作為塔廟。追存寶相,加名寶山,矧乎弓冶筆精,陶甄意匠。留書藏石,緘妙俟時。候法宇之仾 ,期珍價以興葺。遠慮將久,遺事未彰。梁天監三年,刺史夏侯公諱祥。了義重玄,別構正殿。紹泰二年,刺史王公諱琳、律師法賢,或在家出家,或聞見眼見,建涅盤像,開甘露門。長沙內史蕭沆,振起法鼓,弘演梵言。繼楗槌於景鍾,納貝葉於曾閣。陳司空吳明徹,隨侍中鎮南晉,安王、樂陽王,並佛性森然,國楨秀者。壯迴廊以雲構,蔚懸居以天覆。開皇九年,天台大禪師守護法庭,澄清悲海,嚴幢標聳,智火融明。襲如來堂,坐法華定。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有若曇捷法師者,伐林及樹,染法與衣。不墜一滴之油,有沾大根之雨。總管大將軍齊郡公權,公諱武。福德莊嚴,喜慧方便。疏寫四部,鎮重百城。有若智謙法師者,願廣於天,心細於氣。誦習山頂,創立花台。有若摩訶衍禪師者,五力圓常,四無清凈。以因因而入果果,以滅滅而會如如。有若首楞法師者,文史早通,道釋後得。遠涉吳會,幽尋天台。法界圖於剡中,真訣論於湘上。具究竟戒,敷解說筵。一法開無量之門,一音警無邊之眾。方等有以復悔,雙林有以追遠。並建場所,樂為住持。惟慧龍禪師者,跡其武,憑其高,超乎雲門,絕彼塵網。深以為性有習,道有因,止於心,反於照,習也者。坐乎樹,居乎山,因也者。固,習而無因,則不往;因而無習,則不證。是以漚和正覺,阿若冥搜。想息而精進,甲堅,受除而煩惱殼散。百川到海,同味於咸;千葉在蓮,比色於凈。起定不離於平等,發慧但及於慈慧。故能聞者順其風,觀者探其道。牧伯萃心,洊 臻。啟焚香之上緣,托成佛之嘉願。上座惠杲寺主,惠亶都維那興哲等,皆靜慮演成,妙輪轉次。因差別而非法,隨品類而得根。去二見而入流,率一心而辦事。咸以形勝之會如彼,修行之跡如此。而豐碑未勒,盛業不書,安可默而已哉?將何以發揮頌聲,披揚宿志者也?司馬西河竇公,名彥澄,碩德高闈,紹賢遠識,器宇岳厚,檢操冰清。屬以師長闋官,攝行隨手。以家,而形於孝友;以己,而廣於詩書。以重,而雅俗自興;以明,而至道丕若。且猶歸心凈土,膜拜佛乘。摧喬慢之外幢,興開示之真語。建謀群吏,乃命下寮。顧蚊山之易疲,嘆龍宮之難紀。其詞曰:天地有象,聖賢建極。宴坐中戶,成道西域。後代襲武,前良作則。安樂是依,靈鷲是式。一想冥契,三歸願塞。其一。金方置廟,衡麓開場。龍象擁錫,人天護香。鬼神賜土,靈化度堂。重鎮牧伯,上游侯王。光昭法侶,大啟禪房。其二。幽谷左豁,崇山右峙。瞰郭萬家,帶江千里。玉水布飛,石林雲起。雷激庭際,月窺窗里。花台隨足,天樂盈耳。其三。人與地靈,心將法滅。既往在此,比明齊哲。佛日環照,牛車結轍。連率順風,駟驪欽烈。訪道追勝,形馳目絕。其四。碑版莫建,軌物未弘。和合是請,佐貳是膺。政敷大郡。信發廣乘。願言有述,以訪無能。惟石可久,與山不崩。其五。前陳州刺吏李邕文並書。

大唐開元十八年,歲次庚午,九月壬子朔,十一日壬戍建。江夏黃仙鶴刻。且上計於京,不偶茲會。贊曰:英英披霧,其德允爍。卓立雋才,標舉明略。雄辯縱橫,神情照灼。備聞政理,深悟禪樂。江夏黃仙鶴刻

怎樣臨習《麓山寺碑》以及原文註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江式《論書表》和僧虔《又論書》
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
錄海岳名言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座右銘的由來

TAG:聞是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追尋李邕《麓山寺碑》原石
蘇軾《題金山寺》,一首迴文詩,情系金山寺
北海如象——李邕代表作《麓山寺碑》欣賞
散文:漫遊黑山寺
岩山寺壁畫,牆壁上的《清明上河圖》
《行草〈金山寺詩〉》看出王鐸的張狂不羈!
從《行草〈金山寺詩〉》看王鐸的張狂
民間故事:鎮山寺為何改為依山寺
詩風詞韻 題花山寺壁
行草《金山寺詩》看出王鐸的張狂不羈
寒山寺的傳說
蘇州寒山寺和合二仙解說
行草《金山寺詩》看出王鐸的張狂不羈!
山寺晨語
地宮秘寶‖臨潼慶山寺
名家書法欣賞:唐 張說 灉湖山寺
酌茗開靜筵,墟落生晚煙,蘇軾這首詩描寫游山寺得禪字
日本高山寺舊藏宋版《辨非集》價值淺析
萊陽穴坊金山寺探秘!跟別的寺廟不一樣!
《詩潮》主編推薦 | 旋覆:在定山寺里修禪,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