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歷史介紹 南宋歷史簡介

南宋歷史介紹 南宋歷史簡介

在東京的宋朝皇室全被擄走,只有康王趙構這時領兵在濟州,還有兵士八萬人。金軍先頭部隊到達東京時,欽宗曾任命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知磁州宗澤為副帥,起兵勤王。宗澤自大名至開德,與金兵大戰十三次,連續獲勝,又以孤軍進到衛南,連敗金兵。宗澤在衛,聽說金兵俘擄徽、欽二帝北去,即領兵到滑州,轉至大名,計劃搶渡黃河,斷金兵歸路,截回二帝。宗澤傳檄鄰近各地宋兵來會,共同行動。各地宋兵到期不來。宗澤計劃不能實現,於是上書趙構,勸他作皇帝。金兵退後,張邦昌遭到唾棄,在東京無法立足。呂好問等官員也勸張邦昌擁立趙構。五月,趙構到南京(商丘)稱皇帝(高宗),重建起趙宋王朝(南宋),改年號為建炎。張邦昌到南京來朝賀稱臣,高宗封他為太保。

(二)中原人民的抗金鬥爭和南宋統治的確立

宋王朝在南京重建後,面臨的首要問題依然是:對待南侵的金朝,是戰,是守,還是投降?

高宗即位後,不能不標榜「中興」,因之起用抗戰派中聲望最高的李綱作宰相,令副元帥宗澤知開封府兼東京留守,領兵進駐東京。李、宗成為抗戰派的主要代表。高宗又起用副元帥黃潛善為中書侍郎,參預政務,汪伯彥同知樞密院事,執掌軍權(不設樞密使)。黃、汪成為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李綱任相命下,投降派官員即起而反對。御史中丞顏岐說:「李綱為金人所惡,不宜為相。」右諫議大夫范宗尹說:「李綱名過其實,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六月,李綱奉召入朝,提出十條抗金建國的建議,反和主戰,請嚴懲張邦昌等漢奸,破格任用抗戰將士。投降派以「二聖北狩」為借口,主張「割地厚賂以講和」。李綱提出反駁,說即使「割天下之山河,竭天下之財用」,也絕不可能滿足敵人的無窮慾望。要求高宗學習漢高祖劉邦不顧太公被俘勇猛作戰的態度,下決心罷一切和議。李綱又提出改革軍制、整頓紀律、重新部署防禦力量、募兵買馬等一系列建策。高宗並不實行。

北宋亡後,河東、河北地區人民紛紛自動組織抗金武裝,英勇殺敵。李綱薦用在兩河人民中素有聲望的抗戰派將領張所為河北招撫使、傅亮為河東經制使,招募義兵,組織人民抗金。兩河人民踴躍響應,士氣大振。

當時抗戰派和投降派激烈爭論的一個問題,是還都東京抗金,還是放棄中原繼續南逃?高宗採納黃、汪的意見,準備逃往東南。李綱極力反對,說天下精兵健馬都在西北,主張暫遷襄、鄧,等兩河部署就緒,即回東京。宗澤到東京,整頓城市,穩定秩序,「物價市肆,漸同平時」,又上書請高宗「勿聽姦邪」,決策回汴。投降派官員紛紛主張南逃,說「汴都蹂踐之餘,不可復處」,「東南財力富盛,足以待敵」。黃、汪等極力促請高宗南逃。李綱對人說:「天下大計,在此一舉。國之存亡,於是焉分。吾當以去就力爭。」面見高宗,說君子小人不可並立。高宗一面安慰李綱,一面升任黃潛善為右相,與李綱並列相位,作用黃罷李的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南詔國歷史野史簡介
歷史 西周帝王
史海鉤沉·歷史 韓鵬宇
歷史雜談:西鄉侯——張飛
歷史傳說-《楊玉環》
歷史趣聞——慈禧太后和李鴻章秘史
聽法蘭西王國訴說歷史
歷史故事——周穆王與西王母
文史宴:歷史漫畫——古代朝鮮與東北亞
歷史故事——秦穆公稱霸西戎
北宋歷史:宋平荊湖之戰!
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陳橋驛諸將異議,趙匡胤黃袍加身,返汴梁受禪登基史稱大宋
歷史上的今天,漢高祖劉邦稱帝,史稱西漢
歷史上南安縣內運河繁榮史
朱祥中篇歷史小說《霸王城》
解讀《琅琊榜》,還原歷史上的南梁之梁武帝
「歷史透視」學生唐生智得罪蔣介石,老師蔣百里被囚南京城
中國歷史故事:漢光武帝劉秀定江山(終)
中國歷史故事:張儀勸說魏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