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是怎樣學習的?

人類是怎樣學習的?

對於身體這個重要的學習工具,你了解多少呢?

人類到底是怎麼學會走路?學會講話?學會開車?學會算術?學會和諧的人際關係?

身體是一切智慧的基礎

身體是人類學習能力的根,根不牢固,任何的學習皆成虛幻。

六感是—視、聽、嗅、味、觸覺及平衡感,是身體往外探索的門。

當身體受到環境刺激時,各種感官會將感覺信息傳至大腦,經由大腦的分析、統整後做出回應,這就是人類學習的基本模式。

幼兒期及兒童期,人類應該學習些什麼?有些人主張右腦學習法,強迫記憶,有些人認為理解力最為重要,有些則重視獨立生活,有的或強調生活常規。也有人提出有效的獎懲方法,提出如何成功地引導孩子,甚至有人主張自由放任,讓孩子自己學習。

但所談論的東西,大多只是一種「觀點」,一種「概念」,並未能實際的運用在生活中。學習最重要的工具是身體,我們對這個學習工具到底了解多少?事實上,直到大腦生理學成熟後,我們才對身體感官、神經系統及大腦功能的分化作用,才有較多的理解,也逐漸揭開人類身體學習能力的奧秘。沒有這個基礎,人類的教育理論,大多只是談談而已的觀念,而非真實的存在。

身體的智能,來自於細胞,包括腦細胞,都有自求完整生存的驅動力。這種細胞的基礎能力,透過身體感官、神經體系及大腦功能分化作用,讓身體能做出保護自己的直接反應,並能順利成長。螞蟻碰到異物會自動避開,並非由於害怕,而是身體細胞的自衛功能。人們碰到危險,立即會跳開,並不需要思考,也是身體的自動反應。反應當下是沒有恐懼的。如果事先有害怕的感覺,身體的反應便會不靈活。在這方面,大腦思考不如身體的直接反應。

身體感官、神經系統和大腦功能分化的互動,其實相當的複雜,感官有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觸覺變化最多樣化,平衡感的頻率最高。平衡感是身體和地心引力的協調,人類身體的結構是倒三角形,加上頭重腳輕,依照物理學,人是不可能站起來的,所以在睡覺時,人都得躺下來。

平衡能力對人類的學習發展非常的重要。臉的正前方稱為前庭,視、聽、嗅、味的信息,這些信息的感官都在頭部,也就是身體最不平衡的地方,所以前庭信息和人類平衡能力的協調非常重要,這便是所謂的前庭平衡。前庭平衡不良,特別是視聽感的信息會受到扭曲,甚至影響語言及其他能力的發展。

觸覺包括皮膚神經對外界的接收能力及小肌肉和關節的運作,是量最多也最複雜的感官,不但會影響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影響小肌肉及小關節的靈活運用能力,觸覺的發展不良,會形成笨手笨腳及發音不良的現象。

不過身體的智能仍然和大腦有密切關係,這是感官透過神經系統,和大腦細胞做互動反應。大腦的右半球,有個運動企劃區,在接收到來自身體的信息後,會立刻做出必要的反應,這些反應有的成功、有的失敗,這些信息會形成我們的記憶,讓我們依照這些經驗,自我修正成正確的響應,這就是身體的智能。我們學會走路、吃東西、練習發音、開車、游泳、打球,都屬於這方面的能力發展。

除此外,大腦的左半球是一個信息倉庫,背誦記憶的重心,它有組織、推理、邏輯的功能,具有思考能力,是理論和意識形態的基礎,傳統教育的重心便在左腦。左腦也有一種當下完結的思考力——理解力,這是種思考的過程,將所有的信息做完整的理清,徹底的理出其因果,構成完整的認知。這種認知不留殘餘記憶,當下認知、當下完結,超越其它的主腦能力。不必死記活背,徹徹底底的了解,身心合一,也是左腦的最高精華。

右腦有個語言區,負責聽及說的能力,這個語言是純溝通的;沒有思考,沒有意識形態,沒有成見和偏見。小孩子學習語言便完全採用此方式,一切只在當下聽和說,心中了無痕迹。這種純溝通的語言學習,又稱為母語學習法,效果特別好,不做思考用,幼兒超強的語言能力,便屬於這種右腦的學習效果。

逐漸長大後,語言逐漸形成思考,左腦也發展出「語言」式的了解、組織、推論及邏輯,很多生活都變成了「概念」,這些概念成了思考上的偏見及成見,反而成了溝通的障礙,人類的語言學習能力也大幅度的滑落。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甚強,但在左腦發達的大人,語言學習能力反而一落千丈,主要的原因也在於此。另外,運動企劃及語言能力,是屬於身體的反應智能,而非大腦的思考。

右腦的另一功能是觀察、熱情、想像及創造。右腦屬前葉腦,它的功能是探索而非儲存。觀察是當下的行動,我們不能觀察昨天,也無法觀察明天。熱情也在當下,是屬於對周圍環境的敏銳反應能力,只有高敏感度才能對生命發出真正的熱情。

想像創造力是對生命的創新,左腦的思考力,不論再好都是陳舊的、僵死的。沒有左腦的思考,生命自然是「新」的,右腦是探索的,向不可知的未來完全敞開,宇宙中最為珍惜的想像創造能力自在其中。

來自經驗的左腦能力屬於IQ,右腦屬於EQCQ。智優不但要IQ,更需要EQCQ。右腦功能區下方的情操區,便是人格、情緒形成的基礎。從大腦生理學而言,最重要的是腦細胞的學習能力,人類的腦細胞計有1000-1500億個,和人類其它細胞25億個相比較,腦細胞不但多很多,而且更小,更接近量子。量子是能量源,本身也形成波狀,是物質也是電波。

略帶神經質的高腦波症候群

很多人主張讓幼兒多做些直接的背誦記憶,便可讓幼兒多動腦,讓沒用到的腦細胞發揮作用,甚至有人稱這種方法為右腦學習法。這到底是種「觀念性」的說法,還是「事實」呢?沒有任何大腦生理學的臨床資料可以證實,這樣子向大腦硬擠些東西,可讓沒有用到的腦細胞活動起來。而且,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並不能稱為右腦學習法。

幼兒期左腦尚未成熟,右腦比較發達,學習不受舊有思考力限制。當下學習、當下完成,不留痕迹,因此學習能力特別好,這的確是右腦的功能。但如果一味塞些幼兒無法了解的東西,久而久之會限住左腦,反而成為大腦運作上的壓力,造成腦波過高,阻礙了右腦對信息的接收能力。死記硬背會增加腦細胞的使用率,在大腦生理學上是無法證實的,現有的臨床觀察,反而會形成幼兒焦慮、多語。

成人們只要心保持安靜,真實地去看和去聽您的孩子,您自然能完全了解他,也知道他真實的學習,真正的需要。了解您的孩子,也讓孩子了解他自己,了解他的性格、脾氣、特色及個別的困難,用耐心、敏銳的感受力,孩子才能成為自信、勇敢、有創造力的下一代。

孩子是真實的,親子教育不是理論,不談「應該如何」?而是要真實面對他的需要及個性,協助他解決困難,才能幫助孩子真正地成長。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價值

請轉發到朋友圈、微信群,

讓更多家庭受益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消失,12歲以前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很難改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最近調查顯示中國兒童的感覺統合失調率已經達到80%,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家長必須儘早預防自己的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的表現,我們歡迎您對我們在孩子感統方面進行咨 詢!!!

感覺統合訓練家長交流群:

QQ1群:298811232

QQ2群: 171590543

微信公眾號:Qganjuetonghe

微信號:15153686095

愛爾思║您身邊的感統專家

愛相隨、思成長

快樂啟智、科學關愛

我們培養專註、自信、有夢想的兒童!

長按二維碼添加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覺統合訓練 的精彩文章:

TAG:感覺統合訓練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的學習是怎樣的
機器學習和人類學習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堅持學習,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人的體型竟然有這麼多種類?學習了
學習好的孩子多是什麼模樣?
怎樣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
走到人生巔峰的人是怎樣學習的?
想學習遊戲原畫,但是又沒有基礎,是怎樣學習的
學習小語種的姑娘過的是怎樣的人生
在尚德機構學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怎樣學習最有效?
開學啦,關於學習這件大事,古人們是怎麼說的呢?
科學家說,學習語言的大腦系統早於人類產生,人類不是唯一會學語言的?
學習能力是怎樣煉成的?
我們自己一個人學習時,怎樣做到「用英語學英語」?
學習了!原來名人的媽媽是這樣的
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需要一所怎樣的大學?
學習是怎樣一回事
人類為什麼要向鵝學習?
愛因斯坦是怎樣學習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