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玉收藏概論:巔峰過後的萬法統一

古玉收藏概論:巔峰過後的萬法統一

中國治玉史上只有兩個巔峰時期:一是戰國,西漢是其餘緒;二是清代,朱明是其序曲。因此說,明代對於中國玉器製作史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因為它對清代的治玉風格產生著直接的影響,所以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西漢。西漢的坐標位置是在戰國顛峰之後,身後便是治玉大蕭條的肇端;而明代的歷史位置是在上升的曲線之中,沒有明代,就不會有清代的治玉巔峰。

古玉收藏概論:巔峰過後的萬法統一

漢 蒲紋玉璧局部圖

明代是琢玉工藝的一個歷史總結性的階段,自新石器晚期的紅山、良渚文化時期,開始出現了相對簡單原始的雕琢刀法,至商、周、戰、漢而大昌,經唐、宋、遼、金、元諸代的純化提煉,在明代的精品玉器上基本上不再留有明顯的刀痕特徵,最後留給觀者的只是一件雕琢痕迹不明顯,或根本不見雕琢痕迹的完美的作品。這種萬法歸一的狀況出現在時代收藏網看來,是在雕琢工藝達到了極高的水準之後才有可能出現的大一統。

古玉收藏概論:巔峰過後的萬法統一

明 和田玉觀音擺件

對於玉器的鑒藏來說,明代以前的主要標誌是雕琢玉器表面所留下的運刀痕迹,因為每一時代的雕琢工具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在奏刀的過程中所留下的刀痕也就必然不同,這是鑒定玉器的真偽與時代的重要手段之一。明代以後,刀法特徵對於鑒定的重要意義已經逐漸衰退,刀痕對於一件玉器的製作時代的判斷,已經不是十分重要的了。

所謂刀痕,就是由於雕琢工藝的原始所帶來的一種加工上的成品痕迹,譬如商代玉器中的「歧出」,只有在那種特定工藝水平操作下的工具使用,才會出現明顯的刀痕溢出,一旦琢玉的砣輪運轉速度與直徑得到了改善,譬如現代的砣具,「歧出」現象就會有所改善,直至消失。

比如商代玉器上的折鐵陰線,我們現在往往贊之曰有「力度」,後人難仿到位,實際上那是商代琢玉砣具原始必然出現的結果。宋代、清代與現代的仿品所用的砣具不知比商代進步了多少倍,自然不會模仿出商代的折鐵線效果。一件盡善盡美的玉器所要達到製作上的最高境界,並不是刀法特性的凸現與線條剛柔性質的展示,而應是不見雕琢痕迹的渾然一體。這種高難度的標準,在明、清以前,只有戰國時期的少數玉器能夠達到。戰國時期最為突出的就是蒲紋玉璧的地子,其表現出的棱格看不見刀痕,全依賴打磨成型,戰國以後很難見到這樣的工藝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收藏 的精彩文章:

TAG:時代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書法概論
古代筆記小說概論:一本正經的編故事
裴秀智6年前舊照曝光 還記得建築學概論里的國民初戀嗎?
賈又福:畫山水,要破除一般概論!
《阿毗達摩俱舍論》導讀——概論:九品成論,只為明諸法緣生無性
王星拱《科學方法論 科學概論》:20世紀20年代,對西方哲學最全面有力的闡述
分享文章:方葯概論
紅山文化玉器概論
最簡區塊鏈概論
建築學概論 一代女神韓佳人和小清新裴秀智合作的經典
陽宅風水概論!
《清代學術概論》札記
道學精、氣、神概論
陽宅風水概論
27873經濟法概論複習資料五
諸文進|陳巨來篆刻藝術概論
飛星斷事:玄空風水中兩星相會,斷凶吉-概論
辨證論治要領系列談之《辨證的鑒別方法》(概論部分)--劉英鋒
茶山行 普洱茶概論
撒嬌概論,你不知道的撒嬌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