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賺100億的中餐館,卻宣稱永不在中國開店!全球開店2000家,只因發現了一個行業潛規則!
"哪裡有問題,就解決哪裡的問題,你們說中餐里不可能出現麥當勞,我就把它變成可能。"
作者:肉肉
來源:創日報(ID: chuangribao)
全文3301字,讀完大約4分鐘
最近有一家餐廳讓創哥,
相!當!激!動!
因為
有一家在美國的中餐館
,竟然在快餐巨頭林立的老美,
干成了
美國最受歡迎的連鎖餐廳
!要知道,這可是巨頭林立的美國啊,
有肯德基、麥當勞、 Chipotle的美國啊,
可一家中餐店卻完全把老美給征服了!
開遍了全美47個州,它就是:
熊貓餐廳(Panda Express)
一家只做外國人生意的中餐廳
。
美國快餐界如今這是三家爭霸,
一家麥當勞,一家漢堡王,
還有一家就是熊貓快餐!
厲害了,
我的Pandada
!這些年美國人真是愛死熊貓餐廳了,
不僅天天在人家門口排長隊,
而且在各大熱門美劇中,
熊貓快餐更是標配,
儼然神似麥當勞在中國當地頭蛇的意思
。
如今熊貓餐廳已開店超過
2000+
,2000家餐廳是個什麼概念?
凡去過麥當勞的,
都見過他們的收銀機旁的
零錢慈善盒子吧,
去年熊貓快餐僅這個捐款盒子
所收集到的錢幣就達到2000萬美元!
每年營收超過20億美元,
如今還在以每3天一家新店的速度,
在全球瘋狂開疆闢土,
重點是人家開一家賺一家,
賺一家開一家,
生意火得一塌糊塗,
賺地根本停不下來啊。
……
終於,有一家中餐廳,
躋身世界餐飲連鎖巨頭之列。
預備唱: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盼了好久終於把夢實現~」
話說熊貓餐廳到底有多牛,
今兒創哥就來扒一扒,
這家火遍全球的中式快餐連鎖第一品牌!
創始人是一對華裔博士夫妻,
父親曾是蔣介石的廚師
熊貓快餐的創始人是
華裔程正昌和妻子蔣佩琪,
兩人都是高知分子,
丈夫是數學博士,
妻子是是電子工程學博士,
開餐飲還真有點家族使命的意思。
老闆程正昌的父親
曾是蔣介石的廚師,
於是他5歲就隨父親
一起搬到了台灣,
後來又舉家遷往美國,
上大學期間,
每年暑假程正昌都會
去紐約的餐廳打工
。
1973年,
程正昌取得數學碩士學位,
卻一心想著為父親
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館。
後來他聽說市裡一家飯店要倒閉,
立刻勸父親開餐廳,
全家湊了6萬美元,
在上世紀70年代,
就開了一家名叫
「聚豐園」的餐館
他做經理,
母親和父親做廚師。
一路磕磕絆絆
靠「巴結」顧客賺錢,
10年後熊貓餐廳
才開第一家分店
以前的中餐館,
賺的大部分還是中國人的錢,
老外一般不去,
但程正昌覺得中國人畢竟很少,
要想賺大錢,
還得迎合老外的口味
。
程正昌回憶道:
"我記得有一天,
晚上8點鐘
我們整個餐館是空的,
一個客人都沒有,
那個心情真是難過啊。
突然來了兩個人,
哇,你可以想像
我們那個時候多麼激動!」
窮則思變。
程正昌決定,
"
要俘獲美國人的胃,
先要俘獲他們的心
",
他家的餐廳不僅做得好吃。
"我和客人的交情不一般。
比如有10個人來吃飯,
我會幫他們點好菜,
一個人5塊錢,
就能弄得非常豐盛。
有時菜上去以後,
他們吃得精光。
我也不問,就再加兩個菜,
他們會很驚喜。"
如果客人因為沒有座位去了別的地方,
程正昌還會追到停車場道歉
。
他說,
一些30年前的客人,
在馬路上碰到,他都能叫得出名字。
慢慢地,
憑著經營了10年的好口碑,
聚豐園一改頹勢,
生意開始天天爆滿,
這引起了附近新開的
一家購物中心開發商的注意。
1983年,程正昌應邀入駐購物中心,
開了第一家中式快餐,
因為當時美國正興起
喜愛大熊貓熱潮,
程正昌乾脆將店名改成「熊貓快餐」
。
這時候妻子也辭去了
航空公司軟體工程師的工作,
當起了丈夫的賢內助,
妻子是神助攻,創哥後面會講。
"誰說中餐館連鎖店做不大?
我們就要做中餐界的麥當勞!」
在80年代初期,
美國顧客還沒有像今天這麼愛中餐,
熊貓快餐打開市場,
建立了一條獨特的「試吃機制」。
每位顧客在購買前
都有試吃所有菜品的權利,
即使嘗遍了所有菜品
吃飽了再走也沒關係
。
這一「試吃創意」
一直沿用至今,
幫助餐廳度過了
最艱難的品牌建立期。
再加上過往經營餐廳的經驗,
程正昌的第一家店,
開店第一個月就實現了盈利,
程正昌就此立下豪言:
"我們要做中餐館的麥當勞!」
但談何容易,
大家都知道餐飲行業
是個入門門檻很低的行業,
但同時,這也是個
很難形成規模化的行業,
誰也覺得他就只是說說而已,
但沒想到,30年摸索和試錯後,
這對兒理科博士真的做到了
。
如今全美國人
都知道熊貓快餐,
全球也正在瘋狂開店,
每3天一家新店,
比漢堡王還猛,
這家中餐館一路走來
究竟有何秘訣?
創哥認為程正昌這四點幹得十分漂亮:
01.
中餐標準化問題
究竟能不能解決?
大家都知道,
洋快餐容易標準化,
但中式菜肴博大精深,
全靠火候和技術,
實現標準化很難。
其實,中式快餐的標準化
並沒有那麼不可操作,
高速發展的時代,
當效率和品質出現矛盾的時候,
品質更容易服從於效率。
2000家門店,
熊貓快餐依然承受著
巨大的壓力,但即使如此,
熊貓也堅持現場明火炒菜,
而它解決菜品標準化問題的方法就是,
原材料全部交給供應商提供,
統一的複合調味料、
死磕每一個流程。。
。
熊貓總部內景
做中式連鎖快餐
最難的就是解決
維持中國食品特色
與標準化的矛盾。
從店面大小、物流成本
以及菜單簡單易懂幾個方面考慮,
熊貓餐飲選擇了「少做幾個菜」。
不管菜單如何更換,
菜品只有24種~
而且,在管理方面,
自從電子工程學博士妻子
這位高級人才加入後,
就對熊貓餐廳的運營、財務、供應鏈
來了個180度的技術提升
。
妻子利用軟體知識,
自主研發出了一個名叫
」熊貓自動工作站「的
後台管理系統,
除了讓點餐變得簡單、門店之間
還可以互相分享信息,還可以自動
追蹤庫存、自動添購食材、控制資產、廚餘浪費問題,
後台的大數據可以
及時分析和調配菜品,
廚師減少到最少,
但效率卻大大提高。。。
熊貓餐廳成為了當地
唯一使用標準化、數據化
管理系統的中餐廳,
標準化程度對標麥當勞,
絲毫不懈怠,
一切以大數據說話,
要知道那可是20年前啊。
這對夫妻倆當時就甩了友商兩條街,
老公比較感性,負責管理,
老婆比較理性,擔任首席技術官,負責餐廳運營,
財務追蹤系統和供應鏈管理系統建設,
簡直不能更配
。
02.
拓展海外市場口味
到底要不要本土化?
熊貓餐廳有多受外國人歡迎,
就有多不受留學生喜歡。
這幫人認為,
雖然它成了全球中式連鎖快餐第一品牌,
但熊貓快餐並非正宗中餐。
面對這樣的質疑,
創始人程正昌的回應是:
什麼是「正宗」?
賣得掉就是正宗啊!
賣不掉就不正宗!
在全球做快餐連鎖,
一定要本土化,
不然只能是等死!
程正昌從1973年做餐廳至今,
一直做的是老美的生意,
但是相較於麥當勞僅僅
是把炸雞放到米飯上,
熊貓快餐的本土化策略顯然更深入。
程正昌要求熊貓快餐
堅持用傳統的中國烹飪手法,
但在調味階段,
他們一直在研究美國人口味,
他們更加偏愛的
"酸甜、微辣」那我們就做好了。
果然,「陳皮雞」、「宮保雞丁」
已經長盛不衰幾十年了,
搞得全世界都知道
中餐有一道菜叫宮保雞丁。
一些比較特殊的飲食習慣
他們也會注意,
比如原材料不會選用
帶刺的魚和帶骨頭的肉,
大家越來越注重健康,
那就盡量少油炸少放糖。。。
熊貓快餐裡面
就像中國的食堂,
廚師將菜炒好後,
裝入一尺見方的餐盤內
放在前台保溫銷售,
但為了保證菜品新鮮,
每盤量不大,賣完後再炒,
如果45分鐘後仍舊沒有賣出,
會重新換新
。
03.
如何讓一家中國餐館
真正被老外接受?
程正昌覺得,
對外輸出和對內管理都要抓。
在餐廳整體的對外輸出上,
一定要突出「中國特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因此程正昌用濃郁的
中國風格的「配色」
——黃色、鮮紅色作為主色調,
以中國建築的特點
「尖頂小屋」為門面,
並將「大熊貓」作為企業標識,
萌的外國人一臉
。
二是在內部的管理層面上,
直接大膽引入美國本土的
優秀管理團隊。
為了達到「美國水準」,
程正昌先是請了
連鎖餐館管理專家Don McComas
出任熊貓管理公司總裁,
隨後又請來Chi-Chi連鎖的
總裁Joseph Micatrotto、
原El Torito的行政主管Russell Bendel等
分別擔任公司的高層管理職位,
強化內部管理,加快連鎖步伐。
全球瘋狂擴張,
唯獨不進軍中國
從此,程正昌的事業一發不可收拾,
2011年,程正昌進軍國際市場,
在墨西哥開了第一家熊貓快餐,
緊接著擴張至
加拿大、迪拜、韓國、波多黎各、日本,
如今在全球有超過2000家店。
熊貓快餐洛杉磯總部
但就是不來中國,
程正昌態度明確:
"
中國不需要熊貓快餐,
那裡的競爭也太過激烈,
我們是做給外國人吃的。
」
從無人問津的小餐館
到全球最大中式快餐連鎖,
程正昌花了30多年。
距離「中餐館的麥當勞」這一目標,
熊貓快餐目測也很快了。
70多歲的程正昌,
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
把中餐開到全世界,
就像他以前說的:
"哪裡有問題,
就解決哪裡的問題,
你們說中餐里不可能出現麥當勞,
我就把它變成可能。」
評論功能已開通!
點擊文末「寫留言」,即可參與評論
▼
【版權歸作者所有,華妹編輯】
歡迎添加華哥微信(zglgag168)
歡迎分享
點擊下面標題,可查看更多文章
這所只有11個學生的孤島小學,隱藏著日本發達的秘密……
中餐為什麼在西方發展不順?老外無意說出了真相
▼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
回復關鍵詞【
941
】,送你一篇特別推送

TAG:世界華人周刊 |
※一款「丑」到爆的鞋,卻能年賣40億美元,還在中國開店超4000家!只因為一個原因
※開了掛的印度酒店,一年在中國開店4600家,打爆7天和如家
※一年賣出10個億,開店2000家,它憑什麼虜獲人心?
※賣饅頭年賺10億!開店2600家,中國版「肯德基」絕了!
※60平米的未來餐廳,1年賣出10億,計劃開店1萬家
※一個曾瀕臨倒閉的小網吧,1年超3千萬人進店,全球開店1000多家,融資2.1億美元!
※開店不到兩年,單店一天售出500萬,日入1.5萬,日翻台率達6次以上,這家店的經營秘籍究竟在哪裡?
※耐克的最強勁敵,雙11一天賣出11.3億,開店萬家!
※這家公司是星巴克的挑戰者,一年開店2000家,估值超151億
※他是小店運營之父,11年內開了16家店,月利潤1 5萬不等,他的開店秘訣……
※10個月開店1300家,瑞幸咖啡做對了什麼?
※它被譽為「中國洋快餐之王」,起家20餘年,開店多達2500家
※僅有50平米的水果店卻遍布40多個城市,開店近3000家,營收超過70億
※「四無青年「逆襲,6平米小店、年收入破億,如今開店2000家
※胖大哥開店10年只賣這2樣,吃飯喝酒都找他,4小時收入4000元!
※從街邊攤到連鎖店,全國開店5000家,覆蓋200多個城市,這家麻辣燙憑什麼?
※3年開店近700家,他的芒果汁只有這一個秘訣
※瘋狂開店!劉強東宣布:隔300米一家便利店,要做到全球7-11的4倍!
※實體店老闆:開店9年,房租1萬8漲到11萬,賺點錢都給房東了
※奢侈腕錶銷售遇冷,DW為何能做到一年在中國開店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