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幼波——《運河醫話》

關幼波——《運河醫話》

運河醫話

梁繼榮 著

關幼波(1913-)北京市人,自學中醫經典著作。1937-1943年從父關月波學習臨床。1944年開始獨立行醫。1951年組織安定門聯合診所,任所長。1953-1956年任北京市第一中醫門診部中醫師。1956年至今先後任北京中醫醫院中醫師、內科副主任、內科主任、副院長等職。1982年受聘為北京第二醫學院教授。1991年受聘為北京聯合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

關幼波還常被請去參加疑難重症的會診,他把會診作為自己向能者學習的好機會。許多西醫都願意同他合作,他也從處理疑難病例中汲取了不少現代醫學知識。關幼波的醫療實踐,不僅反映了家傳的醫技,同時也反映了一個歷史時期內,一批中醫名家的醫療經驗與特長。大膽創新對於黃疸病的辨治,關幼波提出了「治黃必治血,血行黃易卻;治黃需解毒,毒解黃易除;治黃要治痰,痰化黃易散」的獨特見解。以前,中醫治療黃疸病,一直停留在「陽黃」與「陰黃」的辨證上,難以對黃疸病的複雜情況作全面概括。關幼波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上,對黃疸的辨證作了進一步辨析:按病因辨證,分析濕與熱的偏重;按病位辨證,分析上、中、下焦的所屬;按氣血陰陽辨證,分析邪正的虛實。他主張在治療黃疸病中,要全面靈活運用中醫的辨證治療理論。他以黃疸病是「濕熱蘊於血分」為根據,主張「治黃必治血」,並提出了針對不同情況運用涼血活血、養血活血、溫通血脈等不同的血分藥物的方法。實踐證明,血分藥物的運用可以加速黃疸的消退,有利於肝脾腫大的回縮,可以祛瘀生新,促進機體的康復。關於「治黃疸解毒」的提法,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曾論及急黃是「因為熱毒所加。」關幼波則根據黃疸病的傳染特點,認識到黃疸病是「疫毒」所致。並提出了化濕解毒、利濕解毒、涼血解毒、清熱解毒、酸斂解毒、通下解毒等具體措施。應用於臨床,取得了黃疸消退得快、肝功能恢復得快的效果。「治黃要治痰」的觀點,是他研究清代溫病學家治療濕溫病的經驗後得到的,也是對他家傳的氣、血、痰辨治方法的發展。濕熱相蒸,困阻中州,脾運失調、多所生痰。黃疸病病因、病機與濕溫病有相合之處。他靈活地借鑒了古人的經驗。這一方法對加速退黃,預防痰血瘀阻發展成肝硬化,尤其是對長期黃疸難以消退的患者,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例如,山西一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服用茵陳蒿湯加減80餘劑,黃疸雖減,終未全除,加用白礬、鬱金、陳皮等祛痰中藥後,黃疸迅速消除。

關於茵陳蒿湯的煎法,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中說:「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但是根據現代藥物研究認為,茵陳退黃的成分主要在揮髮油內,先煮茵陳,有效成分會丟失過多。關幼波吸收了現代科研結果,改茵陳先煎為後下,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

關幼波合理地汲取中醫古代理論的精華,結合個人臨床及近人的經驗,他對慢性肝炎、肝硬化、各種肝病合并症等都提出了一整套的治療方法。他所總結的方法,行之有效,為解決肝病治療中的許多疑難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學術上關老以「治病必求其本」為主導思想,強調辨證首先分清因虛而病、因病而虛,從氣血人手辨明邪正盛衰,倡導以陰陽為總綱,下設氣血、表裡、寒熱、虛實成十綱辨證。他以十綱結合臟腑辨證,涵蓋其他具體辨證方法,闡明了痰一氣(血)一淤的病理生理關係,拓展了「痰淤學說」的內涵與外延,並提出了完整系統的治療法則,具有廣泛的臨床意義,尤其對疑難雜重證更為重大。他在國內率先把計算機技術應用於中醫治療中,研究出肝病和胃脘痛治療專家系統,均獲市科技獎。

臨床擅長治療內、外、婦、兒等各科疑難雜重證,對肝膽系統疾病治療尤為突出,總結出「治肝十法」和以「化痰活血解毒」貫穿始終的治黃經驗。

關幼波及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與電子計算機室的科研人員共同合作,於1978年將他治療肝炎的經驗編製成「關幼波肝病診療程序」,在國內率先把中醫學這門古老的民族科學與先進的電子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經過臨床驗證收到了滿意的效果。1980年被評為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獎。

1982年6月又在第一診療程序的基礎上完成了第二診療程序的研製工作。至1984年3月,用第二診療程序接診病人1.5萬餘人,建病歷200餘份。對其中120例慢性遷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進行療效分析,其總有效率為80%。關幼波本人1981年2月至11月親自連續治療過的83例慢性肝炎病人,其總有效率為81.9%。二者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符合關幼波本人辨治的思維規律。至今,全國各地先後已有20多個醫療單位移植了本程序,大大地擴展了關幼波為患者服務的範圍。

1990年底,他們再度合作,完成了「關幼波治療胃脘痛專家系統」,經臨觀察,取得了符合率及有效率分別為93%和84%的滿意效果。這個課題是國家科委下達的「七五」科技攻關項目之一。1991年8月在北京舉辦的國家「七五」科技攻關成果展覽會上,被認定為國內先進水平。

中醫學與電子計算機的結合,將會使更多的專家的治病經驗得以系統地保留下來,為中醫臨床及理論的綜合研究,為使中醫學服務於全人類,提供了廣闊前景。

關幼波在國內是深受群眾愛戴的名醫,被人們稱譽為「肝病的剋星」,在國外是受到人們敬重的學者。他多次應邀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香港等地講學,被日本中醫學研究會、新加坡中醫師公會、馬來西亞中醫師公會、香港東方醫藥公司、美國針灸醫師總會等聘請為學術顧問。學術著作有《關幼波臨床經驗選》.《關幼波肝病百問答》《關幼波肝病雜病論》、《關幼波臨床經驗選》、《關幼波肝病雜病論》等,發表論文數十篇。

梁繼榮

主任醫師

從醫四十餘年,擅長內兒科,對腫瘤、膽石症、脾胃病、結腸炎、高血壓、濕疹、牛皮癬,小兒咳喘、厭食、心肌炎、癲癇等疾病的治療具有獨到的經驗。曾任棗莊市中醫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棗莊市王開結核病防治院院長黨委書記。在英國行醫三年期間先後在15個城市實地考察,寫下了「中醫藥在英國的喜與憂」的論文;利用中醫藥和針灸推拿技術治療了各種膚色的患者近萬人次;先後主編參編了《千家妙方》《醫古文應試要覽》《中醫診療輯要》《運河醫話》等醫學和文學著作近50部,發表交流學術論文60餘篇;承擔了8項中醫科研課題。《名老中醫之路》續五以「飽蘸濃筆寫杏林」報道了梁繼榮從醫從政對中醫的執著和酷愛,他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富民興魯先進個人和優秀青年中醫,棗莊市優秀共產黨員、新長征突擊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醫教學優秀老師,被棗莊市人民政府榮記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林本草 的精彩文章:

干祖望——《運河醫話》
每日一文:殤憶

TAG:杏林本草 |

您可能感興趣

醫家號|沈凌波:紅樓醫話
九旬老中醫醫話三則
名醫醫話之永山談醫——藏府
名醫醫話之永山談醫——四氣調神(2)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名醫醫話之津液永山談醫-氣血津液(2)
西醫話說腦與消化系統
醫話一則 文/趙軟金 紐約中醫論壇
婦女血崩,《止園醫話》中如此論述
醫話田原對話樊正倫:生活處處有中醫
醫話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醫話中藥——桂枝麻黃(5)
中醫李克紹:學醫、行醫話當年
國醫大師張大寧醫話(5) 腎虛血瘀論與補腎活血法
醫話 | 甘草的自述
每周一縷書香|六朝古都多名醫 燕山醫話鱗爪集
醫話 | 中藥與墨
虞氏中醫話血瘀體質
國醫大師張大寧醫話(2) 中醫學是以「證」為核心的醫學體系
虞氏中醫話多囊卵巢綜合征