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願與發願的區別!
佛法不講許願、還願,而講發願、行願。願不是許給佛菩薩去幫忙實現的,佛菩薩也不需要我們的酬謝;願,是自己的心、理想、目標,發願是行為的動力和嚮導,依願而行是實現目標的唯一途徑。
發心,是我想要去做什麼;許願,是我想要得到什麼結果。前者是在因上而言,後者是求果相。
許願是把希望寄託於神秘的外力保佑,發願是策發自己內心的力量。對佛菩薩最好的恭敬、供養和感謝,就是依教奉行。
佛法不講許願、還願,佛菩薩無處不在,所謂一定要回到許願處對原來那尊菩薩還願的說法,是以世俗心態來揣度佛菩薩,佛菩薩豈會如此狹隘呢?
佛法不講許願和還願,而講發願和踐行。許願是把自己的願望寄託於佛菩薩,想像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這種含糊不清的想法就是「迷信」,不明白為何而信,迷迷糊糊的信。
發願是主動發諸自心的志向,並且在這個願力的引導下去實踐,靠自己的努力。
佛菩薩不是萬能的神靈,而是指示覺悟之道的智者。拜佛是對老師的感恩和尊敬,是提醒我們敬畏與追尋真理、收斂內心妄想、勿忘天下蒼生。
許願,本是民間的說法,與佛教無關。
佛教不講許願,講發願,前者是把希望寄託於神秘的外力保佑,後者是策發自己內心的力量。每一個人的際遇,都是由於自己的造作,別人無法代替自己去努力。佛菩薩無法幫我們獲得無因之果,也不需要我們的感謝和表示。
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愿,則功德無量。依教奉行便是最好的還願,是佛菩薩最歡喜的事。
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只需長按下方二維碼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即可!


※淡淡生活,慢慢變老
※劉素雲老師:真正的念佛人,這一生可以三次見到佛
※你積極的去行善,很可能就化解了自身家庭的災禍!
※19分鐘揭秘中陰身,讓死亡和投胎不再神秘!
TAG:劉素雲 |
※迴向與發願有什麼區別?
※學誠法師:許願與發願的區別
※「發願」與「執著」有何區別?
※迴向和發願有何差別呢?
※什麼是發願?如何發願?願力有什麼作用?願力和慾望的區別在哪裡?
※來到道教宮觀內,您知道許願與發願的區別嗎?
※發心和發願有什麼不同
※菩薩在家應該要發願,發什麼願?
※菩薩在家應該要發願,發什麼願呢?
※「你要多發心,常發願!」如何發心、發願?
※怎樣發願才與佛願相應?
※該如何發願、懺悔、迴向?
※修道一定要發願,在「願天」這一天來發願因緣殊勝
※什麼是發願?發願有什麼重要意義?
※地藏王菩薩的願永遠滿不了,為什麼他還要發願?
※發願,是不是執著
※「要往生西方,當發願。」要怎麼發願?
※人要發願,要對生命有願景
※成就,從發願開始
※什麼是正確的發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