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煎茶水記是哪個朝代的 解讀唐代茶書煎茶水記

煎茶水記是哪個朝代的 解讀唐代茶書煎茶水記

一道茶網 茶文化】《煎茶水記》為唐代張叉新所作,原名《水經》(《太平廣記》),但又怕與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相混淆,因此改為《煎茶水記》。

煎茶水記是哪個朝代的 解讀唐代茶書煎茶水記


張又新,字孔昭,深州陸澤(河北深州)人,元和九年(814年)中進士第一名,歷任右補闕、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政治上附和權相李逢吉。他長於文辭,其嗜茶事迹見於《新唐書》本傳,《舊唐書》將其附於其父張薦傳中。


《煎茶水記》全文只有短短900餘字,據說是張又新元和九年初成名時,在薦福寺得於楚僧,本題作《煮茶記》,乃是代宗時李季卿得之於陸羽口授。《新唐書》藝文志小說類、崇文總且小說類、《郡齋讀書志》農家類、《直齋書錄解題》雜藝類、《通志》藝文略食貨類、《宋史》藝文志農家類都有記載。四庫全書著錄。刊本有宋刊本、百川學海本、明華氏刊本、說郛本、茶書全集本、文房奇書本(作《茶經水辨》一卷)、清唐人說薈本。


《煎茶水記》這本書是根據陸羽《茶經》的「五之煮」而進行的發揮。作者對水品十分重視,認為陸羽「煮茶之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中等,井水者下等」之說不夠詳盡,於是在劉伯芻的品評「揚子江南零之水第一、無錫惠山寺之石泉水第二、蘇州虎丘寺之石泉水第三、丹陽觀音寺之石泉水第四、揚州大明寺之石泉水第五、吳淞江永第六、淮水為最下第七」的基礎上加以擴充,將天下之水重新品評為:「廬山康王谷之水簾第一、無錫惠山泉水第二、蘄州蘭溪之石下水第三、峽州扇子山下之石水第四、蘇州虎丘寺水第五、廬山招賢寺下方橋之潭水第六、揚子江之南零第七、洪州西山之西東瀑布水第八、唐州桐柏縣之淮之源第九、廬山龍池山之顧水第十、丹陽觀音寺水第十一、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漢江金州上游之中零水第十三、歸州王虛洞下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關西之洛水第十五、吳淞江水第1_六、天台山西南峰之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之圓泉水第十八、桐廬之嚴陵灘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


關於《煎茶水記》中的論點,北宋歐陽修在《大明水記》巾對其曾經大加批評,認為《煎茶水記》是極其錯誤的,而張又新把各地的茶水分成等級也是錯誤之舉。而四庫總目卻說:「修所記極詆又新之妄,謂與陸羽所說皆不合,今以《茶經》校之,信然。又《唐書》羽本傳中說:「李季卿宣慰江南,有薦羽者,召之,羽野服挈具而人,季卿不為禮,羽愧之,更著《毀茶論》』。則羽與季卿大相齟齬,又安有口授《水經》之理。殆以羽號善茶,當代所重,故又新託名歟然陸遊《人蜀記》日:『史志道餉谷簾水器,真絕品也,甘腴清冷,具備諸美。前輩或斥《水品》,以為不可信,水品同不必精當,至谷簾泉舊然非惠山所及,則亦不可誣也。』是游亦有取於是書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普洱茶曬青茶製作工藝解讀之乾燥
普洱茶曬青茶製作工藝解讀之「攤晾」
圖文解讀春白茶沖泡方式,從新白茶到老白茶,一篇文章就夠了!
普洱茶曬青茶製作工藝解讀之揉捻
文物解讀西遊記:玉圭及紅漆匣兒
三分鐘讀懂普洱茶:解讀蠻磚古茶山普洱茶的特點與價格
三分鐘讀懂普洱茶:解讀莽枝古茶山普洱茶的特點與價格
圖文並茂,春茶季的實地走訪,實力解讀高山春白茶好在哪兒?
解讀神秘罕見的瓷器——宋代哥窯
三分鐘讀懂普洱茶:解讀易武古茶山普洱茶的特點與價格
三分鐘讀懂普洱茶:解讀曼糯茶山普洱茶的特點與價格
三分鐘讀懂普洱茶:解讀攸樂古茶山普洱茶的特點與價格
客廳掛畫之 當代畫家張洪山九魚圖作品風水解讀
三分鐘讀懂普洱茶:解讀景洪勐宋茶山普洱茶的特點與價格
從外觀、香氣、湯色、口感等方面解讀,一篇文章讓你更懂老白茶!
三分鐘讀懂普洱茶:解讀勐海勐宋茶山普洱茶的特點與價格
解讀漢代釉陶之銀綠釉
微講堂 解讀清代痕都斯坦玉器
解讀當代畫家蕭紅筆下的花鳥世界
風水專業解讀水口,什麼樣的水口砂為貴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