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祛濕要分清濕熱or寒濕

祛濕要分清濕熱or寒濕

本報記者 王智錦 通訊員 伍曉丹

指導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孔炳耀

中醫講「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六淫以風為首。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孔炳耀副教授告訴記者,廣東環境氣候比較特殊,沒有明顯的四季分明,冬行夏令,濕氣一年四季都有,春夏季尤其明顯,特別是冷空氣來襲,氣候變化大。他說,廣東屬於海洋性氣候,南嶺對南北氣候形成了一個屏障,形成了嶺南這樣一個特殊的地區,清朝以後,因地制宜慢慢形成「嶺南醫學」的概念。

濕氣分濕熱和寒濕

那麼,濕氣是怎麼產生的?

孔炳耀介紹,濕氣分內濕和外濕,地域、季節、氣候環境等都是外濕的誘因,內濕是由具體的功能失調引起的。濕氣表現主要是消化系統的癥狀,可通過胃口好壞、大便性狀等癥狀來判斷,外部表現為舌苔又白又厚重、黏膩,沒有胃口吃飯、腹脹、噁心、大便溏或粘等。

芒果是濕中帶熱之物

春季芒果上市,不免有人擔心吃了會加重濕氣。「濕氣就是一種陰邪,但廣東往往是跟熱邪結合得比較多,所以濕有濕熱也有寒濕。」 孔炳耀指出。跟食物本身的屬性有關,芒果、榴槤、菠蘿、荔枝等,是濕中偏熱的,俗話說「一隻榴槤三隻雞」、「一個荔枝三把火」,吃多了以後就表現出一些濕熱的癥狀,口舌生瘡、口乾口苦等。飲食上總的原則是,吃什麼都不能過多。另外,西瓜是偏涼的,吃多也會拉肚子,這是寒濕的表現。

春夏濕氣重少吃棗

有傳言說棗「包治百病」,吃棗很流行。孔炳耀介紹,中國飲食文化里棗是很平常的,棗本身是好東西,但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很重要,大棗是補脾益氣、溫中、養血的,比較膩,所以脾胃需要之時才能吃,濕氣重者不宜吃。他建議,在嶺南地區,春夏少吃棗,秋冬可視情況適量吃。

薏米赤小豆祛濕效果好

網上很多帖子介紹祛濕的相關飲食,孔炳耀說薏米、芡實、扁豆、赤小豆是比較常用的。

孔炳耀解釋,薏米本身是可以祛濕的,但他提醒,大便乾結的人不宜用薏米,只適用於大便爛、溏者。赤小豆偏清膩,冬天用赤小豆煲冬瓜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方法。另外,淮山排骨也是很好的祛濕食療方,特別是手術後的調理,對氣機不暢有效。木棉花、五花茶亦可以祛濕。

此外,冬天受雨淋引起關節酸痛,下肢容易疲勞時,可以用艾葉、薑汁水泡腳。


閱讀延伸

舌頭中間有裂紋或是濕氣重

舌頭中間有一條裂紋,不是舌頭有裂縫,而是舌苔有裂縫,在中醫里管這種舌象叫「裂紋舌」。主病有三:一是過熱而傷了體內的陰液,二是血虛,三是脾虛。若舌頭肥大,可以判斷裂紋舌是由脾虛造成,「濕」最容易傷害脾,脾虛後就無法運化水,導致水液停留在某處造成「腫大」的情況,故舌頭有些肥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世界哮喘日專遞|過敏性鼻炎患者需當心哮喘
同志,「淫腸綜合征」你了解不?
「五癌」篩查在廣州|大部分癌症是因為運氣不好?
老人時常摔倒是關節惹的禍?
警惕:乳腺自查易引錯診、漏診

TAG:健康養生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祛濕也分寒熱 寒濕熱濕如何區別
入夏要祛濕,分清寒熱症型
祛濕前,要先分清寒熱
教你分清「濕熱」還是「濕寒」,祛濕食物吃的准,濕氣不來擾
4種方法,分清濕熱、濕寒,祛濕一步見效
天氣濕熱難耐,五豆粥清熱祛濕
濕氣分內濕跟外濕,要分清自己是哪種,祛濕才方便!
冬季祛濕,需分「濕熱」與「寒濕」,自己動手做杯茶,祛濕又健脾
「養生堂」祛濕前,要先分清寒熱
痰濕體質要祛濕怎麼祛濕效果好
濕邪是百病之源 濕氣重吃什麼祛濕
清熱祛濕、祛肝熱,這款湯最宜濕熱天時飲用!
濕氣重祛濕難?祛濕做到「三+」原則,掃除頑固濕氣!
夏季炎熱濕氣重 溫和祛濕有妙招
風寒濕熱?不妨試試這款祛濕益氣湯水
每日一膳|濕熱夾擊,清熱和祛濕要雙管齊下
雨水節氣祛濕寒
濕氣分為內濕和外濕,對於內濕的人來說,拔火罐是沒有辦法祛濕的
三伏天前後 健脾祛濕正當時 濕氣分內濕和外濕,可通過舌苔是否厚膩等判斷濕重
10個人9個濕氣重,分清「濕熱」和「濕寒」,祛濕其實挺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