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范軼倫:科幻學徒筆記——現實和幻想的復調

范軼倫:科幻學徒筆記——現實和幻想的復調

現實和幻想的復調


——拉美科幻初探


四年前我在UCSB交換的時候,除了旁聽各種與科幻有關的課程,還在墨西哥室友的幫助下熱火朝天地學習西班牙語。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李廣益老師發表在《科幻世界》上的伊頓科幻大會手記[1],他與拉切爾·海伍德·費雷拉教授(Rachel Haywood Ferreira)關於中國和拉美科幻相似起源的討論讓我眼前一亮,便找來了費雷拉教授當年剛出的新書拉美科幻文學史(The Emergence of Latin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2]研讀。

范軼倫:科幻學徒筆記——現實和幻想的復調


拉切爾·費雷拉著《拉美科幻文學史》


這是第一部專攻拉美科幻的英文專著,在科幻研究界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費雷拉將1920年以前的拉美科幻小說置於時代脈絡中考察,視其為社會現實的反映,認為這些文本不僅凸顯了當時拉美知識分子對於現代時空觀、達爾文主義,以及科學技術的反思,而且體現了國族身份認同和現代化進程之間的張力。這本著作給我帶來了迄今為止最奇妙的一次學術閱讀體驗:字裡行間明明是發生在南半球那個魔幻大陸的故事,卻讓我看到了許多中國科幻的影子——那麼遠,那麼近,一道連接著兩個大陸的任意門彷彿正等待著被打開。


提起拉美文學,中國讀者最熟悉的一定是寫《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和智利桂冠詩人聶魯達,這片誕生了「魔幻現實主義」的神奇土地,會孕育出怎樣的科幻小說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回顧下拉美的歷史與現實。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通常是指美國以南的以羅曼語族語言作為官方語言或者主要語言的地區,在地理上包括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因為羅曼語族衍生於拉丁語,拉丁美洲由而得名。而在十六世紀以前,印第安語才是這片土地的母語。在長達三個世紀的殖民統治下,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逐漸取代印第安語成為普遍使用的正式語言。如今,除巴西以葡語為官方語言外,其他國家都通行西語。被殖民的歷史和後殖民的現實,是貫穿拉美科幻發展的主軸,而語言,既給拉美科幻染上了獨特的風味,也在客觀上令其直至晚近才進入學界視野。

范軼倫:科幻學徒筆記——現實和幻想的復調



第一本英文的拉美科幻選集《拉美宇宙:西班牙及拉美科幻選集》(Cosmos Latinos: An Anthology of Science Fiction From Latin American and Spain)於2003年才問世,收錄了1862年以來十多個拉美國家的接近三十篇科幻小說,極具代表性,希望不久的將來也能有中譯版問世。


拉美科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當時的一些作品已經初具現代意義上科幻小說的雛形。根據學界比較認可的說法,最早的「原型科幻小說」是1775年墨西哥人馬努爾·安東尼奧·德·里瓦斯(Manual Antonio de Rivas )創作的《朔望》(Syzygies)[1] 。小說以同年天文學年鑒的序言形式寫就,講述了法國人來到月球與當地文明接觸的故事,探討了包括基督教創世神話在內的地球文明始源問題,無論語言和主題都深受當時歐洲科幻小說的影響,例如培根的《新亞特蘭蒂斯》(New Atlantis,1629)和開普勒的《夢(Somnium,1634)。不少拉美學者認為,這不僅是墨西哥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科幻小說,也很可能是整個美洲大陸最早的科幻小說。


阿根廷人愛德華多·拉迪斯勞·洪堡(Eduardo Ladislao Holmberg)於1875年創作的《尼克-納科先生的奇妙之旅》(El Maravilloso Viaje del Sr. Nic-Nac)是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科幻小說,他本人亦被認為是拉美第一位科幻作家。洪堡本身是一位生物學家,足跡遍布阿根廷各大生態區,對當地植物學和動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世紀至20世紀中葉,拉美地區的科幻創作大多以單篇散篇的形式出現,並未形成固定的作者群,不少主流作家都樂於嘗試,但大多將之視為針砭時弊、抒發政治抱負和批判偽科學的有力手段。


阿根廷毫無疑問是這一時期科幻創作最為活躍的國家,博爾赫斯和比奧伊·卡薩雷斯(Bioy Casares)就貢獻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作。卡薩雷斯創作於1940年的中篇小說《莫雷爾的發明》(La Invención de Morel)是公認的拉美科幻經典,斬獲大獎無數。為逃避警察追捕,主人公來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荒島,在此他愛上了一個名叫福斯蒂妮的女子,卻發現後者只是由莫雷爾的發明所「製造」的全息影像,為了追隨愛情,他最終決定把自己也變成影像。小說最後給出了一個開放的結局,「我」的肉體已消亡,而靈魂還在未知的空間遊盪,懇請讀者帶「我」進入福斯蒂妮的世界。也許在今天看來,真實與虛擬已經是老掉牙的科幻小說主題,然而在那個時代,卡薩雷斯的這一設想毫無疑問是開創性的。1990年作者被授予西班牙語文學最高獎——塞萬提斯獎,評審對於該書的評價是「通過完美的敘事結構,將現實與幻想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中譯本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引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一看。


20世紀1960年代,拉美文學大爆炸,隨著幻想文學和魔幻現實主義的盛行,科幻小說也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時期,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和古巴湧現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家。除了延續之前的社會批判功能,科幻小說無論在主題還是表達方式上都更加多樣化。例如巴斯克[2]裔阿根廷女作家馬格達萊納·莫伍翰·奧塔尼奧(Magdalena Mouján Ota?o)的短篇小說《我們和我們自己》(Gu Ta Gutarrak,1968)就巧妙地設計了一個時間旅行悖論揭露巴斯克人的神秘起源,諷刺了當時弗朗哥獨裁統治下盛行的種族一元論。1969年,國際科幻小說研討會和國際電影節在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召開,這是第一次全世界範圍內科幻作家和從業者聚首的盛會,阿瑟·克拉克、羅伯特·海因萊因等眾多國際知名科幻作家的出席引發一場全民科幻熱潮,對拉美科幻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進入70年代中期,拉美地區出現大規模的政治動蕩和經濟危機,出版業保守之風大行。出於政治和市場的雙重考慮,書店只賣成名作家的經典著作和翻譯引進的暢銷小說,深受歡迎的阿根廷科幻作家艾克特·奧斯特希爾德(Héctor Osterheald)甚至因政治原因而「被失蹤」,至今依然下落不明。即便如此,本土科幻創作並未因此止步,而是在夾縫中艱難圖存,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選集,增強了各國科幻界的交流。

差不多又過了十年,到1980年代中期,整個拉美社會時局逐漸緩和,科幻小說才迎來了第二個春天。以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為首,各國都出現了固定的科幻小說作者群和粉絲,題材也日漸多元化,菲利普·迪克成為許多拉美作家爭相效仿的對象,賽博朋克亦大受歡迎。進入90年代,互聯網的興起不僅為科幻作者提供了更多元的發表平台,也方便了粉絲的互動。目前比較活躍的拉美科幻組織有墨西哥科幻奇幻協會(簡稱AMCyF)、阿根廷科幻奇幻俱樂部(CACyF)、委內瑞拉的烏比克科幻奇幻協會(UBIK)和智利奇幻科幻社(Sochif)。


在1992年出版的第二版《科幻小說百科全書》中,墨西哥評論家毛里西奧-何塞·施瓦茨(Mauricio-José Schwarz)和巴西評論家布勞略·塔瓦雷斯(Bráulio Tavarse)這樣評價拉美科幻:



儘管現代拉丁美洲的科幻小說深受美、英科幻小說的影響,但印第安人及殖民統治時期魔幻傳統的影響也是存在的,而且有些明顯烙有主動與英語國家的科幻傳統分道揚鑣的印記。



當代拉美科幻的一大特色就是濃厚的本土意識,不僅頻繁使用本土地名人名和俚語,更善於從當地文化和歷史中汲取靈感,表達對大企業、消費文化,帝國主義的批判,亦透露著對當代國際關係的思考。在體裁上,「軟科幻」可謂拉美科幻的主流,許多作品都融合了恐怖和奇幻元素,以都市為背景,主人公是具有反叛精神的邊緣青年。由於漫畫在拉美的風靡,不少超級英雄故事都以漫畫書的形式出版,尤其在墨西哥,這類輕鬆易懂又價格低廉的小說十分受歡迎。


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自第一個黃金時代起其就滲入了科幻作家的創作。雖然人數不多,女作家一直是推動拉美科幻發展不可忽視的力量。她們活躍於粉絲俱樂部,科幻大會,也創辦同人雜誌,擔任各類競賽評審。來自阿根廷的安赫莉卡·格羅迪斯徹(Angélica Gorodischer)是當代最傑出的拉美科幻作家之一,她以短篇見長,探討兩性之間,當權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權力關係,對奇幻、恐怖、偵探等其他類型也遊刃有餘。厄休拉?勒古恩就對格羅迪斯徹大為激賞,將其代表作《卡爾帕帝國》(Kalpa Imperial,1983)翻譯成了英文,這部短篇小說選集以驚人的想像力虛構了一個名叫「卡爾帕」的帝國的歷史,在英文界亦大受好評。


在UCR的第二個學期,我修讀了西班牙語研究系開設的拉美科幻課,從教材到授課全部用西班牙語,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教授亞歷山大·佛納薩利(Alessandro Fornazzari)來自智利,四十多位學生都是母語為西班牙語的拉美裔,我的亞洲面孔和口音常常引來好奇的目光。學期開始前,我原本以為這門課會首先按部就班地梳理拉美科幻歷史,然後再輔以科幻理論研習具體文本。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從第一節課開始,佛納薩利教授就單刀直入小說詩歌文學各類文本,既不追溯歷史,更不引用任何英文學界的經典理論,貫穿整個學期的,反而是法國學者茨維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談論幻想文學的《幻想文學導論》(The Fantastic)。


托多洛夫認為,文學類型的特徵不僅在作品本身,而是在閱讀中尋找:


我們的世界中發生了無法用自然法則解釋的事,是將之歸於幻覺在作祟?還是有另一套法則支配著這個世界?

正是讀者的這種猶豫(hesitation)定義了「幻想文學」。在我看來,托多洛夫所謂的幻想文學,其實更接近通常意義上的「奇幻」,因為在科幻小說的世界中,一切總能用科學來解釋。隨著課程的深入,我的疑惑也越來越深:三個科學家造出了拉美版的「弗蘭肯斯坦」,這是科幻無疑;某民科用射線把電影中的女子變成真人,最後卻被吸得滴血不剩,前半部分也符合,然而,魔法師在夢中創造了幻影男孩,卻發現自己也是他人夢中的幻影,這是科幻嗎?老兵通過夢境重回當年戰場,英勇地死去,這也是科幻嗎?男子盯著水族館中的墨西哥鈍口螈(Axolotl),最後發現難分彼此,這還是科幻嗎?帶著這些問題,我特地跑去辦公室請教佛納薩利教授如何看待科幻和奇幻的區別,沒想到教授狡黠地一笑,說我的問題正中下懷,這門課正想激發我們反思科幻的定義。

范軼倫:科幻學徒筆記——現實和幻想的復調



墨西哥鈍口螈,俗稱「六角恐龍」,是墨西哥的特有種,因其獨特的外貌及幼態延續而著名。即使在性成熟後也不會經歷適應陸地的變態,仍保持它的水棲幼體型態(相當於青蛙的蝌蚪時期)。其名Axolotl源自阿茲特克神話中的閃電與死亡之神Xolotl。


「造人」、「時間旅行」、「真實與虛擬」,這些都是科幻小說中常見的主題,然而沒有科學和技術的參與,就不能算科幻小說了嗎?佛納薩利教授的反問讓我恍然有所悟,科幻號稱一種思維方式,而當我們判斷一篇小說是否屬於科幻時,標準卻往往是形而下的:無論「軟」還是「硬」都必須對科學和技術有所觸及。問題是:如果出離具體的科學和技術,直接在形而上的層面討論「時空觀」和「宇宙觀」,還能算「科幻」嗎?


拉美科幻這門課對我最大的衝擊,就是對「科幻」這一類型的定義。美國科幻作家及學者詹姆斯·岡恩在《時光永駐:非英語國家科幻小說》一書中認為,拉美對科幻小說、幻想小說(及文學本身)的主要貢獻在其「魔幻現實主義」創作手法。這一觀點代表了英文學界對於拉美科幻的主流意見。與魔幻現實主義的關係,是談論拉美科幻時無法迴避的問題,而對於拉美學者而言,將拉美科幻視為魔幻現實主義的附庸或衍生是十分局限的,當然,客觀原因是翻譯成英文的拉美科幻作品還是鳳毛麟角,若不精通西語或葡語,難免管中窺豹。在拉美學者看來,拉美科幻並不應該與魔幻現實主義混為一談,因為自從片土地誕生起,科幻就秉承了本土幻想文學的傳統:科幻在拉美就是這樣。


一直以來,科幻都被視為北美和歐洲工業文化的產物,通行學界的科幻理論出自歐美學者,對「科幻」的定義,自然也是參照歐美科幻發展史而寫就。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的科幻,似乎展現了這一文類從起源地「傳播」到世界各地被 「本土化」的過程。而費雷拉教授在其著作中,主張把科幻視為一種全球文類,拉美科幻並不只是貢獻了一種多樣性,而是從一開始就「共同參與」了這一文類的構建。這也讓我反思對於中國科幻的定位,90年代後「去科普化」成為眾望所歸,「科幻終於走上了這一文類發展的正途」。然而「正」「歧」是以什麼為標準呢?是否中國科幻與科普的勾連,就如拉美科幻和本土幻想文學的聯結一樣,恰恰是最應被肯定、最獨特之處呢?


也許我們太執著於「科幻應該是這樣」的問題,卻忽略了「科幻可以是怎樣」。



[1] 《科幻屬於世界 ——2011年伊頓科幻大會手記》,發表於《科幻世界》2011年第四期。

[2] 該書的中文版已由百花文藝出版社翻譯引進,將於今年出版。


[3] 西語原文標題有超過60個單詞,根據西語學界的慣例在此縮寫為Syzygies。


[4]巴斯克人(Basque),西南歐民族,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脈西段和比斯開灣南岸,其餘分布在法國及拉丁美洲各國。巴斯克人是歐洲最古老的民族,然而無論其長相還是語言都迥異於任何歐洲民族,甚至血型都十分特別,關於這個巴斯克人的來歷一直是未解之謎。


宇宙的未來 現在 過去


四十二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十二史 的精彩文章:

TAG:四十二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讀《零售的哲學》的筆記與體會
未完成的「哲學的歷史」——《人類學筆記》
《哲學的貧困》筆記
牛頓的箱子和愛因斯坦的筆記,都記錄了神學嗎?
各學科筆記對比,網友:學醫先得學美術
學霸:看我的筆記,學渣:我也有筆記,學神:不和弱智玩耍!
【物理筆記】學渣和學霸的差距(內附牛頓、愛因斯坦、達芬奇筆記)
編輯自學筆記:如何做原創兒童科普繪本
殭屍王漫畫:怪奇筆記之真實的表情包
關於古珠的打孔——學習筆記
「繪畫」建築學習筆記
讀國學:《論語》學習筆記
大學中的3大寶!學霸的筆記,學渣的硬碟,學妹、學姐的親睞!
華為王銀鋒:華為做筆記本的初心是唯美、科技、體驗
《神奇的魔法師》精選筆記
學渣和學霸的差距 內附牛頓、愛因斯坦、達芬奇筆記
理想的筆記本電腦是什麼樣子的?
宋代筆記中神醫與俗念的較量:祥宏講夷堅之謝與權醫
學語言記筆記 葡萄牙金童很重視在拜仁的二次機會
殭屍王漫畫:怪奇筆記之戀愛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